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四百十五章人口

朕法 第四百十五章人口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3:32:11 来源:笔趣阁

又是一年的春天,石井松给自己定下了这一年的目标,第一,击败龙治、韩德所统之汉军,第二,夺取燕都,消灭聂正邦,第三,控制整个赵境,让天下人对他刮目相看。

虽然石井松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这三个目标,但他手底下的人却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他们有的开始想家想亲人,有的对战争产生了抗拒心理,还有的陷入了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为谁而战?

搞清楚打仗的意义,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明白这个问题。

石井松率领大军返回蒲州城,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他从各地搜刮来到物资全都储存在这里,在今后的一年,他要以此为后盾,逐步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

石井松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吓坏了聂正邦,随着王秦从河州回京,汉军开始收缩,距离燕都越来越远。

相比之下,他的燕都就与石井松拉进了距离,危险性大大的提高了。

倘若石井松突然发起对燕都的猛攻,汉军很有可能来不及救援燕都。

想要在这乱世活下去,只有自身强大,才是王道。

聂正邦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为此,他疯狂的招兵买马,积极的操练军队,并提拔一些青年将领。

虽然聂正邦这样做没有错,但只发展军力,而忽略了支撑军力所需的经济力量,那么,最终的结果只会是造成整体实力不断衰退。

聂正邦的燕国,所有地盘上的百姓加起来不足五十万,可聂正邦军队数量就达到了十万人,除此之外,他所设朝廷、官府中的官员、小吏就一大把,很多人都是光吃饭不干事的主。

朝廷的负荷极重,聂正邦每天都要为钱、粮等事务忙的焦头烂额,为了解决朝廷的压力,他只有向百姓增加赋税。

如此一来,百姓的压力更重,通常是三个半的燕国人来供养一个半的燕国人。

而这三个半的燕国人中,有两个是妇孺,还有一个是老弱,剩下半个,还可能是病残,因为青壮都被抓去当兵了。

燕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就算石井松不打聂正邦的主意,不出一年,聂正邦就会自己玩死自己。

汉廷方面,对聂正邦的施政自然十分清楚,王秦也曾几次派人提醒聂正邦,要注意民间疾苦,稳中求进。

但聂正邦根本听不进去,他是贵族出身,所思所想,都和王秦这样的贫民有极大的差别。

龙治继续驻守河州,作为韩德的后盾。

韩德统率十五万军队,负责对抗石井松。

鉴于聂正邦穷兵黩武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王秦不断调整大汉的军队政策,不敢给百姓增加太多的负担。

在年底前,王秦命马践与户部对大汉境内的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意在禁止买卖人口,尽管朝廷一再三令五申,但民间的一些豪强富户,仍在私底下进行人易。

很多人成了黑户,终身都只是豪强富户的私人财产。

这恰恰是王秦所厌恶的,在他看来,凡汉境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岂能由人随意买卖。

旧楚时期的恶习,必须根除,对不遵从朝廷法令的人,一律严惩。

旧楚末期,户部统计各地人口,有一百万户,人口四百万,在楚四世的胡乱操作下,人口锐减至三百万不到,但黑户数量未知,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且蛮族常年居于深山,不受官府管辖,更不在户部的记录之中。

现在大汉征服蛮族,废除奴隶买卖,消灭四大世家及附属势力,重新登记户籍,人口竟然实现了增长,七省一共一百二十万户,人口四百三十万。

朝廷解救的黑户最少有三十万户,七八十万人。

根据户部的统计结果,王秦清点了各地官府的官吏数量,以及兵力状况。

大汉水军十五万,步兵五十万,其中十万在蜀,五万在赵,十万在河州,十万在京城,十万在鱼腹,五万在广惠。

经过统计,大汉总兵力有六十五万之多,而这还只是用于战争的军队,各地官府的兵丁,零零总总也有十多万。

各地官吏和朝廷官员加起来人数接近两万,这都是需要朝廷养活的。

也就是说,最少有八十万人,不事生产,靠朝廷,靠百姓养活,比例约五比一。

这种情况虽然比聂正邦的燕国要好很多,但在王秦看来,还是太可怕了。

此外,在蜀在赵,大汉还招募了十多万本地人为军,这个数字并没有算上,但他们也需要大汉养活,不能因为不是大汉人而区别对待。

不管战争打不打,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大问题,物资运输方面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

补给八十万的军队,需要多少民夫?

答案是倾国之力。

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何以称之为大国?强国?

聂正邦不懂这一点,可王秦却不能不知道。

天下诸国,只要是稍有实力,国内人口数量必然不会太少。

为了不影响百姓们的劳作,王秦命人养了几十万匹马、骡子,用于运输,各地官府组织民众,以接力方式,将一批批物资送往目的地。

这一系列的操作,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差错,相当考验朝廷和各地官府的协调组织能力。

而负责这一切的则是极有运输经验的万一权。

万一权每天都在为筹措物资,运输物资而头疼,他如今被王秦封了个非常响亮的头衔,大司徒,主管所有大汉军队的后勤。

这他娘的就是个苦差事!

干得好,是理所应该。

干的不好,稍有缓迟,就被各部军队骂的狗血淋头。

什么大司徒,就是受气包!

万一权恼恨的想道。

但恨归恨,气归气,还是得咬着牙继续干下去。

否则他失去了价值,王秦一定会给他小鞋穿。

别人不了解王秦,认为他是英明神武、宽宏大量,气度非凡……的君主。

可只有万一权,才自认为最懂王秦。

这是一个有仇必报、心胸狭隘、且十分腹黑的人,有句话叫宁可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在万一权看来,宁可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王秦。

为了缓解百姓的压力和负担,凡是不参与战争的军队,一律屯田,以实现自给自足。

聂正邦在燕都外,连日大规模的演练他的十万人马,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威慑石井松,不要打他的主意,否则一定没有好果子吃。

同时,他派人直接向王秦求援,并表示,燕国愿永世以大汉为主,这等于是承认大汉为天下霸主。

这是继沙罗之后,第二个向大汉臣服的国家。

王秦对聂正邦的请求,只是一笑而过。

霸主的称号,只是一个虚名。

只有真正一统天下,才算是四海臣服。

聂正邦,王秦还是会救的,目前来说,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只是,该怎么救?

石井松有三十万大军,硬碰硬,大汉的军队很吃亏。

所以,只有等,等石井松进攻燕都,那才是汉军出手的时候。

只要石井松一发兵攻打燕都,韩德就会立刻进攻蒲州。

蒲州,是石井松现在的立足点,一旦有失,石井松和他的三十万人马,将失去物资补给,就算汉军不收拾他们,他们也会因没粮而的饿死。

汉军的算盘打的响,可石井松也不傻,他知道进攻燕都的弊端。

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按照自己的原先计划,继续实施。

第二,待在蒲州,坐吃山空,而后坐以待毙。

不管那条路,都不好走,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石井松思索再三,决定下一盘大棋,和韩德、龙治所统汉军来个一决生死,包括燕都的聂正邦,一个都别想逃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