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二八三章 亲卫长

明末国色江山 第二八三章 亲卫长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02 来源:笔趣阁

宝山卫城江边的土山上。

徐文爵打断常延竣、张德忠和赵立本三人的胡思乱想:“好了,都别吵了,道临大哥肯定在江湾那边,这家伙从来都是神神秘秘的,别的事情你问他都好说,唯独关于天枢阁的事情,你有再多疑问他也不搭理你。”

“快下去准备吧,估计中午咱们要起航北上,不趁着这两天还有东南风赶快点,北风一到就别想走了!”

常延竣几个立即跟在徐文爵身后一阵小跑,直接穿过破破烂烂的围城,出了南门又得绕过前方已经挖开的一条条宽阔下水道和营房地基,跑到江湾南岸见到朱道临时,一个个已经气喘如牛。

史青阳吩咐亲卫去通知留守官兵牵来马车,为防止贵重的铜料丢失,他不敢调动数以万计的营造工匠和民夫,朱道临两次建议他调用民夫都被他拒绝,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搬到晚上也要由自己麾下弟兄来干,否则如同金子般黄橙橙的铜条被砸去一节找谁去?

看到身边聚集这么多弟兄,朱道临干脆不管史青阳怎么想了,指着前方260个钉封结实的大小木箱吩咐道:

“别的我不管你,今天上午必须把这260个箱子搬到前面两艘战船上,里面全是我辛辛苦苦从天枢阁买回来送进京城的贡品,少一件我就把你老史装进箱子里送给皇上。”

众人哄然大笑,史青阳也乐得不行,笑完立刻和柴呈安一起跑到前头分开堵住路,吩咐陆续赶来的官兵集合排队,先把220个宝贝箱子搬到两艘船上再说。

徐文爵好奇地询问朱道临:“兄长能不能先透露一下,让我们解解馋。箱子里面都有哪些贡品?”

朱道临示意大家一起返回卫城,边走边介绍:“大部分是皇家使用的高级绸缎、天枢阁制造的绣春刀和白砂糖,其他都是些钟表之类的玩意儿,还有一幅天枢阁绘制的《大明帝国疆域图》,比你老爹挂在白虎节堂里面的那幅大一倍。”

“那岂不是三丈长两丈宽啊?我的天哪!有这么大的地图吗?”。徐文爵当即惊叫起来。

众人一阵惊呼,就连他们的老爹也没资格看过被视为皇家机密的大明疆域图。何况这么大一幅。

朱道临却没那么多时间解释,告诉大家等上船之后有的是时间,打开看都行,但现在必须回去准备行装,箱子装上船立即起航。

围城中央的小院里,坐立不安的南京镇守衙门少监赵怀忠终于等到了朱道临,他暗暗顿时松了口气,连声询问朱道临去了哪里?怎么现在才回来?

朱道临只好靠上去低声解释:“还不是为了进贡的铜料?此次买回来不少,其中20万斤是献给皇上的。但要等大船到来才能运到天津港,我们先坐两艘战船走,否则真来不及了,运铜料的两艘大船晚几天北上,回程的时候顺便买回几百匹马。”

“这几个月你一直在大肆买马,恐怕都有两千匹好马了,还不够啊?”身为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的心腹,赵怀忠知道朱道临不少事。

朱道临笑道:“周边马贩子送来的那些马用来拉车还凑合。作战马可就差远了,还得到北方去买些蒙古马回来。否则新军骑兵营得改成步兵营。好了,老哥你也准备准备,260箱贡品正在装船,随便吃餐饭咱们就得走。”

赵怀忠频频点头:“是该启程了,今天九月初二,必须在九月十八之前赶到京城。否则有你受的!”

“忙你的去吧,咱家这边不用你操心,不过咱家要和你坐一条船,路上把进宫的规矩告诉你,你叔叔很不放心啊!”

朱道临点点头走向前堂。心里对吴景贤和金陵勋贵们非常感激。

为了照应自己这次进京面圣,各家勋贵都把长子派来陪伴,看这声势走到哪儿都没人敢怠慢。

吴景贤派出品秩较高的少监赵怀忠全程陪同,用心可谓良苦,无论是进京之后和内廷打交道,还是购买战马皮货等物资,有了赵怀忠的协助能快捷许多。

亲卫长郭中骏和他带来的3名亲卫行李不多,最大的行李是朱道临的妻妾们让他带来的全套三品朝服和防寒大氅,还有朱道临平时喜欢穿的几套**、**,都装在一个精致的皮箱里。

朱道临看过之后心里暖洋洋的,对师弟郭中骏连声致谢。

郭中骏只比朱道临小半个月,他带来的三名亲卫都是朱道临遇刺之后,玄青道长亲自前往茅山祖庭找掌教真人,从年青一代武学弟子中精心挑选的好手。

郭中骏的师傅是年初受祖庭派遣担任紫阳观执事、并坐镇紫竹园医馆的茅山内庭执事玄焘道长。

郭中骏是茅山本地人,六岁就拜入精通医术和武技的玄焘道长门下,经过20年的辛勤修炼,一身武技在800内庭弟子中出类拔萃,特别是他的剑术,已超过上清派中位于前三位的玄玑道长,被赞为“天赋超绝、力大无穷”的朱道临在他剑下也是输多赢少。

醉心武学的郭中骏22岁才出师,接着离开茅山游历三年,这三年他逆江而上,走遍道教兴盛的四川,其间受聘于成都本地商队,随马帮前往西川打箭炉地区呆了大半年,对一直令他满心疑惑的藏传佛教进行过深入了解。

两年后,武功大进的郭中骏离开四川,经剑阁前往终南山继续清修。

随着四川和西北各地农民暴动愈演愈烈,日益成熟的郭中骏对道教的日渐衰落和大明江山的江河日下忧心忡忡,经过反复考虑,他终于离开呆了半年的道教圣地终南山,特意经西安到陕北再东下太原。

一路上郭中骏历经艰险多次死里逃生,于年初回到茅山祖庭,正式获得掌教真人授予的法印和法号。

郭中骏返回茅山之后发现祖庭的气氛与以往大不一样。

随着声名日隆的紫阳观不断壮大,茅山祖庭派往紫阳观各级弟子已达150余人,玄字辈弟子大多担任紫阳观执事和各大殿常驻道长,人数多达12人。

目前这12名阅历深厚、各有其能的玄字辈道长正在集中力量,研究朱道临提供的基督教和佛教发展史,总结茅山上清一派千百年来的得失,苦苦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术业有成的郭中骏反复权衡过后,没有接受掌教真人的优待留在祖庭,毅然前往金陵继续追随受祖庭派遣坐镇紫阳观的恩师玄焘道长,很快被慧眼识人的师兄朱道临请到紫阳武馆担任武学教习。

朱道临遇刺后,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的郭中骏主动请缨,经紫阳观住持道长玄青和他师父玄焘道长同意,如愿加入军籍,当上师兄朱道临的亲卫长。(未完待续。)

第二八三章亲卫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