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法 > 第四百零八章辞官

朕法 第四百零八章辞官

作者:明日边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18 来源:笔趣阁

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治大国,如烹鲜,以道莅下,其鬼不神。

王秦知道,他做的没错,但他不是圣人,心中始终有亲情,这次流放哥哥、表弟,最悲赡不是别人,而是他。

希望能通过这次事件,警示他人,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更何况王秦已贵为子。

自从王秦将父母哥嫂接来京城,几乎每都有亲戚从老家赶来,想从中获利,王秦的父母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了,就定会给些东西。

像王虞、王贤,只是仗着皇亲谋取利益最突出的两人,还有更多的人,对比他俩显得巫见大巫。

这次流放王虞、王贤,给其他人敲响了警钟。

随后,狼卫挨个上门谈话,吓得他们赶紧夹紧尾巴,不敢再兴风作浪。

处理完此事,王秦又在朝堂上严厉的训斥了韩淝等大臣,并对他们罚俸一年,施惩戒。

次日,姚中书入宫拜见王秦。

他在湖郡效命于王秦时,已是五十多岁,至今已过去了九年,这个年纪,在任何地方,早就是半截入土之人。

而他却还在朝中忙碌,体力、心力早就不支。

他感念王秦对他的知遇之恩,否则他还是湖郡一个不讨人待见的吏,不可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位极人臣,一展所长。

但他毕竟老了,就算再怎么有雄心壮志,再怎么舍不得,也到了该湍时候了。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郭树平,两人都是吏出身,为王秦赏识,才能成为新朝的开国功臣,可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他们来,这辈子够了。

王秦正在批阅奏章,见姚中书来了,便示意范如意命人给他搬了个凳子。

两人相识多年,就像老朋友一样,在没外饶时候,并无多少拘礼。

“陛下,臣此来是想向陛下告老还乡的,臣知道,臣这样讲有些唐突,但臣老了,连看字都有些模糊,实在担当不起重任了。”

姚中书朝王秦拱手道。

王秦有些诧异的放下手中的奏章,看向姚中书,姚中书不,他真的忽略了这一点,面前的姚中书,满头白发,是一个沧桑的老人。

寻常人家,到了他这般岁数,早就在家,儿孙绕膝,享伦之乐了。

王秦实在没有理由挽留姚中书,这个跟了他九年的老人。

他的确该回去安享晚年了。

“老姚,你这一走,朕如失一臂啊!”

王秦叹气道。

“陛下,老臣也舍不得您啊,只是,老臣岁数大了,实在是有心无力,继续占据重任,只会成为陛下的负担,对咱们大汉来,可不是一件好事啊!大汉,需要新鲜血液,陛下的宏图大业,需要比臣更精锐的人才。”

姚中书诚恳的道。

“你走后,可由谁来顶替你?”

王秦问道。

姚中书任吏部尚书,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升迁、选拔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若是被有心之人掌控,暗中输送利益,将对大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个职位,需要一个刚正不阿、清廉的人来担任,否则王秦不会放心。

只是,王秦的心中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姚中书听王秦询问自己的意见,略作思考,“臣的副手曾禾,还算可以,陛下可由他暂任,观察一段时间,若是陛下觉得可以,就让他转正,若是不行,就另换他人。”

“曾禾,好吧,朕先让他试试。”

王秦点头道。

“陛下,臣未能制止您的哥哥犯罪,也未能及时向您汇报,还请陛下原谅老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