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三一四章 面子问题

明末国色江山 第三一四章 面子问题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6 来源:笔趣阁

江南水师洗劫“万兴昌”骡马行的消息转眼传遍整个通州。

无数军民惊愕之后,不由得为江南水师的举动大声喝彩,素来依仗官场势力欺行霸市的“万兴昌”,瞬间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笑柄,数十年来建立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

朱道临率领的江南水师早已满载骏马,扬帆南去,极度震惊的通州县衙、通州守备府和仓场衙门,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不约而同派出信使奔赴京城告状。

通州距离京城42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快马跑完通常需要两个小时,可信使从朝阳门或者东便门进城之后不能纵马奔驰,能在一个小时内把信送到主管官员手里便算是快的。

等到刑部、户部和兵部派出各自的巡按御史赶到金銮殿告状时,时间已近正午,与文臣们磨了一上午嘴皮子的崇祯皇帝差点儿宣布散朝了。

三名年轻的御史跪在大殿中央,无比愤恨地慷慨陈词,要求皇帝严惩目无法纪、纵兵劫掠的朱道临,然后继续跪拜在地,似乎皇帝不下旨严惩朱道临他们就不起来。

肃立在东边的文臣们群情激奋,同仇敌忾,西边的勋贵和武官们面面相觑,惊愕不已,没人相信富可敌国的朱道临干出这种事。

崇祯皇帝匆匆看完三份内容一样的弹劾奏折,满脸疑惑地望着丹陛之下匍匐不起的三位御史:

“诸位爱卿是否弄错了?”

“朱道临将军比朕还要富裕,而且我听说他治军严苛,军法如山,麾下军队素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怎么会干出抢马的勾当?”

“朕看了三位爱卿的弹劾奏折,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到底是风闻奏报,还是业已查实,确有其事?”

三位年轻的御史一听。顿时傻眼了。

两旁的文武大臣也无奈地闭上了嘴,不管崇祯皇帝是否袒护朱道临,但话说得中正平和,理由也非常充分。意思相当地清楚明白:要弹劾朱道临可以,你得拿出切实的证据来。

要拿出切实的证据,就必须由兵部和刑部派人前往通州查证,而且要有当事双方的控辩和相应的证言证词,可罪魁祸首朱道临早已率领江南水师离开通州。扬帆南下。

如今正是北风呼啸的季节,南下行船的速度比起平常来快上一倍,哪怕骑上千里马也追不上。

最后还是首辅大人周延儒站出来,请求由兵部和刑部联合派人彻查此事,定要严明法纪,决不姑息养奸,崇祯皇帝当即答应下来。

散朝之后,回到御书房里的崇祯皇帝怎么也想不明白,朱道临富可敌国,练兵有方且军法严苛。手里大把银子,怎么可能纵兵抢马,玷污自己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好名声?

还是王承恩比较了解朱道临,悄悄对崇祯帝说恐怕这件事是真的,估计是有人得罪了朱道临,这家伙不在乎钱,却很在乎面子,一年来江南发生的系列大事不都是这样吗?

崇祯皇帝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吩咐王承恩交代曹化淳的东厂查一查,然后就不再理会这事儿。

眼下席卷山西的叛乱愈演愈烈。数十万暴民随时会越过太行,涌入直隶地面,若是北面的满清鞑子乘机南下,两面受敌之下就大祸临头了。

在如此危机的关头。朱道临抢走区区几百匹马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崇祯皇帝吩咐完毕转眼就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经过九天顺风顺水的航行,朱道临率领船队回到久别的金陵城北上元港。

在码头上与闻讯赶来的大总管赵训庭、商贸总管冯升泰等人开完碰头会,朱道临便将所有军务交给副手徐文涛处理,独自带领四名亲卫进入**库区中的丙字仓,打开装满5,000平方米锁子甲和十几套专用工具的几个集装箱。吩咐郭中骏负责率领亲卫队运到皮具工坊,按照以前的设计式样,抓紧时间批量制造步骑兵锁子甲。

朱道临随后赶到紫阳观,向师傅请安,约定好三天后大家碰头开个会,便匆匆返回家中,与爱妻小妾们腻在一起,整整两天两夜不出门,也不许任何人打扰,期间分别给叔叔吴景贤、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和忻城伯赵之龙几个勋贵送去几封长信。

第三天上午,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脚步有点儿打飘的朱道临终于走出家门,在一群红光满面、娇艳欲滴的妻妾送别下,骑上高高扬起脑袋的大白马,带上毛色亮泽兴奋得前跳后跑的爱犬木兰,在数名亲卫陪伴下赶赴东面紫阳观,拜见师父玄青道长和几位师叔、师伯,汇报自己入京面圣的经过,最后将年底北上平叛的计划全盘告知。

听完朱道临的汇报,几位道长神色迅速变得凝重起来,大师伯玄岳不无担忧地说道:

“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最迟十一月下旬你要率部北上,算起来只有两个月备战时间……”

“眼下,宝山港和淡水港的修建正如火如荼,龙潭新区的修建也到了最为关键时刻,八卦洲上十几万军民在日夜劳作,与此同时你还要练兵,要补充武器,准备远征的粮草,摊子太大千头万绪啊!”

“你想好如何应对没有?”

朱道临恭敬地回答:“基本上心里有底了,八卦洲的建设按照目前的规模进行即可,龙潭新区已经走上正轨,围绕龙潭北山大营修建的军用码头、军械厂、木器厂、皮具厂和供工匠孩子念书的北山书院已经落成,虎山庄园几个作坊很快便能迁过去、”

“唯一麻烦的是,虽然固山铁城的火药厂已经顺利投产,且产量和质量都算是不错,但是弹药厂根本无法制造我急需的铜底纸壳弹,所以我需要尽快向天枢阁购买!”

“其次是此次龙潭营5,200官兵需要率先北上,开到胶州湾浮山千户所展开战前适应性训练,此事需要我亲自负责,所以我留在家里的时间不多。”

几位道长面面相觑,没料到朱道临抽调的第一支军队不是人强马壮的江南新军,而是装备和训练都不起眼的龙潭营。

***********

ps:求下订阅和免费的推荐票,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