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结裴使

大唐暮云 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结裴使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3:56 来源:笔趣阁

浑瑊刚听裴玄说了几句梁州面圣的遭遇,脸色已有些怫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圣上已然给安西北庭的唐人老将们留好了回到中原、入相享福的出路,如郭子仪那般在长安善终,不是挺好?非要在京畿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还来烦扰圣心。

这裴玄看来也是个迂直的当差,难道不去打听打听,吐蕃军已驻守在离奉天堪称咫尺的武功,他还跑来奉天作甚,难道指望老夫帮他主公再去劝谏圣上?

浑瑊腹诽阵阵,一开口,仍是善言善语的语气:“裴使莫再郁郁,君为使者,已尽心尽职,目下关中战事如荼,颇不太平,裴使且在奉天歇息一天,明日老夫找几名精干兵卒,护送裴使进入北边灵盐地界,才放心些。”

再漂亮的逐客令,它也是赶你走的意思,裴玄如何听不出来,只得恭恭敬敬地向浑瑊道:“仆多谢浑公。”

眨了眨眼睛,须臾犹疑,又向上座的普王李谊俯身行礼:“殿下,建中二年,仆受郭郡王委任,随使团经回纥道,跋涉至长安面见天颜,奏报安西北庭将士仍在抗敌守土。经过泾原镇时,曾得姚令言姚节度补充给养,当时殿下也在泾州,特意赶到城郊,勉励吾等。当日情景,仆每每想来,仍觉振奋,故此番北归,听说殿下也在奉天,特来拜见。”

普王闻言,心道,怪不得觉得此人眼熟。其实,方才裴玄陈述御前奏对情形时,普王本就听得津津有味,以便运筹新的计划。奈何被浑瑊这个老武夫生生打断了,他大约生怕隔墙有耳,传到奉天,接待一个失意返归的使者落一天脚,也会变成教圣上起疑的大事。

毕竟,议论圣意曲折,最是被文臣武将所忌讳。

普王于是淡淡道:“哦,裴使一提,本王倒想起来。短短三年,裴使怎地瘦得这许多,本王竟未认出来。”

裴玄咂摸着普王和颜悦色的口气,以为有些叙旧的希望,正想继续攀藤而上,却听普王转向浑瑊道:“浑公,裴使既是故人,明日启程时,务必知会本王,本王要亲自敬酒相送。”

裴玄心中一沉,彻底断了念想。

是日夜晚,裴玄在奉天城的官驿中,无精打采地用完晚膳,忽见驿卒引了一位虽面容不甚白净、眉目间却很有些书吏斯文气的中年男子来到门口。

“裴君,在下高振,本为泾原镇姚节度幕府中的孔目官。奉普王殿下之命,为裴君送些路上的钱资用度,聊表心意。”

高振言辞谦而不卑,笑意暖人,一边表明身份,一边已走入屋中。

“当年裴君的安西使团过泾原,姚节度出城慰劳,在下正在州畿各邑巡查营田租赋,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如裴君这般甘冒千险、万里传讯的勇毅之举,才是吾等热血男儿真正应择之征途呐。”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何况拍在一个正在自怜人微言轻的使者心头。

裴玄赶忙还礼:“高兄此言,教愚弟愧不敢当。”

如此称兄道弟了,高振便大大方法地将小包袱放在屋中央的案几上,旋即将视线投向房门。

裴玄心绪不佳,但头脑没有糊涂,眼色仍是机敏,立时领会,继续保持着恭敬的寒暄,去将房门掩上。

“裴君,姚节度,已不在人世了。”高振口吻突变,沉声道。

裴玄黯然:“愚弟已听说了。当日泾州城外,吾等乃第一次来到中原,见着姚节度沉稳果毅、普王殿下英气勃勃,均道我大唐确是人杰辈出之地,从天家宗室到边疆大帅,都令人倾羡。”

高振摇头叹息:“无奈事多乖舛,姚节度被神策军统帅擅杀,普王殿下如今又赋闲城中。”

