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两百七十三章伐汉

朕法 第两百七十三章伐汉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3:32:11 来源:笔趣阁

蜀国,西川,天府。

蜀国朝廷近日因是否出兵消灭王秦而争议不断,此事令蜀国皇帝刘鼎头痛欲裂。

三朝元老黎辉,联同军中将领,上书刘鼎,请求发兵汉境,趁王秦尚未完全做大之际,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关于王秦十年休养,十年备战,二十年后发起吞并天下之战的想法,不知被何人传出,事情流传至各国,对各国朝廷皆有极大的触动。

魏国驸马成水华,对此不屑一顾,他认为王秦是坐井观天,异想天开,此时的魏国,有近百年底蕴,各军总兵力多达百万,投鞭可断流,是七国之中的霸主,而王秦是谁?

不过是在一片废墟瓦砾中爬起的伪王,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人没人,各国都不承认他的nn,这样的人,谈何吞并天下!

但是蜀国人就不这样想了,尤其是年迈的黎辉,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替蜀国征战几十年,实在不愿看到自己百年之后,蜀国被汉军所侵。

蜀国地理位置是七国中最狭隘的,三川之地,北有强魏虎视,西有沙罗狼顾,只有东面有发展空间。

黎辉等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等旧楚衰败,以为可以率蜀军灭旧楚,拓展蜀国山河,偏偏有个朱繇起死回生,打的他老泪纵横,夜不能寐。

如今朱繇死了,又出了个王秦,比朱繇更有野心,且雄才大略,打的自诩天下无敌的武国颜面尽失。

这样的人,太可怕了,给他二十年时间,蜀国肯定第一个遭殃。

其实早在武国大举入侵伪梁时,黎辉就多次谏言,希望刘鼎能派使者与武国结盟,夹击伪梁,共分伪梁江山。

可惜刘鼎没有魄力,他想坐山观虎斗,等朱繇同武国拼个两败俱伤再出手,这一等,机会就白白溜走了。

再后来,刘鼎干脆扶持马少明,作为蜀国的战略延伸,如此既能不损自身实力,又能为以后发展提供可塑性。

几次错失良机,对于蜀国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刘鼎鼠目寸光,满朝文武,大多趋炎附势,刘氏社稷,安能长治久安?

黎辉不想再等了,他老了,没有时间了,如果这次不能劝说刘鼎发兵,替蜀国重创王秦,谋求一线发展的可能,蜀国的未来就渺茫了。

因为这些年,黎辉一直在寻找和培养接班人,希望能在他死后,肩负起蜀事重任,不求替蜀国开疆拓土,但求能保家卫国。

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人才匮乏,同样是蜀国当前面临的困境。

黎辉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谋士胡旺和猛将刘忠,都不能独挡一面,而黎辉最看好的青年将领是刘鼎的幼弟刘焌,刘焌幼时被先帝送去魏国为质子,曾在成水华身边待过数年,成水华的兵法韬略,他颇有了解,后来解除质子身份,刘焌开始周游列国,拜访各国名士,诸子百家涉猎极广,回国后就被先帝委以重任,只率三千兵就将南川夷族之乱平定,一时间名声大噪。

黎辉很想将刘焌培养成蜀国未来的军事核心,可是在先帝死后,刘鼎继位,对刘焌多有芥蒂,担心他手握重兵后,会对自己皇位不利,于是封了他一个巴王,不再让其参与朝廷事务。

刘焌从小就在魏国,亲眼目睹魏国的宫廷政变,自然清楚刘鼎的心思,索性纵情声色,从此不问世事。

丞相黄淏,是主和派的代表,他一直认为黎辉的对外战争,既没有取得成果,又没有使蜀国威望大增,反而将蜀国拖垮,白白损耗了大量的兵力和物力,这些劳民伤财之举,不可取,不可支持。

尤其是上一次的伐楚之战,黎辉准备了多年,出发前,信誓旦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保证必取旧楚一半山河,可结果呢?

差点让朱繇从南川杀进西川,直接拿下天府之城,那一战造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