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三百一十六章人情

朕法 第三百一十六章人情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3:32:11 来源:笔趣阁

新朝,需有新气象。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大汉开国,可不是仅仅一部律法,一个年号,就能象征的,在姚中书的倡议下,汉府开始着手制定属于大汉的新历。

力求在新年伊始,将新历派发至全国各地。

虽然新朝没有了丞相,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王秦在六部之外,又组建了内阁。

这个内阁其实就相当于丞相,谁能成为内阁第一人,谁就是大汉的第一任丞相!

因此,有哪些人能进入内阁,成了汉府众多官员私底下最关心的事情。

谁都希望可以一飞冲天,但名额就那几个。

王秦关心的却不是内阁人选,而是七省官员的人选,以及朝廷六部的人选。

大汉疆土划成了七大行省,虽然行省实行了三权分立,但不可小看这一权,无论是民政、司法,还是军事,都是极其重要。

安排合适的人选执掌这些权力,才能有利于中央集权。

除了七高官官人选问题,六部重组后的人选亦是王秦头痛的问题。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汉府人才不足,没有足够的人才供他调度。

虽然在今年,他重开科举,但因为战事频发,政权不稳,最重要的是名不正言不顺,他现在只是汉王,而非汉帝。

使得这次的科举结果,并没有预期般顺利和理想。

徐蒹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才在多轮考试中选出了一批优秀者,一共二十四人。

王秦回京后,徐蒹又立刻安排所谓的殿试,让他们角逐状元、傍晚和探花。

王秦对此很感兴趣,科举一直都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亦是寒门士子通往仕途的主要通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举,是天下最不公平的公平竞争。

徐蒹自己就是寒门出身,因此非常看重科举的公平公正,唯才是举,是他主导下衡量科举的唯一标准。

经过反复思考,王秦给众人提出的考题是如何治理江北。

此题一出,让众人都有些瞠目结舌。

他们本以为王秦会考治国安邦之类的方略,毕竟大汉立国,这些问题是首要关键。

虽然治理江北与治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同小异。

可江北毕竟只是大汉的一个行省,不能从整体治国方面进行回答。

必须结合江北的实际情况思考这个问题。

但他们都是江南人士,对江北不甚了解,又怎么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因此,大多数人都只论述江北的战略意义,认为国家需要部署重兵。

这种回答,超出了治理江北问题的范畴。

最后,王秦决定将他们全部外派去江北,即永安省,各地各部任职,由徐蒹安排,让他们从底层做起,了解江北,治理江北。

如此一来,算是解决了永安省官职空缺的问题。

毕竟永安与江南六省隔了一条苍江,许多情况下,中央对他们鞭长莫及。

如果继续沿用之前的官吏,对永安与中央的联系会很有影响。

王秦希望能从汉府抽调信的过的人去主政。

这批脱颖而出的仕子,会是第一批,之后,王秦还会任命主政官员。

原来江北各州的长官,王秦都要重新考核,量才适用。

他不能让永安脱离自己的掌控。

“汉王,您要我查找的人,已经有下落了。”

一名礼部官员匆匆的来向王秦回报。

“怎么样?”

王秦有些紧张的问道。

“都已嫁娶,日子虽然清苦,但还算幸福。”

礼部官员胆战心惊的回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