裴玄在梁州时,谨慎地探问过,听说那在礼泉阻截朔方叛军、立下大功的圣上宠侄,仍驻守奉天,因而才起了前来拜见普王李谊的念头,看看能否事有转机。但他自进了奉天城,各种迹象都向他表明,普王李谊,已经从沙场新贵,变成了无兵无卒的摆设。

不过,高振直白地说出“赋闲”二字,裴玄仍是心中一动。如此袒率之语,出自高振这般普王身边的亲信,定然不是因为交浅言深的鲁莽,而是应有后文。

高振语调仍是沉缓,不急不躁道:“那带领吐蕃兵的皇甫珩,说来还是姚节度最为器重的养子,是泾原镇的一镇兵马使,当年多少次领着戍边战卒出城防秋,接战西蕃蛮子。他阿父也是安西军老将,死在西蕃蛮子手中。结果呢,他现在倒要靠吐蕃人谋军功。在下去岁在咸阳神策军营刚听说此事,一时激愤失仪,倒是普王殿下安抚我,人各有志,吾等自守君子之道、莫与那急功近利之人为伍便好。”

裴玄赞道:“普王殿下真是气度远阔,高兄能投得如此明主,真真教愚弟羡煞。”

高振戚容略展,更为语意恳切道:“然而裴君,一时壮志未酬,更不能心灰意懒。如殿下与郭郡王这般人物,绝不能困于时局、任丧乱之火越燃越烈。自古英雄惜英雄,殿下有心结交郡王,裴君可愿通传殿下的一片诚意?”

裴玄的瞳仁中闪过一丝振奋之意,自己这趟,果然没白来。但他到底不是谋臣出身,且时时想着安西怕是不保,于是焦虑地问高振:“高兄,眼看那吐蕃军就要往长安去了,不知殿下可有什么法子,保住安西北庭不落于吐蕃之手?”

高振沉吟道:“实不相瞒,普王殿下这几日真是食不知味、寝难安眠,正是在忧虑此事。老天有眼,裴君竟然来了。白日里,殿下听到裴君提到回纥二字,便有了些计较。如君所见,奉天城眼下是浑公所治,浑公一心也要与吐蕃联军、以谋功绩。然而裴君可曾想过,光复长安是一回事,根除叛军又是另一回事。”

裴玄有些懵懂:“愿闻其详。”

“裴君,郭都护派出的安西将士们,在何处待命?”

烛光摇曳,高振的声音越来越轻,裴玄却在这低语中,心境敞亮起来。

半个时辰后,高振走出驿站。夜已深沉,他腰间有牌符,便也不惧宵禁。

他来的时候,就以不引起注意为由,未曾骑马。此刻,他更要慢慢地走,慢一些回到那个阴鸷的主人跟前去禀报。

方才在裴玄跟前,提到姚令言三个字,或许裴玄未察觉,但高振知道,自己的心骤然缩紧了。这是他自渭水岸边那一夜后,再也无法摆脱的梦魇。

但为何仍跟随着普王?他常自问。

也许是一种惯性,也许因为他本性也是无情狠毒。

其实,当普王骤然被削夺了权力、又被诏令留在奉天时,高振内心反而有一丝欣然,这种主人失势、鹰犬仍追随的情形,仿佛教高振确信,能以一种所谓的忠诚来掩饰自己此前的不堪之举。

然而,普王果然不是常人,这样快,就又斗志重燃。

高振觉得,身体中有两个人,野心与怯意,出手与不忍,纠结缠斗,教他独处时常常惘然自失。

他抬起头,那宁谧深邃的夜空,那银辉皎皎的皓月,似是无言的安慰。

高振渐渐明白,为何恁多诗家,吟咏天地日月、山川河流。

此刻,他是多么怀念泾州城外雪山苍茫的景象。然而就在数月前,他终于和党项汉子石崇义率领城傍子弟逃出泾州、东行投奔王师时,还曾那么意气奋发地抒怀:“我高振,到底离开这边鄙之地了!”

高振定定地望了一会儿月亮,终是长叹一声,继续往普王邸舍走去。

好在,韦执谊,也在奉天城。

高振这般自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