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4362] 第一六七章 带兵

明末国色江山 [4362] 第一六七章 带兵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0:50 来源:笔趣阁

(); 朱道临之所以愿意拿出60万两银子修筑固山城,是因为他从吴景贤送来的密信中,看到了巨大的契机,当初他尝试性地对吴景贤提出这个要求时,并不抱有多大希望,没想到吴景贤竟然办成了。

由此可见,进退维谷的崇祯皇帝已经到了急病乱投医的的地步,看来他已无法重建千疮百孔的政治制度,逐渐失去对军队的控制权,国家财政更是入不敷出,一塌糊涂,连造枪铸炮这等军国大事,只能寄望于各地官员,一句话:连杀人的刀他都欠缺!

有了崇祯皇帝这道重建南京火器厂的圣旨,朱道临多了一层坚固的安全保障,也多了一把杀人的刀!

在朱道临看来,这道谕旨比吴景贤为他求到的南京五军都督府四品指挥佥事还有价值,朱道临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制造自己的武器装备,毫无约束地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做买卖,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远在60万两白银之上。

送走了两位心潮澎湃感恩戴德的东厂千户,朱道临立即派人请来负责紫阳观和虎山庄园安全防卫的五师叔和大总管赵训庭,抛出他酝酿已久的重要计划——组建马车行!

玄方道长和赵训庭并不知道朱道临成立马车行的真正目的,以为上元码头和各大工坊的货物运送需要,兼之紫阳观管辖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虎山庄园三大工坊和紫竹园两大工坊逐渐步入正轨,人员和货物进出日益频繁,总是雇佣其他车行的马车牛车确实不太方便。:嘿||言||格 即可免費無彈窗觀看

因此,玄方道长和赵训庭都觉得有必要成立自己的马车行,虎山庄园的铁器作坊面,就有个生意兴隆的马车分厂,直接调出几十辆马车抽调一批人员即可,只需把消息放出去,十天不到,勤快的商人们就会把一批批驮马送过来贩卖。

由于车马行需要诸多会赶车的车夫,需要胆大心细有些武力的青壮担任护卫,组建并管理马车行的事务自然落到玄方道长肩上。

朱道临再次成功地做了甩手掌柜,吩咐赵训庭从各个工坊调来三十辆大马车,赶往码头里侧那座高墙环绕的2号仓库,把10台水力碾米机运出来,其中2台运到铁器工坊仿造,8台送去给严氏家族的严老爷子,再将10,000套绣像话本500箱雕牌肥皂50大箱剪刀缝衣针小镜子等送去给应大掌柜。

午时刚过,30辆长新式两**马车满载各种货物,浩浩荡荡离开上元码头,驶往南面的金川门。

接到急报的应大掌柜和严义和等人,早已带领一批亲随等在金川门外了。

由于大明朝各地三十税一的商税都被荒废,应昌培吩咐账房先生象征性地交给城门税官一笔入城费,让老管家和严义和带领车队回去,自己登上马车赶往上元码头,看看朱道临这次又运回什么好东西。

朱道临和已晋升水师千户的史青阳在参观军用码头上方的几排营房,应昌培赶到时,朱道临和老史正蹲在一口新井旁低声说话。

看到应昌培风风火火走来,史青阳沮丧不已,无可奈何地掏出一锭1两重的银子交到朱道临手上,转过头对满面春风的应昌培抱怨起来:

“三哥,你来干什么?换个别的什么人来都行,我就不用输给大人1两银子,反而能赚他3两银子,唉!”

应昌培恍然大悟,没好气地笑骂:“竟然拿老哥来打赌,吃饱了撑的?”

朱道临收起银子,指指身后靠山而建的四排高大营房:“帮忙看看,怎么样?”

应昌培打量片刻,进入距离最近的一座营房仔细观察,看完之后连连摇头:“太奢侈了,当兵的住这么好干什么?一屋子高低床三丈长的大书桌这么多方凳成排的柜子等等所用的木料,足够建一座像模像样的房子了,竟然还给每人配备一个大铜盆一个铜口盅,这是来当兵还是来做大爷?”

朱道临听完连解释的兴趣都没有,拉上老史走出营房外。

应昌培意识到自己说得重了些,忘了朱道临也有几年从军经历,连忙哈哈一笑跟出来:“老史这回该满意了吧?只需把你的几十个百户总旗带到这儿来,竖起一杆招兵的大旗,至少有几千人跑来应征,个个哭着喊着要跟你混饭吃。”

史青阳不无遗憾地解释道:“小弟没这福气啊!这座豪华军营,还有北面那座坚固的大炮台,都属于我们朱大人麾的水师上元千户所,小弟半个月内就要带领1,200名新兵蛋子顺流而,到长江口去重建宝山千户所。”

应昌培听了大为惊讶,凝望神色平静的朱道临:“你打算亲自带兵?”

朱道临点点头:“亲自带兵,亲自招兵,魏国公已签文书,上元千户所效法戚家军实行募兵制,因为多了一座炮台,官兵总人数增至1,500人,都督府除了派一位副千户掌管军法之外,所有军官均由我这个署理千户造册上报,所以至少一年之内,上元千户所的官兵都由我亲自带。”

“你疯了?生意不做了?”

应昌培意识脱口而出,说完就后悔乐。

其实如今的生意根本就不需要朱道临亲力亲为,股东们早已接受朱道临那套合理的“股东会”制度,各家股东和派驻总号的人员群策群力,30多位老资格账房花去四十天时间,终于吃透了朱道临从天枢阁带回的那套严谨而精妙的“借贷记账法”,本月初已经开始逐步向各分号推行。

高薪雇佣的“钱庄业五人智囊团”博孚总号大总管总号账房总管各分号总管分号账房主事等“管理人员”和一般伙计,都有严密的规章制度约束,真正做到了“一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股东们只需每月查看报表即可,有问题就开会解决,一切以业绩说话,这才有了博孚钱庄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所以,应昌培说完那句话就知道错了,如今他都不需要为博孚钱庄事必亲恭,何况最大的股东朱道临?

朱道临除了两个月去海外天枢阁进一次货,其他时间可以任意挥霍,想干什么不行?何况有了1,500人的军队,朱道临的地位将会更稳当。

***********

PS:第四更送上!小火求订阅和鼓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