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集兵城南

大唐暮云 第一百三十二章 集兵城南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武功县附近的武亭川,是渭水的支流,古称姬水。

它像所有从大山深处流出的水流一样,起先是汩汩山泉,然后是蜿蜒小溪,最终成为流量可观的河川,汇入茫茫渭水,向东而去。

民,傍水而居。兵,临水而驻。

吐蕃军,除了发往长安的万五精兵,余部仍在武亭川附近安营扎寨。

夜色中,河水映着月光,哗哗的声响,掩盖了上游不远处几个黑影的动静。

普王李谊的亲信高振,跳下马来。他身后是两个赶着驴车的乡民。他们以帕巾遮掩口鼻,从车板上抬下五六头病死的牲口,扔进水中。

前朝汉代时,大汉以翁主(天子女称公主,宗室女称翁主)和亲匈奴,汉文帝下令一个名叫中行说的宦官送亲并留在匈奴王庭。中行说不愿去漠北受苦,心有万般怨恨,临行时发誓:“必我也,为汉患者。”意思是,非要我去的话,我一定会帮助匈奴人给大汉带来致命打击。

中行说到了匈奴,果然为单于献了不少强国灭汉的计策。直到临死之际,中行说还教授匈奴人,若与汉军开战,就将病死的牛羊置于汉军取水的上游,污染水源,可使军中瘟疫流行。

后世有传说,一代名将霍去病,盛年暴亡于征战途中,便是饮了匈奴人使诈污染的河水。

而普王李谊,用了和中行说一样的法子。

暮春时令,本就是乡邑中牲畜疫情的易发季节,高振很快就找到了家有病死牲畜的农户,出钱让他们把已有些腐烂的死羊挖了出来,运到武亭川的河床边。

活干完了。

高振扔给他们一小袋铜钱,道声“去吧”。

庄稼汉哈腰作揖,转身上了驴车。

月光照着他们的骨瘦如柴的身架,高振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最终还是松开了手掌,望着乡人的背影消失在嘚嘚的驴蹄声中。

翌日清晨,高振迎着朝阳回到奉天城,直奔普王馆舍。

李谊已在正厅等他。

“高孔目,前日我好不容易找了个诓过浑瑊的理由,送你出城,事情果真办妥了?”

高振坦然道:“禀殿下,那些腐烂的牲口,已扔进吐蕃军营地上游的水源中,眼下天气炎热起来,畜疫人疫皆是来势汹汹。殿下可放心。”

“放心?”李谊走近高振,双眼蓦地睁大了,眸光锐利如狼,又疑黠如狐,迸射出凶狠与玩味交织着的复杂意味。

高振肩头一颤,下意识地往后一退。

李谊轻蔑地一笑,没有移开牢牢锁住高振的目光,却开口道:“王增,告诉高孔目,他的事,到底办妥了没有。”

突然从门外走进来的王增,在高振身后禀道:“殿下,高孔目确实只使唤了两名乡人,都已被小的杀了,连人带驴车,扔下了山崖。”

李谊道:“知道了,你去罢,浑公那边,盯着些消息,奉天与武功近在咫尺,吐蕃军中只要有动静,浑公必能查知。”

“喏。”王增应声离去,知趣地没有多瞧一眼高振。

李谊转身,回到案前坐下,向兀自惴惴、面上青灰一片的高振道:“时候尚早,给本王煎一钵茶罢,你我皆饮些。”

高振只觉得自己如偶人,浑浑噩噩地将茶烹煮了,为李谊奉上。

李谊啜饮一口,细细品味,面色松弛下来,赞道:“韦执谊倒很教了你些烹茶的本事。”

继而越发柔和了嗓音,仿佛一位推心置腹的挚友,望着高振:“本王的本事,你也该学学。有些贱命,没得叫你那般下不去手。来,你也饮茶。”

“是,仆谨遵殿下教诲。”

“韦执谊的马快,眼下应该都快见到裴玄的人和兵马了,你也盯着点北边的动静。”

“是。”

