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新宋 > 第二十一章云重阴山雪满郊(一之上)

新宋 第二十一章云重阴山雪满郊(一之上)

作者:阿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59 来源:笔趣阁

“林牙果真相信萧大王么?”望着南院大王府的仪驾渐渐消失在帐幕相连的东方,韩拖古烈不由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读者吧 )

话的人是他的心腹,在南枢密院任南院郎君的耶律昭远。二人的关系可以远溯到他担任驻宋正使时,当时耶律昭远在白水潭留学,颇有声名,是韩拖古烈力荐他回国做官。

“我不知道。”韩拖古烈转身望了耶律昭远一眼,

“两害相权取其轻。“卫王……”

“卫王叫人给我带过信。”韩拖古烈挥断耶律昭远,“当年南朝四而楚歌之时,我们都未趁人之危,到了今日,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南朝打仗。我们契丹将来真正的敌人,是境内的阻卜、室韦、女直这些蛮夷。一旦与南朝开战,必然两败俱伤,结果只能给这些蛮夷可乘之机。如今我们有千载难逢的机会……”

“笼络、同化、削弱!”耶律昭远不禁悠然慨叹着,“卫王识度,谋及百年之后,实是我契丹百年不遇的智谋之士。韩拖古烈知道,耶律昭远所说的,正是卫王萧佑丹所定下来的“六字策”。策,借改革科举种种手段,开放政权,将所谓蛮夷部族中的豪杰之士,用官爵、荣誉,加以笼络,使之为契丹所用。第二策,通过扩大宫帐、赐姓等等手段,将一部分对契丹忠诚的蛮夷部族,甚至是汉、奚、渤海人,纳入契丹族之中,从而增强契丹族的人口与实力。萧佑丹甚至曾经谋划要废除现在宫帐部族中尚保存的各部族的族名,将他们统一皆称为契丹。第三策,借宋朝南海封建之势,用武力手段打击不服从的部族,将他们卖给南海诸侯,既能削弱这些蛮夷,更可富实大辽的国库。如此三管齐下,数十年后,契丹将越来越强大,而蛮夷则将越来越削弱。彼消此长,再加上与汉、奚二族的联盟,兼有火炮火器的优势,契丹将彻底消除那些蛮夷的潜在威胁。是时候改变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了。当年,大辽的太祖皇帝,为了赢得汉人的,善用汉人的力量,确立了南北之制,以国俗治契丹,以汉俗治汉人,从而奠定了大辽一百余年的雄图霸业。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善,可以永远不变。制度令,积久必然成弊,除了应时变化,别无他策。建国一百多年后,大辽必须正视自己的新问题。一方面,他们不能在从礼乐、诗书到丝绸、声色这样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南朝文化而前,丧失自我: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想出更好的子,来应对那些野蛮却危险,甚至连文字也没有,但却充满战争潜力的蛮夷。契丹人在前进的道路上,是没有本钱掉以轻心的。否则的话,不仅仅是这百余年的基业,甚至连这个自唐以来威震漠北数百年的种族,也有可能在旦夕间便烟消云散。便一如曾经辉煌强盛的匈奴、鲜卑、突厥……如今已经永远的消失在天地之间1。

这些,是卫王萧佑丹与韩拖古烈们时时刻刻都不敢忘怀的事。韩拖古烈还记得,卫王曾经数次与他谈论匈奴、鲜卑的灭亡。即使在最强盛的时期,契丹人也未能达到匈奴、鲜卑曾经达到的辉煌。所以,他们岂敢不慎惧?契丹人绝不可能再回到森林、草原之中成为蛮夷,但他们也不可能与汉人一样荷锄而耕,甚而在声色犬马之中忘记自己的祖先。当敌人过于强大,而无对抗时,韩拖古烈记得卫王曾经告诉过他的一种谋术:那么最明智的选择莫过于干脆加入敌人!也许,卫王的“六字策”,便是源自这种谋术。只不过卫王反其道而行之他是设让潜在的敌人加入自己,从而消除隐患。谨慎而有计划的将一部分汉人、渤海人与蛮夷部族变成契丹人,不仅能让契丹更加强大,而且能让契丹时刻保持活力,让契丹人时刻不忘记、也不会丧失他们身上的两种特质他们既是一个勇敢善战的种族,拥有令蛮夷敢闻风丧胆的武力:同时,他们也是一个有礼乐诗书,懂得创造,文明程度足与南朝相提并论的种族。

但,想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大辽必须坚持“联夏和宋”之策。“联夏”实际也是为了“和宋”。一个真正强大的西夏,有助于重新恢复辽、宋、夏三国之间的均势,真正抑制日益强大的宋朝的野心。这也是卫王不惜代价要帮助李秉常的原因。而这一切的深谋远略,如今,却都可能毁于一旦。只因为大辽皇帝心中那蠢蠢欲动的野心,以及那位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的北院枢密副使兼西京留守耶律信!

