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四百二十六章存亡

朕法 第四百二十六章存亡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18 来源:笔趣阁

贞元四年,秋。

大汉在灭赵之后,迅速发起了对蜀国的吞并之战。

南川地区的汉军统帅陈寻,派杨明率军五万,发起对易城的猛攻,按照陈寻的计划,要在明年底前,大军兵临天府城下。

鱼腹地区的汉军都督韩翼,则派倪俊带兵五万,突袭夔门,王秦伐蜀的主要方略,前期以易城为主,进攻夔门只是对刘焌进行掣肘,况且夔门易守难攻,若是一味猛攻,汉军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待易城拿下,蜀国两川震动,刘焌将兵力抽调于西川抵御陈寻之时,再由韩翼猛攻夔门。

既然前期进攻夔门以虚张声势为主,所以韩翼的突袭,并没有太隐秘,而是故意引起蜀军的注意,待大军来到夔门城下时,蜀军早就有了戒备,并且刘焌将东川各地的兵力全都抽调至了夔门。

夔门守将程申,刘焌新提拔的将领,从军十余年,战功彪炳,只因性格刚直,不擅长结交逢迎,因此得罪了权臣和小人,所以一直都只能在基层浮沉,刘焌发现了他,并对他委以重任。

士为知己者死,程申感念刘焌的知遇之恩,发誓愿以死捍卫夔门,与夔门共存亡。

得到程申的军令状,刘焌心中大定,虽然他并不怎么相信程申能挡住汉军的锋芒,但能拖一段时间算一段时间。

易城的黎煌和丁宁,早就对汉军的进攻设置了一连套预警。

在杨明还没杀到易城时,易城的守军就准备好了防御。

城中储存的滚木、金汁、箭矢等防御物品,几乎塞满了易城,而城中的百姓,早在一年前就被迁往了别处,避免战事发生时,引起骚乱而导致蜀军受到影响。

即便黎煌、丁宁做了所有该做的准备,但当汉军进攻易城时,蜀军还是陷入了巨大的惊慌之中。

五万汉军,对易城的三面采取佯攻,重点进攻其南门。

黎煌和丁宁起先以为杨明出现的地方将是汉军的进攻重点。

但这一次,陈寻模拟过无数次的进攻方案,所以,让杨明于北门佯攻,吸引黎煌、丁宁的注意力。

挑选精兵,重点进攻南门。

战事爆发,小小的易城陷入了汪洋人海之中,漫天的箭矢,不断收割着两军将士的生命。

汉军准备了五十辆临冲战车,它们像是噬人的洪荒猛兽,向易城刺出獠牙。

蜀军见过临冲战车,但没有见过这么庞大的,几乎在见到的那一刻,就被吓懵了。

汉军的临冲战车,大多都是从武军手中抢来的,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

为了运来这些临冲战车,汉军耗费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就是为了在攻打蜀国时,发挥一定的杀伤力。

南门告急,黎煌、丁宁大惊失色,他们这才明白,原来杨明是故意在北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汉军真正要进攻的是南门。

“各部立即抽调人手支援南门!”

黎煌一边下令,一边亲自赶向南门坐镇。

丁宁见易城岌岌可危,心中懊恼不已,他们准备了这么久,竟然一战就被汉军打的晕头转向,两军的实力对比,相差太远,已经坏在了根上,无论做什么都补救不了。

他应该及早动身离开这里,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担惊受怕了。

黎煌到了南门,率部死战数个时辰,才压住了汉军的攻势,保住了南门。

这一战,整整打了一天一夜,杨明才下令撤军。

第一次进攻,汉军只是小试牛刀,待陈寻率大军抵达,到时,汉军将以车轮战的形式,全天不间断的对易城进攻强攻,不破易城决不罢休。

黎煌、丁宁等人回到守将府,众人除了疲惫、负伤,而且心有余悸。

第一天就被汉军打的这么惨,若是汉军再来几次,他们又能撑多久?

