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二百零九章 单骑入陕

大唐暮云 第二百零九章 单骑入陕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16:20:13 来源:笔趣阁

德宗应许了李泌的计划,叮嘱他回宅稍作准备,三日后诏授其为陕虢观察使和水陆运使之际,就可启程赴陕州。

李泌回到宅中,吩咐世仆收拾行囊。几个老仆得知主人要去的地方,皆是又惊又怕。

“阿郎,可要去畿县将夫人和大郎请回来?”为首的老仆小心翼翼地问,嗓音都似有些发颤。

李泌知道家奴们因何担心。

何止圣上,何止朝廷,天下黎民百姓也苦藩镇久矣。

经历过噩梦的人,十年怕井绳。而颜真卿死于淮西李希烈之手、孔巢父死于河中李怀光之手的消息,京中无人不知,无人不叹,李泌的家仆,自然也忧急如焚。

李泌静心思量,实在也不能轻言,自己此去定能安然无恙。他叹口气,向众仆道:“我自有把握,你们休去吓着夫人,让她安心在大郎那里含饴弄孙,就是你们做仆人的本份。”

众仆纷纷唱喏。

李泌略有沉吟,又道:“去长兴坊皇甫宅送个帖子,就说老夫明日有事拜访。”

这些日子,长兴坊的皇甫宅中,上上下下地也忙碌起来。

将要迎来新生儿的喜悦,在任何人家,又往往是掺入了紧张不安的,何况若昭此前有过惨痛的经历。

儿子戍边在外,京中又没几门女眷亲戚,一直来喜欢喋喋不休好为人师的珩母王氏,似乎也因为神思惴惴,而变得寡言起来。

好在郡夫人这样的外命妇临盆,宫中可以委派掖庭宫官户婢出身、专事嫔妃接生的女医前来。太子妃萧氏已事先遣了信任的女医上门探望,多少教婆媳二人心定些许。

李泌到访,以长辈的身份,将一个螭纹黄金刀鞘首帽,和一方凤池砚台,赠给将要呱呱落地的新生儿。

珩母王氏应酬道:“李公,尚不知是小郎君,还是女娃娃呢。这刀鞘首帽……”

李公缓缓道:“这是当年,彦明的曾祖皇甫公,出征河西前,赠与我的。陕虢乍生事端,我过得几日便要衔旨东行,去陕州。吾等向道之人,本不愿妄测日后情形,唯安时处顺而已。只是,彦明乃老夫真心惦念的故人后辈,老夫正月里与他长谈甚深,却未记起这件旧物。此番东行前,老夫还是将它送来,以免再往后就寻不得机会了……”

珩母王氏听了,竟似浑无体会到李泌言辞中的伤感之意,而是心头欢喜:吾儿果真天资秀颖,在泾州时候,姚令言对他就比对亲儿子还好,到了京城后,李泌竟也如此赏识他、关照他,这般恐怕有去无回的出使之前,也要想到来给吾家送贺喜新丁诞辰之礼。

王氏于是笑道:“既是如此有渊源之物,阿昭,那你还是生个小郎君吧,也教这皇甫家的玄孙,将来用上祖辈的金镶刀鞘!”

若昭无言以对。

同时,听闻这位老臣竟是要去叛镇宣慰,若昭的面上,又多了一层忧色。

她蹙眉凝思,斟酌着探寻口吻,向李泌道:“李公,平时问道固然不错,但非常之时还须问谋。上兵伐谋,攻心为要。达奚抱晖既然仍向朝廷请授旌节,而不是直接兴兵反唐,就表明,李怀光的说客,并未将他真的说动到朔方军一边。愚妇以为,这达奚或许正在焦躁观望朝廷的意思,而李怀光若一心要得陕州重镇,必也加紧笼络,甚至,说不定会派手下裨将率军以合兵之名渡过渭水,要入陕虢。”

