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銮驾回京

大唐暮云 第一百四十四章 銮驾回京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独柳树刑场人头翻滚的日子结束后,李晟的女婿张彧、儿子李愿,又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德宗的銮驾迎回长安。

如此耗时,乃因为慎重地准备卤簿,以及仔细推敲回京的路线。

作为天子出行仪仗的卤簿,车驾、卫士、乐手,以及引路的官员,都关乎皇权威严。

好在朱泚篡据长安时,涌现出了礼部尚书李揆这样清贞不屈的朝官耆老。李尚书在国子监门口宁可撞死也不叛唐的壮举,天下读书人皆为之动容。如此忠良,在烟尘落定后,是多么适合做迎驾先锋呐。

李晟的女婿,新晋京兆尹张彧,登门拜访李府。瞧着李尚书身子骨恢复得不错,张彧喜出望外,恭恭敬敬地请这位阁老随着神策军精卒,翻越秦岭,将玉辂车和金辂车的仪仗队,送到梁州行在。

玉辂车是天子所乘,金辂车是太子所乘。随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往梁州去的,还有天子的衮服龙袍和珠帘冕旒。

播迁在外、颠沛流离了大半年的德宗皇帝,在太子李诵的陪伴下,登上梁州的城楼,见到城下的卤簿绵延二三里,一直与韦皋在大清川所驻扎的陇州奉义军相接。

仪仗之中,紫袍大员、北衙禁军、神策亲军、旗手乐手、金玉辂车,无一不缺。这阵势,这排场,足够令一位被迫接连出逃两次的帝王,萦绕心头大半年的那份激愤、彷徨、恐惧以及耻辱感,清除殆尽。

梁州刺史严震,目光如炬,眼看着天子的眉目嘴角舒展开来,忙又轻声禀道:“启奏陛下,秦岭谷道,已由臣与韦节度,沿途设军把守。浑公瑊与普王殿下,会在斜谷关迎候,李公晟、骆公元光、尚公可孤、杜刺史、京兆尹张彧,则在咸阳恭迎圣驾入长安。”

德宗越听越满意,这些个将军,仗打得漂亮,人臣也做得不输李泌陆贽,我大唐果然英才辈出,贤良俯首皆是,国运必能千秋万代。

“霍仙鸣,传朕的口谕,升梁州为兴元府,封刺史严震为检校尚书省左仆射,出任兴元府尹,实封食邑三百户。”

严震忙跪下叩头:“谢陛下。”

不过,在严震的心中,此番接驾,最大的收获,并非加官进爵、获赐食邑,而是与陇州节度使韦皋,交谊有增。

他严震虽是靠的务农有道、积粟得法,而捐财入仕,但在山南西道这些年,文治武功有目共睹,教朝野都知道,这位严刺史绝不是酒囊饭袋、尸位素餐之人。

这两月来,严震领教了韦皋的治军严厉,以及颇善伴驾的功力,很有些引为知己的愿望。

山南西道,再往西就是蜀地剑南,自从吐蕃联合南诏后,从蜀地到汉中,防蕃入侵骚扰的职责,绝不比朔方、邠宁、泾原一带轻松。若有韦皋这样坚决的主战派,互倚,严震认为自己可在将来重创吐蕃的战役上,放手一搏。

然而他正这般暗自思量,忽听天子的声音又响起来:“再传朕的口谕,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韦皋,元从护驾有功,擢左金吾卫将军,随卤簿进京。”

……

本来,从咸阳过渭水,自中渭桥可以直通禁苑,再进入大明宫。

这是天子卤簿最为便捷的走法。

但是,怎能从当初仓皇出逃的北面回到禁宫呢?那岂不是回京途中神策诸将前呼后拥的阵势都功亏一篑了?

