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唐制勋官和武散官

大唐暮云 唐制勋官和武散官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3:56 来源:笔趣阁

大唐帝国的勋官,按照年代不同,名称略不同。

最初,唐承隋制,高祖武德七年,勋官为十二等,从高到底为: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品阶覆盖了正二品至从七品。

贞观十一年,上述“上大将军”改成“上护军”,“大将军”改成“护军”,遂成有唐一代定制。

勋位可以世袭,可以充抵官役。家有勋位者,子弟在科考、从军方面享受优先考量,朝廷会让这些家庭出来的子弟(有点像大汉时的良家子,属于根正苗红的)优先进入文武仕途。

获得勋官是需要军功来折算的,按照“转数”来对应,获得“十二转”者,才可以得到“上柱国”,转数少,勋官低。战场上不同的杀敌立功表现,可以折抵不同的“转数”,然后由随军的文职书记员记清楚,上报至尚书省吏部的司勋郎中处核查评定。

勋官没有职务,不能参与国家管理,只是一个“加官”,除了上述的一些身份上的福利和荣誉外,写墓志铭的时候倒是加在最前面的。

“散官”和“勋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散官表示的是官员的等级,最实际的作用是对应俸禄,所以唐代散官又称“阶官”,宋代又叫“寄禄官”。

对应现代,比如“某某局长”是职官,那么“巡视员”可以视作享受同等级别待遇的正局级,可是也许这个巡视员的职官是个副局长。

同样,古时散官和职官有时候也不一定完全品阶对应,高阶散官可以做低阶职官的活儿,低阶散官也可以去做高阶职官的活儿,看朝廷哪里要用人。

以武职散官为例,大唐贞观十一年,设二十九级武散官,官阶自从一品往下数,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冠军大将军、云麾大将军、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定远将军、宁远将军、游骑将军、游击将军、昭武校尉、昭武副尉、振威校尉、振威副尉、致果校尉、致果副尉、翊麾校尉、翊麾副尉、宣节校尉、宣节副尉、御侮校尉、御侮副尉、任勇校尉、任勇副尉、陪戎校尉、陪戎副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