刘焌从天府动身离开,西川的兵力全都集结在了一起,总共十二万,由他统领,前往易城。

事关蜀国国运的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他必须全力以赴,胜则苟延残喘,败则宗庙不存。

两川的青壮,全都被征调入伍,一切劳作生产由女人、老人从事。

国家生死存亡,人人有责,这是刘焌对蜀国人喊出的口号,他以身作则,希望能激发国人的爱国之心,与他并肩作战,抗击侵略者。

然而,他忘了,先对大汉发起挑衅的是他蜀国。

这个世界,弱受强势,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欺负别人。

卑微的乞求,装可怜,博同情,是没有用的。

杨明只歇了一天,便又发起了对易城的猛攻,这一次,他跑到了南门佯攻。

黎煌、丁宁摸不准汉军的主攻方向,只能一面防备杨明,一面准备一支预备队,随时救援。

这一次,汉军的进攻重点放在了东门。

大战过去了一个时辰,东门就扛不住了,黎煌急忙命预备队支援东门,然而汉军的攻势太猛,最后还是得由他亲往坐镇。

随着汉军的撤去,黎煌等人才算松了口气。

丁宁对黎煌道“杨明这是在故意欺诈我们,连续两次,他所在的方位,都不是进攻重点,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摸不清他们的进攻重点,我若是猜的没错,下一次,或者下下一次,杨明就会带兵发起重点进攻。”

黎煌沉默不语,汉军的意图,他还能看不出来?

只是猜不准而已。

丁宁说的,跟废话没有区别。

“陛下的大军到了哪里?”

黎煌问道。

“刚从天府出发,预计还要半个月。”

丁宁回答道。

“那陈寻的军队呢?”

黎煌问道。

丁宁道“七八天怕就要到了。”

“……我们可能撑不到陛下的到来了。”

黎煌叹息道。

丁宁道“易城一破,我们就只能向天府方向而退,这一路过去,只有潜城还算有些地利可守,我们该早做打算。”

黎煌赞同的点点头,忽然看向丁宁道“当年你辅助朱繇,可是篡夺了旧楚河山,世人称你谋略无双,怎么如今就想不出破汉之策?你是不是藏着掖着不肯献计?”

黎煌的话说的丁宁老脸一红,蜀弱汉强,从根本上就没有决胜的条件,他能有什么办法?

况且汉军的统帅、谋士,都不是等闲之辈,他的那些谋略,压根就忽悠不了他们。

他,丁宁,曾经朱繇身边的顶级谋士,大梁丞相,对此也很憋屈。

见丁宁低下头,黎煌冷哼一声,这个没用的家伙,除了会说风凉话,真是毫无作用。

不过,早早准备退路,这个建议还是不错的。

于是,黎煌暗中抽调兵力出城,往潜城加固城防。

这个消息被正在赶来的刘焌知晓了,差点没把刘焌给气死。

仗还在打,胜负尚未分出,身为守将的黎煌就开始谋划退路了。

这不是说明他黎煌,根本就没有信心守住易城。

守将尚且如此,将士们又会怎样想?

那和汉军的这仗还怎么打?

刘焌命人赶去易城,斥责黎煌此举是扰乱军心。

黎煌被训斥的一脸委屈,解释道安排退路是丁宁的意思,并且加固潜城是在秘密进行,易城的守军是不知情的。

这个解释并不能让刘焌满意,打仗是玩命的,一旦怂了,就等于输了。

丁宁又一次成了黎煌的挡箭牌,这让丁宁是有苦说不出,建议是他提出的没错,但要不要执行,还得取决于黎煌。

蜀国是不能再留了,否则迟早被黎煌坑死。

两年前,丁宁就想逃走,之所以一直待到现在,主要还是因为刘焌安排保护他的人对他保护的太好了,让他没有机会溜走。

现在战事紧张,而且又过去了两年,刘焌对丁宁的看管也有了松懈。

这让丁宁又有了蠢蠢欲逃的心。

放眼天下,逃去哪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丁宁暗暗思考,认为魏国不会是大汉的对手,这天下,只有沙罗,才有对抗大汉的实力。

沙罗的女皇奥莉帕拉和她的弟弟普特苏玛,都对中原文化十分崇拜,也很重用中原人士,他若是去了沙罗,说不定能有一席之地,毕竟他也曾是做过丞相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