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术士有为

大唐暮云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术士有为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3:56 来源:笔趣阁

桑道茂这个人,简言之,就是个算命的。

但说得再具体些,和市井里摆个摊头预测姻缘前程的算命先生比,他出名,是因为一卦算准了江山社稷之运。

德宗皇帝李适,与他祖父肃宗、父亲代宗相比,除了是个激进的削藩派之外,还是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再世汉武帝。他坚定地认同孔老夫子“不语力乱神怪”之理,登基后,不仅撤了内道场(设于宫中之佛事修行场所),对奇门遁甲阴阳五行之术也颇为不屑。

大历末年,父亲代宗皇帝大行后,灵柩出宫,往陵墓去时,德宗看到车驾不走在大道正中央的“午线”,便问何故,太常寺答:“陛下本命在午,故避之。”

德宗大怒:“岂能枉灵驾以牟身利!”遂命灵车回到大道中央,碾压着午线一往无前。

端的是一位不问鬼神问苍生的贤帝呐。

不过,初心都是用来遗忘的。

有些事,见过了、经历过了,就会信,不管是智信还是愚信。比如奉天城被围时,韦皋前脚刚烧了西明寺,唐安公主紧跟着就突发急病,这已然让原本苛待释家的德宗,心中开始埋下敬畏佛寺的种子。还有一事,则教他不再视方外术士为骗子妖人。

便是桑道茂的谶语。

建中元年六月,刚刚坐上龙椅才数月的德宗,接到了长安城中一位自称“桑道茂”的方士的“谶学”上书:“国家不出三年有厄会,奉天有王气,宜高垣堞,为王者居,使可容万乘者。”当时厌僧憎道的天子,不以为然。及至去岁泾师兵变,天家仓惶播迁奉天城,从德宗到百官,再到长安城的庶民,才联想到桑道茂的谶语。

这样带有星辰般浩瀚神秘色彩的布衣国师,旧主惦记,新帝更喜欢。

朱泚篡据长安后,立即派人找到桑道茂,恭恭敬敬地将他请进大明宫,比正三品的司天台监令,还风光。

桑道茂一朝食禄,立刻上了一道奏疏,请改大明宫“白华殿”为“潜龙殿”。

“这白华殿是陛下举行登基仪式之所,但其后又发生了旧臣段秀实以笏板悖袭陛下、血溅御阶之事,此处不可再用旧名。《易*卦》有云,潜龙勿用,龙,乃天地之阳气,可煞白华殿之血光,而眼下关中群雄尚在,陛下宜韬光潜锐,故,臣请改白华殿为潜龙殿。”

“大善,便依先生所言!”朱泚爽快道。

潜龙殿的匾额挂上后的小半年中,虽然奉天没有打下来,但勤王的朔方军和神策军勾心内斗、自乱阵脚,唐帝果然被逼得又再度播迁。朱泚夤夜细思,更觉得桑道茂是个人才,这“潜龙”两个字,改得当真吉利!

乱世有异人,方外多高手。一时之间,长安城的坊头巷尾,都在传“得桑道茂者得天下”。

眼下,在与朔方军联袂克唐的行军安排上,手下臣子有了分歧,朱泚首先想到的,也是要请教桑道茂。

“陛下,自李怀光在咸阳兴兵叛唐,神策军移阵东渭桥后,臣每日夜观天象,颇有所得。自古改朝换代,天必有告。星象为表,气象为本。天子气,内赤外黄,臣夜夜所见,长安城上赤色益浓,而西方王气益微,正是李适播迁的梁州方向,因而陛下可放心,唐廷气数已尽。”

桑道茂来到潜龙殿上,瞧着朱泚的御前班子早已散去,兀自松了口气,继而侃侃而谈,将座上的新天子先好一通安慰。

朱泚面容松弛下来。

瞧瞧,国师到底是国师,精神境界比董秦、张光晟这样的戎马武将,以及王翃这样的宦海老油子,还是要高上几层楼。

果然寥寥数语,便有仰望苍穹、可摘星辰的远阔气度。

桑道茂见帝君面色祥和,又继续道:“如今月令,本是东南风盛,然而臣晨昏又见,咸阳方向有紫气逆行。此气乃赤黄之辅,若能与王气相会,乃吉上之吉。”

“哦?”朱泚听入了迷。

桑道茂却在关键的时刻停了下来,闭上双目,似在脑中复盘一些景象,俄顷方又睁眼,郑重道:“自前日起,渭水之南,森然雾气中,城阙隐现,忽又状如山峦,此为兵戈之象。陛下,臣以为,贤者当顺天应人,天有此象,那李怀光又愿意东行合兵,陛下自当一鼓作气,剿灭神策军中势力最大的李晟所部!”

这下完全听明白了。

朱泚细细品咂,李晟刚刚受唐廷之诏、统领诸君,若自己联合李怀光,以电闪雷鸣之势绝杀之,必能震慑李适余军、大涨己方士气。

忽而,朱泚又想到一节,正要开口,却听桑道茂恭敬道:“臣本布衣,苟活性命于乱世,颠沛流离到西京,因见国有巨变,好意上奏唐帝,却如石沉大海。臣虽一介方士,亦心向明主,幸得陛下知遇之恩,没齿难忘。臣今日请命,愿出禁苑,以观天推演之技,助张公光晟一臂之力。”

真是一位贴心而有使命感的国师!

朱泚大喜。桑道茂所请,正是自己欲言之事。行军打仗,有这样的再世诸葛辅佐主将,他这个皇帝坐在大明宫里,可放心了。

圣意既决,董秦听到后,比正准备奉旨出征的张光晟还兴奋。他在府中大饮一场好酒,醺醺然中,对亲信家奴道:“世人皆道我董秦是个粗蛮武夫,本来好好地做着淮西节度使,因为心眼不够,被李希烈那个混球算计,赶回了长安。但如今尔等瞧瞧,老夫勉力斡旋,将朔方军弄来,帮着陛下收拾神策军,老夫是不是有些萧何之才?呵呵,呵呵呵呵……”

长安一片月,家家心不同。

董秦洋洋得意、张光晟摩拳擦掌、王翃忿忿不平之际,桑道茂则坐在月色溶溶的院子里,既未喝酒,也不饮茶,只是抚着石桌上那本《推背图》。

桑道茂来到大明宫后,终于看到了藏在甘露殿中的《推背图》。这本来自前太宗朝术士李淳风、袁天罡合著的预测国运之书,朱泚准许桑道茂带在身边,参研领悟。

桑道茂此刻看着这本有着六十张图和六十首诗的谶书,心中嗤笑了一声。

预测盛唐以后六千年的世间事?在桑道茂看来,算清楚五年内的局势,才是紧要之举,已足够通过改变关键环节,来做一个忠实的李唐子民、尽一分绵薄之力了。

他将《推背书》往边上一扔,又从怀中掏出一叠黄纸,纸上是禁苑和长安各城门的叛军驻防图。

他将图纸交给站在一旁的家奴:“明日你出了长安后,务必在日落前赶到东渭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