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暮云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琴瑟复鸣

大唐暮云 第一百四十七章 琴瑟复鸣

作者:空谷流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3:56 来源:笔趣阁

圣驾回銮大明宫的首日,德宗从含元殿退朝后,韦皋随着武将的队伍,有意地落在后面。

方才在大殿之上,德宗毫无保留地夸赏他,反教他这样虽然野心勃勃却不爱领教口头赞誉的人,如觉芒刺在背。

今日列于御前的都是何等样人物?!

谁都看得出来,圣上借抬举浑瑊和韦皋,轻飘飘地将李晟再建功勋的请求,挡了回去。

韦皋那双眸光锐利如岩下之电的眼睛,盯着前头的那些文臣武将。

霍仙鸣从他身边匆匆而过,小跑上去请李泌留步。韦皋明白,这是圣上留人的意思,大约今夜要开延英殿。

他看到李晟立刻回过身来,脸上却是毫无破绽的谦和客套的笑容,与李泌拱手告辞。

他又以为,李泌会利用这短暂的时光,去与尚不认得他的皇甫珩打个照面,甚至和这个故人的后辈骁将,简略地交谈几句。

但李泌并没有这么做。

这位老者,只是呆呆地站在龙尾道下。

七月的向晚微风,吹拂着他的绛纱紫色朝服,宽大的袍袖随风摆动。已经偏西的日头,则将他头戴金蝉弁冠的略略有些佝偻的身形,在青砖道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直到宫里派出的肩舆,从大殿左边栖凤阁下的昭庆门出现,李泌才似乎回过神,大踏步地走过去,由内侍们扶上肩舆。

昭庆门往北,就是延英门,“圣上果然要在延英殿与李泌议事”,韦皋思量道。

他的目光,从李泌那有些难言的落寞孤寂的背影上拉回来,又向南投去。

他现在是金吾卫将军,滞留在龙尾道上,眺望一番丹凤门内的金吾卫杖院情形,也无可厚非。

但韦皋静静注目的,是远处下马桥外的一辆油壁车。

皇甫珩刚和李晟等人分别,一个眼色机敏的小内侍,就上前冲他躬身行礼,说了几句话。

虽然今日在御前,圣上并未给皇甫珩论上半句功,但皇甫珩似乎浑不以为意,面上始终沉静如水。唯独到了这时,他依着小内侍的手指处看去,眉眼间一种急迫的神情立刻鲜明起来。

皇甫珩穿着沉重的明光甲,却仍然身姿轻快矫健地,往车驾快步而去。甲裙哗啦啦的响声,仿佛是黄昏下的殿前广场上,略带诙谐的生机之音。

油壁车朱红色的华盖,被斜阳的光辉涂成了更为耀眼的金色,甚至幻化出一团雾芒,将车舆和前头的白色骏马,都晕染出美轮美奂的轮廓。

车上下来一位年长的妇人,正是韦皋原来陇州奉义军中打理膳棚炊事的老仆郭媪。

皇甫珩匆匆地向郭媪问了几句,便径直来到马车的窗棂侧畔。

韦皋知道,那茜色轻纱后,坐在车里的,是宋若昭。

想来是太子妃萧氏,打听着朝会已散,便遣了宫里的车驾,护送若昭出来,与丈夫团聚。

身为官眷大娘子,此处又是禁宫,若昭自是不好下车站在含元殿前。可是,当她日思夜想、忧其安危的丈夫,出现在眼前时,她如何还能自持。

韦皋看到,茜纱中,伸出一双手,捧着皇甫珩的脸。相隔如此远,他夫妇二人久别重逢、互诉衷肠之语,韦皋自是听不到。但分明映入眼帘的是,皇甫珩扶着妻子的手,在马车边一动不动地站了许久,好像俩人都痴傻了一般。直至小内侍踮着碎步走过去,大约是提醒了皇甫珩,他才放开妻子的手,翻身上马,冲车夫吩咐着什么。

韦皋低了头,轻喟一声。

这场景,大半年前,在奉天城初战告捷的夜晚,他便见过。

如今大乱既定,吐蕃人、包括那别有所图的杂胡小公主已撤走,你的功劳也明明白白地上了捷报露布,今后出镇做节将也好,留在神策军里独领一支也罢,这人臣之路,已算开局不错。只愿你对她亦疼惜有加,让她这皇甫大娘子,做得舒心些。

韦皋一边思量,一边慢慢下了龙尾道,绕过翔銮阁前的钟楼,往大明宫的左金吾仗院走去。他外放陇州前,供职御史台,出入禁中也是日常。当初的八品御史,成为如今三品官阶的金吾卫将军,韦皋摩拳擦掌的兴奋之情稍稍平息后,又未免有些惴惴。

他想起自己的岳父张延赏,四十岁便官拜三品御史大夫,成为台院、殿院、察院的首宰,却因不肯配合当时的权相元载陷害无罪之臣,而被外放外州,直到元载倒台,仕途才出现转机。