于是,仪仗队过了渭水后,又往东边灞上行进,然后往南,绕了大半圈长安城的外城郭,才从长安的正南大门明德门入城,走上了朱雀大街。

已是左金吾卫将军的韦皋,经过明德门时,举头望着城阙上的守卒。一旁的浑瑊,与韦皋有并肩血战奉天之谊,不免与他亲近些,笑道:“城武,今后这些人,都归你管了。”

踏上朱雀大街,浑瑊又指着两旁坊门边的武侯铺道:“这些,也是你的治下。”

韦皋心情自然是澎湃的。

身边这位奉天行营元帅浑瑊,叛乱之前就是金吾卫大将军,如今领了朔方军节度使之职,圣上显然不能让浑瑊只是“遥”领,须去河中真刀真枪地再战李怀光。

天子尚未回到京城、真正开始论功行赏之前,就在梁州城飞快地授了金吾卫之职,韦皋当然明白,起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圣上是放心他韦皋守卫卧榻之侧、负责禁宫和京城治安的。

卤簿便这般在长安城万众瞩目中,缓缓地走完了朱雀大街,走完了承天门大街,再向东过延喜门,终于从丹凤门进入了大明宫。

此刻,含元殿下的龙尾道前,乌泱泱站满了文武百官,而赶到咸阳去面圣后、又连夜赶回长安的李晟等神策军功臣,站在最前排。

韦皋一眼就看到了,甲胄整肃、立于李晟身侧的皇甫珩。

不过,皇甫珩脸上的神色,与周遭一众神策军将领颇为不同,有些似有似无的怅惘。

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高级将领跟在德宗的御辇后、自蜿蜒盘旋的龙尾道拾级而上时,皇甫珩竟向他靠近过来。

这般走了几步,皇甫珩终于忍不住,神情有些不自然,但明显带了谦谨的口吻问道:“韦节度,哦不,韦金吾,听闻内子也随圣上卤簿自梁州来,不知她现在何处……”

韦皋一怔。

他原以为,俩人照面,也就当浑没看到般,在含元殿中听完天子训示,各自散去便好。

但皇甫珩主动问起,口吻神态又瞧不出毛病,仿佛那些有的没的旧怨,终因大乱平息、二人各有建树而淡了些,韦皋也不好再矜持冷淡。

“中丞毋虑,夫人的车驾,在太子妃的车队中,今日一同入城,想来应先随着太子妃与两位皇孙,去了少阳院歇息。”

皇甫珩拱手施礼道:“多谢韦金吾告知。”

韦皋胸中防线略松,轻叹一声,一阵愧疚漫了上来。他稍有踟躇,到底主动说起那件事:“中丞,夫人自奉天城往梁州的途中蒙难,是韦某护卫失当……”

皇甫珩打断他:“此事并非韦金吾之错,战乱流离中,难免遇险,内子无恙就好,我必勉力安抚她。”

接着兀自喃喃:“不知今日何时能出得含元殿,想来她也急着要见我。”

韦皋闻言,有些五味杂陈,又为他夫妻二人终能在长安城中团聚而高兴,又暗暗生发出一丝难以名状的失落。

这龙尾道怎么那么长!

韦皋只得又起了个话头:“听闻中丞协助李公晟,识破了吐蕃大将的阴谋?”

皇甫珩面色淡然地应和了一声。

韦皋直陈自己的诧异:“听说那赤松赞普出的是一支偏师,领军的也是小姓贵族琼氏,怎地这般胆大妄为。拥立韩王,等于破了唐蕃之盟,惹恼了赞普,于这琼将军,有何好处?韦某实在是想不通。”

皇甫珩沉默片刻,有些搪塞之意道:“所幸李公和尚公发现得早。吐蕃公主和论使也不知情,万余蕃军终未成新乱之师,速速退出了我大唐国境。”

韦皋听出他言辞中的躲闪,也觉得自己不宜再问。此等蹊跷之事,想必当事将臣只会向圣上尽陈原委。

不过好消息是,那个自以为能呼风唤雨的教人厌恶的阿眉,总算回去做她的公主了。

而眼前这位皇甫中丞,带领吐蕃军的成果,除了收复长安外,竟然还杀了吐蕃主将。

作为一位强硬的对吐蕃主战派,韦皋对皇甫珩原本的鄙夷与不睦,稍稍散去了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