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三七一章 分道扬镳

明末国色江山 第三七一章 分道扬镳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30:50 来源:笔趣阁

“行啊!反正我麾下弟兄很快就要班师回朝,加上今天缴获不少辽东战马,能凑出800匹战马和1,600匹挽马,再多我可就没办法了。”

王来骋的话音落下,朱道临却吓了一大跳,好奇地问道:“你哪儿来这么多马?”

王来骋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告诉朱道临:“中午打开城门没一会儿,登莱巡抚陈大人和山东副总兵丁大人悄悄找到小弟,要求用1,000匹马、3万石粮食和500石盐,交换小弟手上的8,000俘虏,暗示小弟这是朱大人的意思,小弟推脱不过只能答应,弄到最后小弟手上只剩下4,200俘虏。”

“多得老哥你照顾小弟,抢先进城搜刮到80多万两银子和不少刀枪战甲,这辈子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知足了!”

朱道临微微一笑,对这位心胸开朗的武状元非常欣赏:“如果你真想买可以用马拖着走的野炮,我回到江南可以帮你预订,不过要四个月左右才能给你送来,要是愿意我回去就给你办,要是不愿就算了。”

“愿意啊!怎么不愿?多好的野炮!一匹马就能拉着走,比大将军炮轻一半,威力却大一倍不止,傻子才会不愿意,多少银子你说个数,明早小弟给你送来。”王来骋非常高兴,也舍得花钱购买装备。

朱道临笑道:“银子你还是自个儿留着吧,等货到了你再给也不迟。”

王来骋乐呵呵站起来:“好!夜深了,小弟就不打扰你……哦对了!兄长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说不准,估计要先到威海驻扎,等待皇上的谕旨。”朱道临不忍心欺骗这个实诚的兄弟,但也不能说得太直白。

王来骋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小弟明白了,皇上很可能要调兄长的精锐之师到宣大前线去,最次也会调到山西、河南去剿匪,说不定咱们哥儿俩还能再次并肩作战呢!哈哈!好了。明早我让麾下弟兄把马牵过来。”

朱道临把王来骋送到营门外,说了会儿话便相互道别,回到营房坐下没多久,西梅诺和李长隆赶来汇报:

300多根造船木料太过沉重。数千官兵刚刚搭好塔架正在挑灯夜战,估计下半夜才能装完,从河口营寨送过去的400个大木箱,以及其他所有物资均已装载完毕,询问用不用把江南陆师6,000名友军和装备送回金陵?

朱道临亲自泡制两杯热茶。递给两位得力干将,拿出牛肉干和一些小吃放到两人面前:

“不用等江南陆师6,000将士,说不定明天上午魏国公和隆平侯也会乘坐江南水师的战船前往天津,赶赴京城觐见皇帝……他们是代表皇帝坐镇江南的勋贵,难得出来一趟,京城有他们不少亲友,多年不见肯定想念。”

“其次,隆平侯父子估计要把麾下新军带到中都凤阳驻扎,防备西北暴民南下淮北,侵扰皇家陵寝。所以不需要把他们送回金陵。”

西梅诺表示理解,深知其中关系复杂的李长隆频频点头:“既然这样,明天一早我们先行赶赴刘公岛休整,等候将军到来。”

朱道临摆了摆手:“这两天很可能会有大风大浪,你们到达刘公岛汇合后,立即挑选10个大副、10名领航员和300名基础扎实的老兵留下,协助我组建北海舰队,150吨以下的缴获战船和运输船都留下,然后抓紧时间率领所有战舰和运输船返回上元港休整。”

“我会在年底之前赶回去,元旦日正式组建大明帝国海军司令部。全军将士更换新式军装,增加新式装备和战舰,所有军官都将接到新的任命。”

西梅诺和李长隆兴奋不已,直言全体官兵都盼望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朱道临把两位得力干将送到营门外。徐弘基父子和张拱薇父子正好返回,西梅诺和李长隆敬礼问候,随即上马离去。

朱道临则把谈笑风生的两位老帅和几位兄弟迎进木板房中,开始就进京事宜展开讨论,随后各自书写奏章,还要相互对上口径。忙到天亮才算是干完。

徐弘基和张拱薇果然如朱道临推测的那样,借此机会进京面圣,与京中勋贵和离别多年的亲朋故友好好相聚几天。

令朱道临意想不到的是,张拱薇不打算让麾下的留守右卫在登州休整等候,而是决定由几名副将率领,以长途行军的方式开赴南面600公里的徐州驻扎。

朱道临立刻明白张拱薇的目的,当即表示赞同,认为在恶劣的天气下全副武装行军600里,对所有将士都是个难得的磨练机会。

如同唐正林的龙潭军一样,从江南行军上千公里抵达登州后,全军将士方方面面都有巨大进步。

为表示自己的支持,朱道临送给张拱薇父子500匹战马、600匹挽马和300辆满载粮食的马车,把张拱薇父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天色微亮,淡水分舰队和宝山卫所有战舰和运输船悄然离开登州,赶赴威海。

上午八点,朱道临把徐弘基父子和张拱薇父子送到城北码头,代表朱道临进京领赏的吴季诚、姜玉龙、唐正林等六名将领率领百名侍卫,押送二十余名叛军将领和孔有德、耿仲明的脑袋,一同登上江南水师的6艘新式战舰,顺着强劲的东北风驶往天津。

上午十点,驻扎河口营寨的江南陆师留守后卫在朱道临和麾下将士送别下,携带充足的粮草和马匹,浩浩荡荡离开军营,开始艰难而漫长的600公里长途行军。

与此同时,驻扎城西营寨的龙潭军5,800将士也拔营而起,护送117名轻重伤员和42名牺牲将士的遗体,绕过城池向东行进,率先开赴东面140公里的威海卫。

一个小时之后,整装完毕的金州卫5,500将士跟随龙潭军身后默默出发,长长的车队中同样拥有200余名轻重伤员和137具战死将士的遗体。

正午将至,徐文涛率领辎重部队和5,000新兵开进河口营寨,匆匆用过午饭再度出发,驱赶700余辆满载各种物资的马车、2,200多匹战马、驮马和骡子赶赴威海。

朱道临带领亲卫队把两千支燧发枪和大量铅弹和50桶专用火药送到隔壁大营,亲自交到王来骋手上。

王来骋感激不已,一直把朱道临送到城东五里才止步,紧紧拉着朱道临的手频频叹息:

“朱大人和各军主将都不知道兄长要走,还以为兄长过两天才会赶往威海,各军将校还等着轮流宴请兄长顺便谈些生意,没想到兄长说走就走,连喝个痛快的机会都没了,唉!”

“下次吧,有的是机会。”

朱道临说完犹豫来一下:“有句话我一直想说,但又觉得太过唐突,可要是不说,心里又放不下,干脆还是说了吧!”

“要是贤弟被调到山西或者中原各地围剿李闯王、八大王等贼寇,必须小心谨慎,不可追之过急,更不要轻信贼寇所谓的投降或者愿意接受诏安的鬼话,抓住一个杀一个才是最安全的办法,切记!”

王来骋略微惊愕,立刻握紧朱道临的手重重点头:“小弟记住了!前两任登莱巡抚孙元化和谢链,就是因为轻信孔有德和耿仲明的诈降一败涂地的。”

朱道临放心地笑了,拍拍王来骋的胳膊转身上马,毫不留恋地离开登州这个是非之地,也断绝了朱大典、陈应元和各军将校的结交之意。

只需等到皇帝的任命诏令下达,朱道临就能另立山头,与朱大典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忍受任何人的掣肘与算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