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四九七章 齐王之后

明末国色江山 第四九七章 齐王之后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02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在乾清宫与崇祯皇帝连续一夜的恳谈中,朱道临面对内监三位历经五朝的老太监和宗人令的反复劝说,仍然拒绝认祖归宗,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事情,要求禀报父母详细询问了解之后才能作出决定。

崇祯皇帝在无奈之下,不得暂时放弃授予朱道临父子亲王爵位,只授予朱道临镇海伯爵位,以便于他更好地为国效命,但要求朱道临把他父母带回大明,认祖归宗。

朱道临犹豫再三,最终答应了崇祯皇帝和宗人令的要求,决定年底之前把父母从海外天枢阁接过来,但他要求皇上必须答应:如果他的父母不愿意留在大明,希望皇上允许他父母返回海外天枢阁居住,否则他难以从命!

听完宗人府属官的陈述,京城中最为显赫尊贵的八家勋贵一时间感慨万千,对于朱道临的风骨更是钦佩不已,同时也终于明白朱道临之所以送给皇帝一笔巨额白银和紫铜,根本不是文官们推测的所谓买官进爵之资,而是出自于对大明江山的挚爱与忧患,出自于血脉中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约骨肉亲情。

数日之内,朱道临乃齐王之后的消息迅速在京城显贵之中传播。

有人听了惊骇不已,有人则满是怀疑,有人欣喜鼓舞,有人惊恐万状,但更多的人心中升起了期待。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盛,更多的大明百姓得知了这个惊天消息,于是“痛击鞑子取得辽东大捷的东江新军统帅朱道临将军乃齐王后人”的传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向四面八方,就连远在冰天雪地的沈阳城中的黄台吉也被震惊了。

而万众传颂的朱道临。似乎并不知道此事,这个时候他已经回到了金陵北郊的虎山大院,与一群心腹干将秘密召开会议之后,正抱着粉嘟嘟满是奶香的爱子。与一群喜气洋洋的妻妾和云集而来的弟兄们补过新春佳节。

……

……

朱道临并不知道,他这个“齐王后裔”的名分,完全是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和师父玄青道长暗中策动的结果。

更不知道阴差阳错之下,自己早已过世的祖父和如今的父亲的大号,竟与齐王族谱第七代“实”字辈和第八代“堪”字辈相吻合。而自己学龄前确实改过名字,由朱宗盛改为朱道临,竟然暗合了齐王族谱的第九代“宗”字辈。

于是,就有了孤家寡人崇祯皇帝在反复查证和长时间权衡过后,硬着头皮认下他这个富甲天下、而且满腹文韬武略的“朱家血脉”,并赐予他襁褓中的儿子“朱养玑”的大名。

而这“养”字辈便是齐王一脉中第十代嫡系子孙的专用字号,这个辈分可不是第一代齐王或者宗人府制定的,而是朱家王朝的太祖朱元璋亲笔御定的。

回到金陵家中和妻儿共享天伦之乐的朱道临,反复琢磨之后,终于记起只有师父玄青道长和便宜叔叔吴景贤详细询问过自己的家世。知道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的名字,自己小时候也确实叫做朱宗盛,只不过入学前改为朱道临。不过,这并非是祖父的临终嘱托,更没有传说中那样的悲情,而是信奉道教的母亲初通易理之后,觉得朱宗盛这个名字与五行生克,不太相配,于是改为颇有文采的朱道临。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母亲年轻时颇为欣赏著名演员孙道临的结果,却没想到如此一来。竟然阴差阳错地和朱家王朝的齐王嫡系族谱对上了。

其实,究竟是不是齐王之后对于如今的朱道临来说,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他骨子里对朱家王朝没有半点儿好感。哪怕他真是朱家王朝的血脉,也不影响他推翻这个无能无德、拖累整个民族的朝廷的强大决心和必胜信心。

而且朱道临并不觉得所谓的“朱家血脉”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好处,说不定还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从三皇五帝夏商周算到现在,历史上能够改朝换代取而代之的雄主,有谁愿意承受某某前人的余荫?

就是连雄才大略的本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没有攀附过任何名人的任何种姓啊!

可是。这对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崇祯皇帝和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上清教派紫阳观住持玄青道长乃至崂山祖庭,此事却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和极为复杂的盘算,可不管怎么算,朱道临只认准一点,那就是自己的迅速崛起不但影响了历史进程,也影响了无数人乃至整个大明皇朝未来的命运,或许崇祯皇帝最后就用不着在煤山上吊身亡了。

估计正是因为如此,才促使吴景贤和玄青道长耗尽心思,百般投机,最终促使日暮西山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捏着鼻子认下朱道临这个同宗。

朱道临反复思考之后,决定一切顺其自然,不再纠结,与妻儿好友欢度半个月并与晋升紫阳真人的师父、师伯等人数次密谈之后,慷慨委托倍感欣慰的吴景贤,将200万两白银和200万斤库存紫铜一次性送往京城,然后频繁往来于魏国公和隆平候等勋贵府邸,不停视察军营和麾下各大企业,把全副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之中。

就在朱道临以“奉旨征询父母意见”为由,返回海外天枢阁的第二天,由四海商行五艘特制散装大海船运送的2,000匹朝鲜战马送到了福建泉州港。

郑氏家族大喜之下,立刻随船赶赴淡水港,将300万两白银的定金存入到四海银行淡水分行,并与皇帝亲自任命的首任瀛洲知府汪照寰和同知魏玉瑛等官员正式展开会面。

几乎在同一时刻,身负重任的萨懿德以大明帝国海防总督朱道临伯爵的全权代表身份,乘坐一艘不起眼的远洋货船,秘密抵达巴达维亚,与荷兰殖民总督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会聚一堂,就如何处置热兰遮城一战中被俘的三千余名俘虏、以及双方利益范围的划分和可能的深入交往与合作等事宜,举行谈判。

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