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四一四章 深层合作

明末国色江山 第四一四章 深层合作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56 来源:笔趣阁

位于台北县城东郊8公里的水泥厂,刚刚进行了地基平整,设备和厂房都还没有影子。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房子都是用石灰、粘土和米浆搅拌的老办法进行修建,楼板是就近砍伐的木料,想要水泥至少要等到年底之后,钢筋干脆想都不要想,五年内除了枪炮厂和造船厂的铸造车间和零部件加工车间之外,整个瀛洲都不会有钢铁厂。

视察完两个营区和一座大型堡垒,太阳已经升上中天,朱道临刚要提议就在军营里用餐,汪照寰先一步发出邀请:

“午饭时间到了,大家一起去海员俱乐部门口新开张的望海酒楼尝个新鲜吧……你们放心,不会动用公款,我私人请客,哈哈!”

众人连声喝彩,纷纷向江照寰致谢。

朱道临听了微微一笑,也不矫情,爽快地和大家一同离开军营,穿过南炮台后方平坦宽阔的三合土路面,穿过海军营区与民用码头之间的高大围墙下方守卫森严的侧门,进入宽阔平坦的四号码头。

坐落在四号码头上方百米处的大片建筑群,便是大明天下第一个专为各国海员和商人开设的海员俱乐部。

海员俱乐部的大门同样是一座高大气派的重檐式门楼。

大门右侧靠近军事区高大围墙的三层骑楼,是新成立的港口巡警局所在,大门外的柱子上已经挂上了醒目的白底黑字大牌匾,上书“大明瀛洲府淡水港巡警局”,两名身穿黑色作训服的年轻巡警,笔直地站在大门两侧,身上的披挂竟然和新军官兵一模一样,肩上各背一支上了刺刀的燧发枪。

牌楼左边的三层骑楼前方,停有不少马车,身穿各种服装的客人络绎不绝,其中还有几个发型极为怪异的日本人。

酒楼高层的阳台外侧,伸出两根长长的竹竿。竹竿前端坠下两面白底红边的旗幡,上书“望海酒楼”和一个大大的“酒”字。

眼前的景象令朱道临非常的意外,再望向前方码头,发现二号码头的泊位上多出了数十艘大小货船。虽然没有看到有什么货物卸下,但朱道临还是为商人门敏感的嗅觉感慨不已,对淡水港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海员俱乐部办公楼侧后方的安静小院里,萨懿德和随从们用过午饭,示意肃立一旁的三名年轻侍者收拾桌子。进入楼梯拐角下的盥洗室洗簌一番,小心关上瓷盆上方的黄铜水龙头时,禁不住微微感叹。

抬起头时,晃眼看到镶嵌在墙上的四方镜子,萨懿德不由得再次发出一声感叹,呆呆凝望着镜子里自己的面容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扔下毛巾,默默走出宽阔明亮的盥洗室,回到客厅,坐下喝茶。

虽然淡水港距离泉州并没有多远。但萨懿德和他的随从却是首次来到这个传说中瘴气弥漫、蛇蝎出没的方外之地,但其后的所见所闻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淡水港宏大的规模、先进的设施和新颖的布局,令萨懿德和随从们深感震撼。

石基码头坚固平坦的水泥地面、数十根硕大的铸铁桩子、比上元港那些吊塔还要高大复杂的钢铁吊塔、宽阔厚实的仓库群、意料之外的大型交易市场,码头两侧依山而建的雄伟炮台和巍然耸立的大型防御堡垒,所有的一切无不显示出令人折服的澎湃气势。

就连这座精致安谧的小院子中的自来水、盥洗室和两层小楼,也让富可敌国的萨懿德啧啧称叹,心中激荡不已。

萨懿德直到此时仍然弄不清楚,朱道临究竟是用了什么魔法,才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创造出淡水港这个奇迹来?

“老爷。朱将军到访!”哈桑兴冲冲地跨入客厅。

沉思中的萨懿德霍然站起,连声道:“好、好!快吩咐下人准备好茶水。”

萨懿德大步走出客厅,看到朱道临和冯升泰两人站在院门口,面向院子里两棵移栽来的樟树。正在低声交谈,立即哈哈一笑抱拳迎上:“刚才我还寻思将军何时到来,没想到转眼就到了,哈哈!”

朱道临和冯升泰上前见礼,在萨懿德的热情陪伴下进入客厅,朱道临略微打量了一下客厅的陈设、光滑的水磨砖地板和墙上清雅的字画。颇为意外地说道:

“院子和楼房的建造粗糙了些,但内部陈设却不错,一点儿也看不出暴发户的味道,比起我预想的还要好一些……你们不知道,之前我还担心工匠们弄成江南地主老财家里的式样呢。”

众人听得有趣,禁不住咧嘴直乐。

萨懿德笑完,故意责怪道:“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就是规矩有点儿太多了,早晨起来我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可走到南北两面和东面三个出入口,都被那里值守的官兵给挡了回来,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出港区,最后只能扫兴而归了。”

朱道临向送上香茶的哈桑说了声谢谢,端起茶杯耐心解释道:“根据军政、民政两个部门共同制定的港区管理条令,除了港口这片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外,外来人员不允许进入其他区域,这也是修建海员俱乐部和大型交易市场的原因。”

“这样吧,回头我请求汪先生给你两块长期有效的通行牌,有了通行牌,你就是走到淡水河上游去都没有任何问题。”

“竟然如此严格?”

萨懿德听了非常震惊,之前他还以为这是临时措施,等到港口后方的城镇建好之后就会开放。

朱道临并没有瞒他:“距离河口3公里的淡水河南岸,是新建的造船厂,港区后面正在修建的大片厂房,是能容纳6,000名织工和300户工匠的大型纺织厂,很快就会运来几千台大型纺织机和缝制船帆、被服的先进机器。”

“沿着造船厂往里走5公里,是建设中的军队枪炮厂和弹药厂所在地,你说我能让外人随便进去看吗?”

萨懿德愣了好一会,终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看来你真是要把瀛洲建成天下闻名的制造工坊啊!”

“正好今天将军在,请给个准话吧,能不能把纺织厂的股份让给我一些?”

朱道临和冯升泰面面相觑,发现自己忘了把这个值得信任的大金主考虑进来。根据年初修订的《瀛洲府五年发展纲要》,除了军工厂和矿山之外的所有行业,都允许外来投资,萨懿德自然也不会例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