眼下,文臣集团,有李泌领衔,御前或许能清明一些。但长安城内外的武将,可不止他韦皋统帅的金吾卫那么简单。

……

马蹄哒哒。

出了大明宫丹凤门,过了皇城与朱雀大街,他们沿着金光门大街一路向西,终于赶在坊禁前,进入了怀德坊。

这是宋若清在长安苦读、准备春闱赴考时租住的宅子,也是泾原兵变后,王叔文和阿眉带着小皇孙李淳藏身的所在。

今日在含元殿前,皇甫夫妇二人刚一相见,皇甫珩就告诉宋若昭,自己在长安准备迎接銮驾的时日里,也前来怀德坊,将屋子收拾过。

“若清的遗物,我已规整在一处,屋子如今也可住人。但你要是不愿,今夜我们自可找一间城内的客邸安置。”

自梁州一路行来,若昭想象过无数次和丈夫重复的场面。她首先当然是期待,其次却是惶恐,离大明宫越近,就越胆怯似的。在她身上,发生过的伤恸经历,在慢慢平息后,又要因见到丈夫必须诉说,而再次浮涌上来。

况且,早在皇甫珩离开奉天城去萧关接收吐蕃军时,她就能感觉到他们夫妻之间有些意见相左。倘若不是得知她身怀有孕,丈夫的态度或许还会冷上三分。

她纵然坚强,到底有些不安,不知见到皇甫珩时,是否会有令人失望的气氛。

好在上天还是垂怜她的。

丈夫探身在马车窗外,握着她的双手,那掌心传来的暖热温度,以及断续却体贴的话语,所营造的并无疏离感的体贴气氛,令她一下子惊喜得难以置信。

“不去客栈,我们回家多好。”若昭轻声道。

怀德坊的宅门前,皇甫珩先将马牵进去拴了,又出来,与那仆妇郭媪一同搬运行李。

若昭驻足在门槛处,抚摸着那扇木门。那日黄昏,皇甫珩来护送皇孙李淳逃离长安时,隔着木门唤的那一声“若昭”,那种后来无数次在孤独时回忆起的砰然心动的感觉,若昭视若珍宝。

若昭和仆妇郭媪,都无甚么繁复的随身家当,倒是萧妃赏了些丝帛织物、衣袍被褥。萧妃甚至细心到,还让若昭带出了一屉宫中御馔的食盒。

忙碌了约两柱香的功夫,主仆三人便在院中石桌上,将晚膳用了,准备歇息。

郭媪是个勤快又熟练的仆妇,很快生了火灶、烧了热水,等着主人示下。

若昭走过去,执了她的手道:“我来伺候阿郎就好,你且先休息去。过得几日,若朝廷定了阿郎的去处,确是留在长安,咱们去人口市买两个女娃子来。”

忽又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忙越发和缓了口吻道:“若你要回陇州,我们也自会为你去办过所文书,盘缠之事,更无须担心。”

郭媪忙放下水盆,低头禀道:“大娘子,老奴得了好大的造化,才被韦节下送来服侍您。老奴在陇州哪里还有什么亲人家口,大娘子便让老奴,从此以后跟了您吧。”

这正和若昭的心意。郭媪在她最危险而哀戚的日子里,陪伴照料过她,虽然一个是官妻,一个是奴籍,但若昭实已从这慈蔼的老妇身上,感受到了仿如来自母亲般的疼爱。

若昭回过头,以询问的目光看着丈夫。

皇甫珩也神色温和地点点头,只补充了一句:“既入了我家,奴籍文书仍不可少了去。待我去问问韦金吾,可否着人将你的文书从陇州送来。其实今日在殿前,我便与他寒暄了几句,想来郭媪要留在吾家,他也不会有什么计较之意。”

他最后那句,显然是对着妻子说的。若昭闻言,心中又另有一颗石头落了地。听起来,丈夫也好像放下了此前与韦皋的罅隙。韦皋如今已是禁卫军的统领,而丈夫很大可能也会被圣上留在京城,韦皋无论资历还是官阶,都更胜一筹,若昭不希望丈夫继续得罪于他。

若昭虽然对于夫婿觅封侯这件事,本无怂恿促成之心,可半年来亦在反省,作为妻子,是否也要理解丈夫那份建功立业的志向。至少,不能对此表现出一种可有可无的清高孤傲态度吧。

她端起水盆,进了屋子,想绞了面巾递给丈夫,却被皇甫珩扶住肩头,继而揽入怀中。

“如此一场大难,总算又能团聚,若昭,你不是来伺候我的。让我看看你,方才含元殿前,哪里就能看够。”

若昭一怔,旋即心中又是一阵蜜意柔情涌上来。她初见他时,这青年骁将,惜言如金,此刻的情话,虽仍寥寥数语,却每个字都那般动听。

但丈夫从大内到此地,毫无问起那件事的意思,总还是教若昭觉得,有道坎没有迈过去。

她于是将头在皇甫珩胸前埋了一会儿,稍稍离开,仰起脸小心地提起:“咱们孩儿的事……”

皇甫珩越发将她搂得紧了些,低声道:“莫非我还会怪你不成?我只怪我自己,无法分身,保得你们母子都平安。”

若昭听懂了他的口气和意思,也便不再多言。她能感到丈夫自重逢的那一刻起,流露出的欣然和怜惜,没有任何矫饰的意味。

而皇甫珩,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若昭到底是若昭,心里什么都明白,表现出的却是宁静与温和。这样的妻子,不正是他这般刀口舔血的武将,所需要的吗?

这一刻,他有些庆幸,阿眉,不过是一颗还来不及投入湖水荡起涟漪的石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