李泌频频点头:“正因为陕州之乱尚有可挽回的余地,老夫才劝圣主,先不出兵讨逆,且为了不激怒达奚抱晖,朝廷授我转运使和暂领观察使而已。”

若昭“哦”一声,面色缓和了些,复又道:“李公,方今情形,贵在速决。去岁,朝廷对朔方军粮赐不均的诉苦含混处之、拖延不决,终酿大患。如今陕虢之乱,耽搁一日,只怕达奚抱晖就会倾向朔方军三分,愚妇之见,李公既有圣命在身,不妨让陕虢在长安的进奏院,即刻以快马速报陕州,就说李公前往陕虢赈灾,与达奚商议调粮事宜,同时也有黜陟权责,是否授达奚将军节度使之职,且看达奚将军的表现。”

若昭提到进奏院,倒是让李泌顿受启发。进奏院是各藩镇驻京机构,负责传送朝廷与藩镇间的公务消息。

大部分进奏院中的吏员,因常居京中,家小却在藩镇,故而绝不希望藩镇与朝廷发生对峙甚至决裂的情形。况且这些吏员多为读书人,在长安颇受京都文士风气的熏染,君君臣臣的念头还算牢固,当年泾原进奏院的进奏官周轶,虽被要挟附逆,最终仍反正朝廷、于白华殿上殉身于臣子之义,便是明证。

李泌决定今日就去崇仁坊的陕虢进奏院。自己须等诏书下来后才能乘着车驾东行,而陕虢进奏院的快马,今日天黑前就可以出城往陕州去了。

他起身,向珩母与若昭告辞。

珩母在一边晾了半天插不上话,此刻忙殷殷道:“吾等祝李公此番旗开得胜,不战而屈其兵,回京后,必荣登宰相之位。”

……

十日后,只带着一个家奴随行的李泌,来到了与陕州城近在咫尺的曲沃县。

一路上,他想着若昭所说的上兵伐谋、攻心为要八个字,渐渐有了些更为细致的筹划。

李泌并没有急着往陕州城内去,而是直接持诏叫来了曲沃县令。

曲沃县令,有着如今帝国八成以上藩镇县令的苦处——要营田,要交租,要抓蝗虫,要防着逃户,要对付饥民,更要受朝廷和藩镇节帅的夹板气。

不过,有幸得见传说中仙人般的四朝老臣李泌李公,县令一张本来愁哈哈的苦脸,眼见着就像撸顺的绢帛般,舒展开来。

县令对着圣旨行完臣礼,讨好道:“李公一路辛苦,下官这就命人为李公准备驿馆上房,明日下官亲自送李公进城。”

“谁说我明日就要进陕州?”李泌没有架子,口吻和气,语意却很明确,“本使在曲沃先住上几日,看看周边灾情。”

县令一愣。陕虢境内,尤其是华州,确实闹了饥荒,但这老于宦场、对军事风向何其敏感的县令,绝不相信,李泌这般重量级的人物来到陕虢,会只来赈灾?

“那,请李公示下,下官是否要派人进陕州知会达奚将军,说李公已在小县安置?”

“也不必。本使察看完了,自然要进城和达奚将军商议如何调集漕粮,安抚饥民。”

县令心思咕噜噜转了几转,已有了计较。

当夜,县令便命县丞快马加鞭,往陕州城内,去报知达奚抱晖。

“李泌自己也说他是来调粮赈灾的?”

“李泌真的只有一个人入陕?没有神策军跟在他后面?”

“圣旨委任他为转运使?”

达奚抱晖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都从县丞口中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看来进奏院传来的消息没错。

但达奚抱晖反倒陷入迷茫。

就在进奏院信使到达陕州的第二天,李怀光那里也有了进一步的动向。

李怀光的亲信,达奚小俊,也是达奚抱晖的堂侄,已率两千朔方军渡过渭水,并派使者来催迫达奚抱晖,快些举兵反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