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二六〇章 商战前夕

明末国色江山 第二六〇章 商战前夕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02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上午,朱道临到附近商场,为老段家的一群孩子买了两大袋礼物,乘坐出租车返回西郊小仓库。●⌒,

没过多久,段德铭开车到来,朱道临装上礼物锁上仓库大门就往回走。

二人回到家已过正午,段德铭一边劝朱道临喝酒,一边东拉西扯,嘴巴越来越唠叨,酒足饭饱才带朱道临参观设置在西面山洞里的老旧生产车间。

直到这时,朱道临才亲眼看到120多名退休老工人如何用普普通通的车床,熟练地加工出一个个枪机构件,如何用笨重而陈旧的特制镗床和拉床,在二十分钟内同时加工出12根枪管。

回到段德铭的家,朱道临终于有心情喝酒了。

晚宴进行到一半,心怀鬼胎的段德铭就被超水平发挥的朱道临灌醉,第二次滑下椅子就站不起来了。

酒宴至此结束,朱道临和醉醺醺的二哥把段德铭抬上二楼卧室,他仍然喋喋不休地说,先睡会,等下一定要去看看小朱同志到底是怎么运走集装箱的,无耐酒气上头,头重脚软醉眼蒙松,躺下之后再想爬起来就困难。

两辆老掉牙的货车分五次将10个满载集装箱运到小桥北面的荒地上,朱道临这回没有等到半夜,最后一辆破旧的货车和小吊车离开后,他就把10个集装“运走”,然后躺在路边柔软地草地上看星星。

白露季节已过,再有两天就是农历八月初一,高原山区的夜晚逐渐变冷。

朱道临身穿单衣躺在草地上,没有感到半点儿寒意,脑子里想的全是长江口的宝山卫聚集了多少灾民?淡水分舰队是否顺利返回宝山港接走5,000移民?应该在两周前抵达上元港的葡萄牙贸易船队,是否带来自己急需的两艘大货船?上元码头纵深处专用仓库里的货物,是否已经销售完毕?金川门聚集的灾民会不会越来越多?自己此次带回去的巨量粮食,能否对无良粮商和江南世家门阀形成冲击?

子夜刚过,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雨从天而降,上元军港炮台北面靶场上一缕紫光一闪而逝。大雨中的朱道临忙不迭抹去满头满脸的雨水,抬头望天,暗自叫苦,只能悄悄绕过靶场边沿。来到山脚突兀的岩石下躲雨,湿漉漉的休闲运动短袖皱巴巴贴在身上,雨水顺着头顶的长发滑落到发梢,脚下的棕色休闲运动鞋沾满了烂泥和草梗。

好在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凌晨一点过后。天上再次出现若隐若现的星光,秋风阵阵吹来,耳畔全是草木摇曳的沙沙声。

朱道临望着空旷靶场上的一滩滩积水,不得不打消在此卸货的念头,略微整理湿透的衣衫,扎紧两边裤腿,悄悄沿着山边钻入空荡荡的营房后方,冒着被炮台上值夜哨兵发现的危险,前冲几步奋力一跃爬上高高的围墙,迅速落到转眼仓库的院子里面。来到丙字仓大门侧边的砖柱下方取出一串钥匙。

小心盖上石板之后,朱道临径直走向位于仓库正中央的乙字仓,打开门锁轻轻推开沉重的包铁实木大门,侧身进去细细查看,发现宽阔的仓库内部空荡荡一无所有,终于大大松了口气:

葡萄牙贸易船队来了,扫清了他的所有库存,由此推断,此次贸易船队规模不小,按照合约卖给自己的两艘700吨三桅盖伦货船也应该到了!

放下心来的朱道临管不了有谁怀疑天神下凡了。把700吨面粉和1,500吨陈年玉米调出来,空荡荡的仓库瞬间变成满当当的粮仓,除了刻意留下的两条过道已经无处堆放。

朱道临只好出去关上大门,朝存放工具和材料的甲字仓。走出几步忽然停下,转头回到存放军火的丙字仓,把10个沉重的集装箱调到最里侧靠墙位置整齐地摞起来。

10个集装箱里面的7,000支燧发枪、2,100支单发步枪、15,000把枪刺、12,000个配件包、5,000平方米的锁子甲、7台进行修理后至少能用20年的老式机床和诸多刀具,是朱道临最为看重的重要物资。

只需等到冬季,两个型号的蒸汽机到来,两个骑兵营和需要重新组建的亲兵营正式成立。这座仓库里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连同历次带回的机器设备都要分发下去。

朱道临锁上丙字仓大门,把钥匙放回原位,从仓库后方狭小的包铁小门离开院子,顺着山岗下满是积水的崎岖小道绕到宽阔的码头边沿,凭借一排低矮竹子和移栽树木的掩护,贴着高高院墙缓缓走向前方的水师码头。

上元千户所的1,300名水师官兵已被编入淡水舰队,在外执行移民运送任务,6,000名水师新兵被抽调1,000人,加入淡水营驻扎淡水港,剩下的5,000新兵按照朱道临临走前的要求,已经前往城中南大营展开半年训练,留守的水师官兵只剩下200名以老带新的炮兵和7人教官组,剩下10艘80—150吨级帆桨巡逻快船大半调往龙潭营协防,只剩孤零零两艘巡逻快船系在码头上随波摇荡,连个哨兵的影子都没有,反而是南面的民用码头刚刚走过一小队巡逻护卫。

此时的朱道临对上元水师的懒惰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等远处的巡逻小队没了踪影,他立即将剩下的2,400吨陈年玉米调出,整齐堆放在前方湿漉漉的码头上,距离码头北面停泊的两艘巡逻船不到50米。

干完最后一件事情,朱道临毫不留恋地转身走近幽暗的院墙下,顺着隐蔽的山道返回自己的家,边走边推测,明天一早上千码头工人看到如此多的玉米会怎么想?运送各种货物来来往往的船夫、商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大批粮食运抵上元港的消息传播出去?整个金陵城里城外囤积了多少粮食?如果以每袋1两5钱银子的价格,向所有民众敞开销售玉米,将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

一直走到自家大院门口,朱道临仍在沉思之中,晚上睡不踏实的顾大爷已经来到门背,没等朱道临敲门就把门打开:“老朽觉得脚步声熟悉,果然是东家回来了!”

朱道临微微点头:“麻烦你老了,进屋休息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顾大爷连声答应,关上门凝望朱道临不紧不慢登上台阶进入中院大门,情不自禁幽幽一叹:“遇到这样仁义的东家,我这辈子不白活了!”

**************

ps:谢谢77白熊、私lene_song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