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三五四章 相互算计

明末国色江山 第三五四章 相互算计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02 来源:笔趣阁

“有段时间,我非常认同天枢阁某些历史学家得出的结论,认为大明帝国没落的根源在于文化传承,在于嘴上高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际上却独霸朝纲党同伐异的儒家文化,这一年多来经过这样那样的波折,我对大明皇帝、大明朝廷和大明官场越来越了解,却也越来越迷糊了……唉!”

朱道临幽幽长叹,深有感触地接着说道:“就拿我们即将面对的登州平叛作战来说吧,玉鸣,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为何近五万军队围困登州三个多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李玉鸣想了想,回答道:“登州城中有三万叛军,兼之登州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哪怕围城的官兵再多一倍,一时半会儿也难破城而入。”

朱道临再问:“如果说在江南水师的协助下,我指挥新军三个卫一天时间拿下登州,你会有什么想法?”

“一天时间拿下登州?这……可能吗?”

李玉鸣不可置信地望着自己的师兄。

朱道临点点头:“完全可以,等水师和新军各部抵达登州,你就能看到我如何在一天之内拿下登州,而且我不需要朱大典指挥的任何军队出手帮忙!”

“我想要你考虑的是,为何四路大军围困登州三个多月仍然拿不下登州,仅仅是因为叛军占据有利地形,各路大军兵力不够吗?”

“三个多月来,近五万大军发起过几次大规模攻城战?”

“不用想了,我告诉你吧,只有两次!上奏朝廷的战报写得激烈无比,天花乱坠,实际上两次进攻都是一触即退,根本没有发生激烈的强攻和登城作战,你不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奇怪吗?”

李玉鸣逐渐明白过来:“师兄是说,各路大军各怀心事,为保存实力都没有尽心尽力攻城?”

朱道临点了点头:“城里三万叛军实力如何谁都清楚。除了叛将孔有德、李九成和后来加入的耿仲明的数千精兵,其他两万多叛军不是乱民,就是山东地面的土匪豪强,哪怕从皮岛逃过来投靠孔有德造反的3,000东江士卒。也是些为填饱肚子的散兵游勇!”

“只要围剿大军采取招抚与讨伐并用之策,分化城中互不统属的各部叛军,然后齐心协力发起攻城,哪怕损失大一些,也能顺利地拿下登州城。”

李玉鸣若有所悟:“难道山东巡抚朱大人和登莱巡抚陈大人看不出各军将领的心思吗?”

“看出又能如何?”

朱道临不屑地说道:“四路大军分别为戴罪立功的山东副总兵丁思侯部7,000余步卒、京营副总兵王来骋部12,000步骑兵、原关宁军参将吴襄部4,500骑兵。以及朱大典亲自率领的20,000卫所军,另有数万负责运送粮草、火炮、火药和立营扎寨的民夫不包括在内,每天人吃马嚼和军饷给养花费数万两银子谁来支付?”

“平时文官们对武将和士卒百般歧视,大肆盘剥,就连从登州运到觉华岛的粮食和武器每次都要漂没三到四成,如今危难时刻没有银子,长期以来饱受欺压的官兵谁愿卖命?”

“打赢了功劳最大的是文官,丢掉性命的是武将士卒,文官们谁愿意多看一眼?谁愿意拿出银子奖赏抚恤?”

李玉鸣终于明白了:“怪不得师兄在即墨抄没数十万石粮草之后,还要大量购买粮食、马料和肉食。原来从未指望能够获得朱大典等人的补给啊!”

朱道临笑道:“明白就好,你不可能在我身边当一辈子亲卫,我也不愿你一辈子呆在我身边,好男儿鹏程万里,迟早你要出去领兵征战,今后不管到哪里,都要牢牢记住:大明文官靠不住,所谓的友军更靠不住,一切都要靠自己!”

“小弟记住了!”李玉鸣重重点头。

######

次日一早,朱道临和麾下精锐再度踏上征程。于下午四点抵达登州西南五里桥大营。

接到急报的山东巡抚朱大典、登莱巡抚陈应元、山东副总兵丁思侯和原关宁军参将吴襄率领数十文武提前来到辕门迎接,远远看到衣甲怪异的千余骑兵缓缓而至,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满腹愕然。

头戴钢盔、身披大氅的朱道临在距离辕门50步翻身下马。身后的郭中骏、李玉鸣和六名亲卫同时下马紧紧跟随,千余精锐却驻马肃立于50步外,没有半点儿下马的意思。

有美髯公之称的朱大典微微发愣,很快露出亲切笑容,大步迎上前去,看到朱道临抢先一步弯腰行礼。立刻上前托住朱道临的双手:“久仰奉国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威风凛凛,不同凡响啊!”

朱道临谦逊地再施一礼:“大人谬赞了!下官率新军1,300骑兵先行赶来,步兵及炮兵各营15,000将士已从即墨出发,五日之内陆续抵达登州,魏国公父子率领的江南水师、隆平侯父子率领的江南新军留守后卫,按计划于十二天前离开金陵,从海路乘船北上登州,最迟将在五日之内同时到来。”

朱大典和所有文武以为只有朱道临率领万余江南新军北上助战,不知道魏国公的江南水师和张拱薇的留守后卫也将北上参战,惊讶之余不禁议论纷纷。

朱大典连忙询问:“朱将军,江南水师来多少条战船?张侯爷麾下的留守后卫有多少将士?”

朱道临如实回答:“此次江南水陆两家北上平叛获得了皇上的许可,水师调动所有35艘战船,其中近半是4,000料以上的运输船,目的是摧毁叛军战船,堵死叛军从海上溃逃的退路。”

“张侯爷率领的江南留守后卫官兵总数约5,600人,所有将士均装备遂发火枪,是我大明军队中首个全部装备火器的精锐部队。”

众文武一片哗然,纷纷感叹这得花费多少银子啊?这样一支从未有过的全火器军队该使用何种阵式?又该如何作战?

最后还是朱大典表现得体,恢弘大气,大赞几句便热情邀请朱道临入营畅谈。

朱道临恭敬致谢,再次向所有文武抱拳施礼,特意看了一眼满脸笑容的老将吴襄身后那位目光炯炯的小将,恳请朱大典和陈应元等人先行,自己落后半步以示尊敬。

朱道临此举立刻获得众人的好感,不少文武官员心里开始嘀咕起来:“眼前的朱道临英武不凡,谦逊大方,并没有传说中的粗痞不堪飞扬跋扈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