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以群分

大唐暮云 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以群分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萧复一旦提出这样如利刃剜疮般的激烈方案,德宗又犹豫起来。

他沉默片刻,道:“李散侍以为如何?”

李泌朝萧复拱拱手,向德宗道:“陛下,臣先回答方才陛下对臣的质询。说到韩节度,臣着实不信他会与陈少游共谋,加剧中原粮荒之危。去岁泾师长安兵变初起之时,臣还在杭州做刺史,且不说此前详见韩节度镇抚江东十五州的斐然政绩,就凭他日以继夜地垒营石头城,以备陛下有永嘉之行(永嘉之行,典故,来自司马睿南渡建康建立东晋),也可知其并无反心,这与梁州刺史严震在汉中殷殷迎驾是一样的呐,陛下既信严刺史,为何左右都不信韩节度呢?”

德宗冷笑一声:“怎么能一样,严刺史,朕可没有杀他的红颜知己。”

李泌闻言,愠意上涌。他身为臣子,在诸位宰相面前提到韩滉时,尚且知道为天子留颜面,天子自己,倒无所谓那副市侩惫赖的腔调。

既如此,他李泌也没什么再好遮遮掩掩的。他直接就说出了天子意有所指的那人的名字。

“陛下,臣以为,当初鸩杀女冠李冶,已是不妥,其后陛下又在朝议中屡屡说起,乃以此试探韩节度。韩节度是何等刚严古板的性子,臣在江东见其结交李冶,不过就是诗画相酬,陛下此举,却仿佛将韩节度与贪恋女色之辈并为一谈,岂不让好端端的老臣心寒?请陛下今后在这朝堂之上,毋再提李冶一事。”

李泌面容冷肃,言语浑无斟酌迟滞,显然是积蓄了许久的一番肺腑之言,实在不惧天子震怒降罪一般。

一旁的平章事李勉,当初虽为了报恩韩游環,而与普王李谊有所勾连,但他和李泌实则旧交更深,可追溯到唐肃宗灵武继位之时,因而素来对李泌也是敬重有加的。

此际听李泌一说,李勉也未免心中腹诽。圣上呐,群臣劝你杀卢杞那样的奸臣佞人,你左右舍不得,杀一个或许被谗言构陷的方外女冠,倒痛快得很。

“陛下,”李勉出列附和道,“臣也以为,韩节度向来自任忠良,自负臣尊,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试探之,更不可有震慑之意。当以招抚为佳。”

德宗扫视一圈座下,这几个宰执之臣,据他所知,彼此之间并无勾心斗角的把戏,但都分外坚持自己的意见,看来今后,有些事,还是得单独诏见。

不过,德宗也看到,萧复虽言语坚决,但对于两位李公的反对意见,起码面色上仍保持着相国风度,恭敬地听着。德宗于是微微一笑,道:“方才是朕急了些,如何催运江淮之粮,容朕再想想。”

旋即,天子转到了既然天灾频频、是否要依司天台所奏赦免李怀光的话题上,又让诸人议论了一通。

这一回意见倒是惊人地一致:不赦。

德宗盯着李泌问:“公在奉天,曾言之切切,劝朕对李怀光和朔方军好生安抚。据闻后来在渭水河畔放走达奚小俊时,李公还有劝他回去说降李怀光之意,怎地如今又这般坚决地要置李怀光于死地?”

李泌道:“陛下,时移,则势异。朔方军后来与朱泚叛军有联军之逆行、且斩杀朝廷宣慰使孔巢父,朝廷既然已对朱泚以贼逆定论,如今又遽然赦免李怀光,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况且,马节度已在河中与李怀光开战,倘使陛下旦夕间出诏赦免,难免教外患如吐蕃、内患如淮西李希烈者,以为是勤王的军队力弱才自罢于阵。他们如何会想到是陛下在施恩泽、爱黎元,定会越发竞起觊觎社稷之心。”

德宗觉得有理,但悲伤的样子还是要做做的,于是长叹一声道:“可惜李怀光,才五十几岁的年纪,麾下又是带的朔方铁军,为何不好好地替大唐镇守邠宁、河中二地,非要学河东那些逆藩。唉,唉,朕早已察知他有异心,无奈对他的长子李琟实在喜欢,总是想着再等等,再等等,望着李怀光能幡然醒悟、继续为王前驱,结果终是养虎遗患。当初李琟在长安,朕曾召他来御前奏对过几次,是个有辅弼之才的储臣的样子,可惜,可惜……”