奉天城馆舍中,清香宜人的茶汤,缓缓流入普王与高振的口喉之际,区区三十里外的武亭川畔,留驻武功的吐蕃军,正在从河川中取水饮用。

中原五月天的河水,似乎也和季候一般,带上了一丝腥味。

军士和工匠们开始思念家乡那清冽的雪山甘泉,继而便盼着前几日往长安急行军的勇士同胞们,快些将城池打下来,大家便能赶在酷热降临前,离开大唐的土地。

……

武功县到长安外城郭,一百六七十里。

多年前的安史之乱中,叛军攻破潼关,大唐天子玄宗皇帝拔腿就跑,同时下令“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从太子”。结果太子李亨夜驰三百余里,士卒、器械失亡过半,所存之众不过数百。

这里的“后军”,和飞龙厩马,可都是皇家禁卫军卒和御马,一夜之间居然跑丢了一半,可见那优秀的另一半跑得多快,看起来确实是发了狠落荒而逃的速度了。

与逃命不一样,行军者,要留战力。

吐蕃军虽然都是轻装,此前又在奉天和武功饱餐几顿,但琼达乞和皇甫珩,依然控制着行军速度,到了第三日黄昏,才抵达长安外城郭南边五里处。

因使者先行报知,尚可孤已在此处等候。

自去岁末离开蓝田去给皇甫珩做副将,白崇文半年后又见到尚可孤,这对工于心计的上下级,在旁人难以察觉的瞬间,会心一笑,尽在不言中。

而当作为军阵先锋使的白崇文知趣地让开,引荐中使监军翟文秀时,尚可孤的脸上,更露出一种他年轻时就已驾轻就熟的殷勤。

尚可孤曾给前朝权倾一时的大宦官鱼朝恩做过养子,他太能拿捏准鱼朝恩、翟文秀这些内侍的喜恶。除了钱帛孝敬,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将他们捧在外朝文官武将之上。

“东北方向禁苑已经打了一天了,翟监军到此,老夫总算心定。老夫身披重甲,请监军恕老夫无法全礼。”尚可孤满脸诚恳道。

大战当前,翟文秀倒也知道不能摆谱,当即指着身旁的皇甫珩道:“一切但与皇甫中丞计议。”

尚可孤出身鲜卑族宇文部,是个胡将。

他虽已过了五旬,兜鍪之下也隐约露出鬓间斑白,但五官疏朗俊美,身板宽阔结实,很容易就叫人想起玄宗朝的名将,高仙芝。

皇甫珩是第一次见到久闻大名的尚可孤,只见他仪容沉稳,谈吐有度,即便心怀计谋,浑身仍有一股万军上将的疏阔气概。皇甫珩作为晚辈将领,不免对于投于其麾下,心意更坚。

尚可孤在与翟文秀寒照面寒暄时,也在用极有效率的打量,观察皇甫珩。

尚可孤是河北安史降将,归顺朝廷后一直在神策军序列,帮助天子在帝国东边的战场上削藩,素来对西北边陲的藩镇人事,则所知不深。不过,因了去年泾师长安兵变后的数月纷乱,尚可孤对眼前这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身世怎样,起伏如何,也不再陌生。

李晟的种种手腕,和一路青云的将星之路,促使尚可孤一面死守京畿东南的蓝田关,一面不得不思考自保与壮大之计。

既然李晟可在营中遽杀刘德信,我尚可孤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这皇甫珩,若真的依计而行,助我一臂之力,我自会向新君讨来,于神策军中有大前途。反正他如今也无镇可往,难道仗打完了,他还能继续去吐蕃做统领不成。

思及此,尚可孤的脸上更看不到倚老卖老的倨傲神情,而是以合作伙伴的姿态,向皇甫珩道:“中丞,前日李元帅突然出现在禁苑东北时,就遣了快马到我营下,令我部做攻城先锋,去拆苑墙。李元帅如今已奉诏调遣京畿诸道勤王之军,老夫自然不敢耽误,当下挑了两百名最是精干勇猛的假子,连夜就北上到光泰门附近,拆毁百步苑墙,好教李晟的儿子李愿和牙将李演,能率骑兵冲入禁苑。不料,北边做李晟先锋的骆元光之军,突遭朱泚手下悍将李希倩围攻,李晟所部与本将假子,只得抽身去救骆元光,因而那本已拆毁的苑墙,又叫禁苑中的叛军连夜抢修好了几断,余下的部分,亦被彼等用篱刺栅栏挡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