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二四四章 逐一解决

明末国色江山 第二四四章 逐一解决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0:50 来源:笔趣阁

王巡检、周里正等十个脑袋高高挂在侧前方的集市廊檐下,他们的家产已被龙潭营第一营、第二营官兵尽数抄没,他们的家人两百余口连同四名魂飞魄散的巡察御史,统统被水师官兵送上水师战舰,押解到金陵城。…≦。…≦

从两大家族共六座院子里抄没的金银与车马归军队所有,粮食、耕牛、家什、船只、商铺、货物等物资,全都分给受害民众和镇中孤寡,搜出的高利贷借、据账册,均付之一炬,田契、地契将在未来五天内由民众推举的乡老主持分配,大部分民众从中受益,整个镇子如同过节一般欢声四起。

昔日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四千余乡亲看到恶人尽数伏诛,又有小朱道长朱大人长期驻扎的3,000龙潭营将士撑腰,终于能扬眉吐气地抬起了脑袋。

临近黄昏,除留守小北山之外的2,900龙潭营官兵集合于高台之下,感恩戴德的数千乡亲仍不愿离去,数以百计大仇得报的受害乡亲,携家带口,面朝高台,长久跪拜,感激流涕。

官兵们分营背诵完十大军规,高台上的朱道临仍不满意,宣布所有官兵全部再来一次,然后扯开嗓子大声吼起来:

“从头开始,再来一次,我问,弟兄们回答,十大军规第一条”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台下2,900官兵在数千父老乡亲注视下,挺起胸膛大声和应。

朱道临手持宝剑巍然肃立,目光如电,声如洪钟:“第二条”

“令行禁止,精诚团结!”

“第三条”

“买卖公平,敬老爱幼!”

“第四条”

“勤奋努力。自尊自强!”

“第五条”

“刻苦训练,勇敢无畏!”

“第六条”

“行军列阵,严禁喧哗!”

“第七条”

“临阵杀敌,谨遵号令!”

“第八条”

“善待俘虏,爱憎分明!”

“第九条”

“缴获归公,统筹分配!”

“第十条”

“有功必奖。有错必罚!”

龙潭营2,900官兵吼得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整齐的声音传遍四野,远山回荡,周围数千父老乡亲被震得鸦雀无声。

朱道临非常满意,知道十大军规已深刻在了龙潭营弟兄心里,为了加深效果,他再来个充满感染力的总结:

“弟兄们都记住了我军十大军规,这很好!有道是。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作为军人,要言行一致,军纪严明!”

“你们成为军人之前,都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父母、家人和身边父老乡亲有多难,你们身上的军装。盘中的饭菜,手中的武器。都是来之不易的民脂民膏,所以,你们必须善待大明天下所有父老乡亲,善待身边所有兄弟姐妹,时刻牢记自己是个保家卫国的军人!”

“弟兄们,知道我为什么把‘龙潭营’战旗授予你们吗?”

台下官兵有的清楚。有的迷糊,但没有一个敢左顾右盼开口询问,依然笔直肃立,眼望高台。

朱道临抬起右手遥指南面:“从今天起,南面小北山就是龙潭营的驻地。是你们所有人的根基,你们的家人,将来你们娶妻生子繁衍的后代,都将在这片土地上过日子,哪怕你们跟随我南征北战,最后还是要回到这片土地上。”

“因此,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就是你们的亲人,要时刻牢记十大军规,时刻牢记你们是保家卫国的光荣军人,是我朱道临的兄弟和战友!”

“弟兄们,大声告诉我,记住了吗?”

