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十七章借粮

朕法 第十七章借粮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3:32:11 来源:笔趣阁

赵国四十万骑兵军团的最高统帅,如今由聂家嫡子聂正邦担任,庞大的骑兵军团在赵国人眼里,俨然成了聂家的私家军,各大骑将、谋士、主簿等官职,皆由聂家的嫡系心腹任职。

因此,原本在赵国皇室眼里的荣耀军团,也由此成了皇室的心腹大患。

聂正邦接棒聂来安的统帅一职已有十年,在此期间,继续打击云国,欲完成聂来安的未竟之志,心里更想超越其父,成为赵国人眼里的名将。

可惜,聂正邦虽然继承了聂来安的政治遗产,却没有学会其父的军事本领,虽然在对云国的战争中占据上风,却都只是小胜,不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更无法彻底毁灭云国。

前不久,云国皇帝考虑到国内经济环境萧条,反对势力蠢蠢欲动等等因素,于是主动向赵国求和,并提出联姻的请求。

让赵国皇室集体气愤抓狂的是,云国皇帝请求的联姻对象,竟然是聂正邦。

云国皇帝要将公主许配给聂正邦,而不是赵国皇室的子弟。

这岂不是说,聂正邦才是赵国的实际统治者。

换成别人,但凡有点政治情商的,都会拒绝云国皇帝的联姻请求,胆子小点的,怕是还会跑到宫里磕头请罪。

但聂正邦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大大咧咧的接受了。

如此一来,聂正邦在名义上就成了云国的驸马爷,如果继续攻打云国,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赚取更大的政治资本,聂正邦向皇帝上书,调动军队南下,趁楚国衰弱之际,并吞楚国。

赵国皇帝畏惧聂正邦的权势,不敢驳回聂正邦的请求,只得同意。

距河州二百里,高城县。

黄华押解着三千卸甲的民夫刚到此地,便碰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暴雨。

官道泥泞难行不说,所带的粮草也快没了,而且发霉腐烂。

黄华看着手下的一百个士兵,个个愁眉苦脸,满腹牢骚。

三千民夫就更不用说,早就一肚子怨气和怒火。

“百夫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们只有三天的口粮,后续的粮草根本接不上,如此下去,三天后,肯定是要暴乱的。”

一名十夫长忧心忡忡的对黄华说道。

“事情的严重性我当然知道,如今暴雨连连,官道难行,我们已经连续几天都没有行进了,所以,我想进城,一来避雨,大家也好休息,二来在城内也可以得到补给。”

黄华思索道。

“我们没有军令,是不能随意进城的。”十夫长道。

“如果冒然进城,是会被视为违抗军令,形同造反。”

“百夫长,咱们还是不要进城,只派人进城求高城县县令拨一批粮草给咱们度过难关,日子虽然难挨一点,总好过日后被清算的好。”

黄华叹了口气,点点头,“我听说陛下已经下令,命大都督回京述职,大都督之位由杨洪暂代,俗话说的一点没错,狡兔死,走狗烹,大都督一心为国,却总是不被陛下信任。”

“忠臣良将没有好下场,奸诈小人却能步步高升,好好一个国家被搅和的乌烟瘴气,真是苍天无眼啊。”

“这样的话,以后还是少说吧。”

黄华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十夫长。

“选几个机灵一点的,随我一起进城。”

黄华思索再三,决定不能率众进城,但粮草是眼下的大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唯一的方法就是找高城县借粮。

这件事,还是得由他亲自出马才行。

十夫长立刻在士兵中选了三人,其中就有王秦。

王秦平日里虽然沉默寡言,但言行举止有章有法,年龄不大,但毅力惊人,那些老**子个个叫苦连天,唯独王秦没有怨言。

王秦戴上斗笠,跟在黄华身后,亦步亦趋,朝着高城县走去。

转头一瞥,那是一处平地,三千一百人全挤在一起,临时搭建的帐篷破破烂烂,没有一个人浑身不是湿透的。

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连落汤鸡都不如。

高城县,因为大批的民夫不断被押解路过此地,有一些人受不了苦,便趁着暴雨黑夜,偷偷的溜走,身无分文的他们,想要回家的盘缠,就得偷鸡摸狗,作奸犯科。

于是,高城县的治安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维护秩序,高城县县令刘波下令封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当守城的百夫长见到几个将士模样的人来到城下时,立即问道:“县令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请回禀县令大人,某乃是百夫长黄华,押解民夫赶往河州,路经高城县,粮草短缺,恳请县令大人慷慨,拨一批粮草应急。”

“待日后某回到军中,一定向大将军汇报此事,数倍奉还。”

“借粮?”

守城的百夫长很是诧异,“怎么又有人前来借粮,这已经是这两天以来的第四批。”

黄华、王秦听到此话后,都在心中一惊,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暗含着巨大的危机。

两百万民夫的粮草供给,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带来天大的后果。

难道朝廷方面一点准备都没有?

还是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两百万民夫的生存问题?

但愿这只是因为天气的影响,使粮草辎重延缓。

黄华心中这般想到。

“还请县令大人借粮。”

黄华又道。

“不借!”

城头上,百夫长断然回道。

“……”

黄华皱了皱眉头,还想说话。

守城的百夫长又道:“第一次时,县令大人已经借粮,第二次,县令大人又借了粮,第三次时,已经无粮可借,你们是第四批,更是没有粮借。”

“哪怕只借三千石,不,两千石都可以!还请兄弟向县令大人……”

黄华抱拳哀求。

“一石都没有。”

“你们快走吧。”

“此地向西五十里,还有一座县城,你们不如去哪里碰碰运气。”

黄华道:“这么大的暴雨,就是前进一里都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是五十里,再说了,远水救不了近渴。”

“……”

城头上的百夫长失去了耐心,不在理会黄华。

“娘希匹的,你聋了吗?老子再和你说话,听见了吗?”

黄华见没人答话,原本和和气气的他,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他娘的,老子早晚掀翻了你们这座城!”

“你再说一句!”

城头上,一个文官模样的人出现,大声呵斥道。

“你知不知道,就凭你刚才说的这句话,等同于谋反,凭此我便可以斩了你,我念你无心之过,不予追究,速速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