如今但凡提及契丹名将,可以说无人不知耶律信、耶律冲哥―“两耶律”之赫赫威名。实则,身为大辽皇帝的两大爱将之一,耶律信在军中的威名、绩比起如今风头正劲的耶律冲哥还要略有胜之,二人皆以平定耶律乙辛之乱而获重用,但在平乱之中,耶律信不仅战胜过耶律冲哥,名望也比耶律冲哥大得多。而且,耶律信还极得皇帝信任,高丽、河套、西京……当皇帝想要对付他心里真正视为对手的宋朝之时,他首先想到的都是耶律信。在什途上,二大差距更大。如今耶律冲哥的正式官职不过是北院都部署兼总领西北路军事官,而耶律信却已经贵为一镇诸侯,不仅被皇帝寄以西京之地,还让他挂着北院枢密副使的头衔,可以参预中枢机务。然而,不幸的是,如果韩拖古烈想在大辽军中找一个野心勃勃的将领,他不会找到比耶律信有更大野心的人―因为他是中兴诸将中,唯一一位想要继承太宗皇帝2遗志,并且毫不掩饰的人。

他曾经上表献取太原、洛阳之策,数度与皇帝谈论对付宋军的战术,而且,他还是个实干派―他在西京充实府库、训练军队、派遣间谍……除了没有把军队开进宋朝境内,他做了其余一切事情。

耶律信并不是卫王的反对者,五年前,有失势的贵族曾经在他面前说卫王的坏话,结果被他把舌头割了,送给卫王下酒。当卫王在位之时,韩拖古烈相信他甚至不会凯觑北枢密使一职,他会本份的做卫王的下属,他会是大辽最值得倚垂的将军之一!但是,若卫王失势,耶律信转眼之间,就会成为最大的麻烦。他对卫王的尊重,源自于他承认卫王比他更加聪明、强大,并非是他认可卫王的政策与主张。耶律信的为人,绝不会策划或者参预对卫王的阴谋。但是,倘若出现这样的阴谋,他也绝不会去主动帮卫王一把。若卫王失败了,那么,韩拖古烈相信,耶律信将会理所当然的视自己为北枢密使的继任者。虽然,即使是其他大做了北枢密使,也很难能如卫王那样压制住耶律信不惹事生非,但是,若真的令耶律信如愿,那就绝对是一场灾腄耶律信无论品德、智慧、能力、声望、绩、资历……哪一样都要远远胜于萧岚,但越是如此,便越是灾难。他会把萧佑丹、韩拖古烈们所辛苦努力的一切,轻易的毁掉。也许他不会那么天真,真的计划拥簇着大辽皇帝进入汴京,在宣德门前再次登基。但韩占烈相信,耶律信一定会推行他的“弱敌之策”。他会认为互市毫无必要,因为他相信契丹人若有想要之物,可以随时带兵去宋朝搬回来;他会每年派兵往河北、河东路纵掠一番,让宋朝不得不在北方集结大量的兵力,并且让他们的男人为了应付兵役等差使而无好好耕作,最终不得不从东南运粮,从而无止境的消耗着国力:为了牵制宋朝,他也许还会引诱党项人回到东方来收复他们的故土……总而言之,耶律信相信战争能令契丹强大,而将令宋朝削弱。长时期的消耗宋朝,或者会令宋朝屈服:或者会激怒宋朝,从而兴兵北伐,最终被他大败而归:又或者,在这种骚扰战略下,国力疲惫的宋朝总有一天会迎来一场大规模的天灾或。而这就将成为大辽的机会……同样的战争,令契丹强大,令宋朝削弱!这是一种荒唐,但却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想。耶律信当然并不会自大到以为可以凭一战之,灭亡宋朝。但是,借着眼下的矛盾,若他做了北枢密使,他鼓动着皇帝再来一次“檀渊之盟”,并以此坚定皇帝采纳他策略的信心―如果耶律信打算这样做,韩拖古烈绝不会意外。并且,他相信,这正是耶律信正在策划的事情!这也是他不得不选择萧岚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他相信与萧岚有合作基础的重要原因―若萧岚想做北枢密使的话,得到韩拖古烈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若韩拖古烈将萧岚视为敌人,那么耶律信就会渔翁得利。而皇帝一旦采纳了耶律信的策略,没有人知道会不会成,那也就没有人知道耶律信这个北枢密使的位置能坐多久。耶律信固然可能因为失败而失宠,但也可能因为成而更加得宠:时间可能很短,也有可能长得让萧岚失去耐心……所以,别人当北枢密使也罢了,若是耶律信的话,萧岚一定不愿意看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韩拖古烈并不知道萧岚是否值得信任,但耶律信的存在,给了一个他与萧岚结盟的可能。如萧岚这样聪明的人,一定会发觉耶律信对他的威胁―这个时候,萧岚愿意来陪他韩拖古烈下棋喝酒,其中必定也有想试探、拉拢他之心思。“无论如何,我等都要尽力保全卫王的心血!”韩拖古烈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1韩拖古烈显然并不清楚突厥只是西迁,并未消失。

2指辽太宗耶律德光,他曾经攻入后晋都城汴京,并身着汉族皇帝之服饰称帝,并正式改国号为“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