“记住了”

整齐的声音格外洪亮。

朱道临再次举起右手,握成拳头高高举起:“龙潭营,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朱道临满意地化拳为掌,郑重敬了个军礼,台下所有官兵立刻举手回礼,每个人心里都充满骄傲和激动。

直到朱道临走下高台,2,900官兵才把手放下,依然整齐肃立在原地,满怀崇敬地目送朱道临在一群官长的簇拥下,走向西面的龙潭码头。

夜晚九点,饥肠辘辘的朱道临回到虎山正院,进门就喊快弄点儿吃的来。

聚集在正堂商议灾民安置的幕僚班子十余名成员纷纷站起来行礼,朱道临摆摆手示意大家继续,径直返回自己的起居房,脱下满是汗渍的官袍,解下闷热的防刺服,在小影和如烟上来服侍之前脱得个精光,大步进入卧室后方的浴室打开阀门,站在清凉的水幕下惬意冲洗起来。

二十分钟不到,换上清爽便装的朱道临回到正堂,坐到主位上咽下嘴里最后一口肉饼:“今天来了多少灾民?”

首席幕僚叶良辰含笑回答:“12万有余,加上昨天8万余人,20万出头……昨天晚上已把3万余人安置到第一个五里修筑路段,今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把6万多人送到另外四个修筑路段,尚有10万人左右暂时安置在紫阳观前方谷地和马场东面。”

朱道临望向肃立在大门内的亲卫长杨大鼎:“大鼎,你立即通知水师船队,上船的灾民不要再靠泊上元码头,直接送往下游龙潭镇,徐文涛大人和两艘巡逻快船随第一批灾民前往龙潭。”

“遵命!”

杨大鼎跑步出门赶赴码头。

“龙潭那边准备好了?”赵训庭连忙问道。

朱道临点点头:“昨晚天枢阁船队送来139个铁柜子的稻米和海盐,已卸到小北山前方那片宽阔的江滩上,够30万人吃一个月。龙潭营3,000弟兄已控制龙潭方圆20里范围,就等派驻人员运送各种物资过去了。”

众幕僚欣喜不已。

今天一早他们根据朱道临的命令,齐聚码头军用仓库,现场商议大铁柜子、库存工具、农具、帐篷、锅碗瓢盆的分配与运输事宜,亲眼目睹77个颜色各异的大铁柜子被打开,里面满当当全是大麻袋装的白花花稻米。

近万灾民青壮组成的运输队伍搬运大半天,最后统计稻米总数高达300多万斤,被粮食紧缺弄得神经高度紧张的幕僚们终于松口气,没想到朱道临再次弄来139个大铁柜子的粮食和食盐,这下全盘都活了。

朱道临提醒欢呼雀跃的幕僚们:“诸位别高兴得太早,不断涌来的灾民绝对不止50万人,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还需加倍努力!”

“鹏飞兄,估计佛郎机船队三天之内到达,这两天你催促严家和张家把约定的粮食运来,告诉他们,可以折价当成龙潭几个大厂的股份……”

“如果他们两家愿意,还可以供给我们各种耕牛和屠宰的牲口。”

“明白,明天一早我就进城。”

冯升泰心情格外愉快。

朱道临已将天工商贸股份公司的大总管委任状、公司印章、贸易契约副本和甲字仓、乙字仓所有货物清单正式交给他,下去就是他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朱道临望向龙潭建设总负责人朱启能:“岂能大哥,龙潭那边就仰仗你和各级主事了,还有件事需要你多费心,龙潭千户所大营我想从龙潭码头上方换到上游的小北山,再把小北山前方的简易码头扩建为军用码头,水师巡防营和6艘内河战船和4艘内河运输船年底进驻。”

身材高大、四方脸膛的朱启能考虑片刻:“这样也好,扩建后的龙潭码头以后就全部属于民用,计划修建的军营可换成2,000套民居,如此一来,原本紧贴冶炼厂修建的两片工匠住宅区就宽松多了,挺好的,就是增加的军用码头和营房恐怕要增加不少预算。”

“总投入40万两,按照上元水师码头的规模修建,我掏自己腰包。”朱道临非常干脆。

众幕僚哈哈一笑,继续讨论现有灾民的分流问题,一个个困难被提出来,在群策群力和朱道临的大笔资金支持下逐一解决。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