又来了,熟悉的金口,吐出熟悉的玉言。

李泌没有兴致去陪着天子伤春悲秋。既然圣上你恁般大发感怀,臣便为你出个可以寄托哀思的实在法子吧。

“陛下,古语有云,人主怀旧念功,仁之大也,兴灭继绝,义之弘也。当年侯君集助太子承乾谋反,太宗皇帝尚且念其旧功,存其妻、子性命,流放岭南而已。李怀光罪无可赦,但陛下若心怀仁念、踌躇难安的话,可传诏给马、浑二公,收复河中之际,务必留得李怀光一条子嗣血脉,授个禁军偏职,将来也好给李家承宗祭祖。”

德宗瞧了瞧李泌那一本正经的模样,总觉得这位老国师,看穿自己心底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的同时,提出的建议也还算懂得给自己这个九五至尊一个台阶下,便依他所言吧。

七七八八地议了一通,已到近午时分,内侍恭恭敬敬地立于殿外,等着引诸位相公一同去政事堂会食。

德宗一脸温善道:“李公亦同往。”

李泌坚决道:“陛下,吏规清约,宰相会食,百官不得入阁扰之,臣在廊下用食即可。”

还有这般不领圣恩的老古板!

德宗无法,只得尴尬地笑笑,对侍立一旁的霍仙鸣道:“李公年迈,你亲自引着李公去待制院用膳。”

“遵旨。”

“谢陛下。”

四位宰相刚刚走出殿门,萧复却又被内侍叫了回去,说是要问问那位英勇的李家宗亲——嗣曹王李皋,在怀宁打李希烈的情形。

萧复来到御前,刚要开口禀报,德宗却道:“萧相国请直言,若朕有意削去陈少游节度使之职,谁可代之?”

天子终究还是想用速战速决之策。

萧复微微思量后,直言奏道:“韦金吾,可镇淮南。”

德宗点头道:“朕本也有此意,只是,他岳父张延赏镇蜀,他若再去镇江淮,大唐的东西二路财赋都叫他翁婿二人把持了,朕着实有些不太放心。”

萧相国当真是耿直之人,出主意道:“那不如,陛下令其尚公主,让这韦金吾做陛下的女婿。”

“萧相国,”德宗没好气道,“韦金吾与朝臣妻房有染,换作是你,你愿将女儿许嫁于他?”

萧复将将从南边回来,哪里知道吐蕃使团大闹朝堂的细节,一时不太明白,愣在那里。

德宗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知者不为罪。不过韦皋此君,朕还确实觉着,做个金吾卫大将军,可惜了。萧相先去用食,朕再思虑思虑。”

午时末,萧复自政事堂用完饭食出来,却见平章事刘从一还在外厅等着他。

“萧相国,方才圣上令侍者知会老夫,教老夫与你商议用韦皋为淮南节度使一事,莫令李平章和卢平章相知。”刘从一彬彬有礼道。

萧复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他想起方才在朝堂之上,李泌和李勉虽然和自己意见相左,但也是光明正大地将理由摆了出来的。

一朝为官,彼此都是互有敬意的同僚,商议国事就该这般磊落坦荡、对事不对人。而李公泌,更是将行止端方做到了极致,那般高重的身份,只因尚未被封宰相之职,便连入阁会食都坚决不愿,以免带头坏了尊重宰执威仪的规矩。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萧复想到李泌珠玉在前,自己更不可于原则上有苟且之举,于是将脸一沉,向刘从一正色道:“刘相国,老夫想来,圣上若认为李平章和卢平章不堪为宰相,就干干脆脆地罢免他们。而如今两位平章事既然还在相位,朝廷任用将帅的大事,怎么可以避开他们、由吾二人私下讨论?此前卢杞那獠臣还做着门下侍郎时,身为宰相就没少撺掇着圣主用此法来商议国事,如今御前总算清明了些,你我万不可去做第二个卢杞!”

刘从一家中虽世代为官,曾祖、祖父、父亲也都做到了二三品官职,但毕竟不是皇裔出身,对同为宰相的萧复,还是非常谦逊的。

然而,他从前在御史台为官时,曾得卢杞器重,超迁为侍御史,算是一份旧恩。此刻听到萧复将已经落了难、在新州做个小司马等死的卢杞又提出来,还说得这般不堪,刘从一的火气也腾地冒了上来。

你萧复这是什么意思?一口一个獠吏獠吏的。我乃得了卢杞相助才有今日,你对着我编排卢杞的不是,和直接骂我又有何区别!

但他也不好与萧复争辩,只冷冷道:“萧相公教训得是,本相告辞。”

出了政事堂,这位刘相国越想越不是滋味。在殿前磨蹭了一会儿,还是转身往日华门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