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启程北上

一品侯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启程北上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待到把东南的政务安排好,不知不觉已经是九月份了,以现在大明南北的交通状况来看,如果南方士子要去北京参加会试,在需要绕过整个山东的前提下,恐怕需要两个多月。所以,为了赶上明年的春闱,很多刚刚得中举人的世子,中秋节一过,就赶紧收拾收拾行囊,准备北上京师,向科举考试最后一道关卡,发起进攻的号角。

大明科举的规制,是从宋代沿袭下来的,但是要想进士及第,成为一名手握生杀大权的官员,其中路途之千难万险,是我们后世学子无法体会的。

首先如果你是一个读书人,想要考取进士。第一步,是要参加县里的考试,各县县令出题,进行第一步筛选。然后参加府式,由各府知府出题,进行第二次筛选,这两场考试的淘汰率大约都是百分之五十,等到经过县式、府式之后,就会成为一个骄傲的童生了,但是这个时候,你还没有进入特权阶层,只是一个准备参加院试的考生罢了。

童生们参加院士之后,成绩的好的将成为秀才,享受国家发的廪米,可以进学宫读书,所以这一层淘汰率较高,大约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取得秀才的学籍身份。

所以,虽然在后世很多影视剧上,秀才给人穷酸可悲的固有印象,但事实上在大明的普通民众中,秀才的社会地位已经很高了。

再往后,就是踏入统治阶级的第一关,乡试。在后世学者的研究后发现,乡试的录取率各省均有不同,但是大约在百分之四左右,意味着全省所有有资格参加考试的秀才中,百分之九十六都不能被录取。

乡试之上,所有通过此等考验的举人们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的考试形式和乡试类似,只是考试的规格更高,阅卷更加严格。在这一场之中,将会淘汰百分之九十的人,剩下百分之十的精英,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贡士。

最后的最后,所有的贡士,会参加在皇宫中举行的殿试。但是,殿试过程中,除非你写出什么反皇权反封建的言论,否则是不会黜落人的。等到殿试结束之后,将会对贡士们进行排名。赐一甲三人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五十人左右,三家同进士出身一百五十人左右。

科举结束之后,除了一甲前三名直接去翰林院上班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要去吏部参加严格的馆选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配不同的职务。

以上,要想在大明成为一个有正经出身的文官,平均成功率是万分之三。。。而且,这时候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你还得是那百分之二十识字的人中的一员才行。。。

故而,对于现在的李沐来说,万里长征,才算刚刚完成了一半左右,剩下的路更难,更险,更可怕。因为会试的考生,都是各省乡试中杀出一条血路的科场精英,论行文水平,绝对不是乡试中的对手能够比拟的。

李沐此次北上,除了带上若菡和白杆卫士以外,还带了数百经略府的卫兵。至于要和他一起参加考试的李硕和李沐一直寸步不离身的小侍女伊宁,最终还是安排他们绕道进京了。毕竟这一次北上山东,很可能是开战的。就算李沐不亲自上阵指挥作战,以山东现在纷乱的局势,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为好。

九月十七日,在总算打点好东南的一切事务之后,李沐终于辞别家人,好友。准备北上京城参加会试了。

官船缓缓地在大运河中前进,李沐穿着一身华丽锦袍,站在船头凭栏而望,原本运河上来来往往的漕运船只,明显少了很多。山东战火四起,不可能不影响南北漕运之路。如果不尽快平息山东的乱子,江南的粮食运不到北方,那京师今年的冬天,可就不好过了。

李沐正看着眼前运河上一篇萧瑟的景象皱眉发呆的时候,却突然有白杆卫士赶来禀报他说:“公子,我们后方有一艘小船,从杭州一直跟到这儿了,前面都快到徐州境内了,那船还是没走。”

“哼,真是好大胆子,还有河盗敢对我们下手不成?”李沐冷笑道。

大海里有海盗,运河上自然就有河盗,漕运南北,每天过境物资何止千万,这样庞大的物资运输,自然会引得有些不法之徒争相觊觎,但是运河不比忙忙大海,一般河盗出没都是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还没有听说哪家河盗,大白天的就敢出门做买卖。何况大部分河盗也不会没由得找官船的麻烦,一旦下手碰见什么硬茬,那就是逼着官府和他死磕到底了。

“公子,河盗的可能性不大,看那船装帧精美的样子,应该是富贵人家吧。”白杆卫士答道。

“去看看。”李沐点了点头,转身下了望楼,来到船尾的栏杆边,向后面那艘飘荡的小船望去。那艘小船看上去娇小玲珑的,却挂着几盏精美的小灯笼,船舱的木门还有极为养眼的雕花,看上去颇有气质。船头上站着一位人影窈窕的姑娘,远远地看不见容貌,但是身上散发出的一丝娇媚诱人的气息,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的。

“我的天,她来干什么。”李沐心中惊讶,无奈的苦笑一声,回头对那白杆卫士吩咐道:“你告诉后面那艘船,我们会在徐州停驻,到时候我会去见他们的主人。”

“诺。”

傍晚,李大公子的官船停驻徐州码头,在会见了徐州府从知府以下各级官员之后,大家寒暄一番吃了个饭。直到月明星稀的时候,李大公子才在一家小饭馆里,看到了白天身后小船上的那个身影的主人。

“怎么样,这位小兄弟,我点的这几道菜,可是合你的胃口?”坐在李沐的对面的,是一位妩媚动人女子,穿着一身素白的汉装,不复平时精心打扮的模样,少了一丝娇艳,却多了一点清纯。

“如是,你跑到这儿来干什么,湘馆不开了?”李沐哭笑不得的道。

所以,现在已经很明显了,这个一路从杭州尾行李大公子到徐州的姑娘,就是湘馆的主人,艳冠江南的一代名妓柳如是了。

“怎么啦,京杭运河是你李家开的?就许姓李的走,不让姓柳的行啊?”柳如是好看的琼鼻一皱,带着一点刁蛮的意味道。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李沐这个人,对于女孩子的态度很受后世社会观念影响,能惯着基本都惯着,但是有的事情,事关生死,不能马虎,李沐还是非常认真地道:“如是,我现在北上京城,过境山东,可能是很危险的。我虽然是东南经略,也奉旨兼任山东兵备监军道,但是实际上我在山东境内,没有一兵一卒可以调遣。老实说,我现在自保尚且困难,实在是无力分身保护你。”

“切,你是我什么人,要得你保护啦。”柳如是翘着骄傲的小脑袋洒脱一笑道:“本小姐名气大,喜欢我的人多啦,这一次是朝廷请我进京给叶阁老贺寿的,到了山东,济南府说好了会派人护送我的。”

“叶阁老一直为人低调,为何这一次要请你去专程给他贺寿?”李沐奇怪的道。

“这个我就不懂了,朝廷的大人物们自有他们的考量,我一个戏子奴婢的,根本就没有资格说不,他就是请我去魏忠贤祖坟上跳三天舞,我也得去的。”柳如是满不在乎的道。

“慎言!”李沐知道柳如是这个心直口快,爱憎分明的性格,但是祸从口出的道理还是不作假的,尤其是到了京师,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很多地方水深得都不见底。李沐自然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到了京城,成为各方争斗的棋子,最后棋子利用完了,就被抛弃成为党同伐异的牺牲品。

叶阁老高调宴客给自己过寿辰,又急招杨涟回都察院任职,怕是魏忠贤这些日子行径越发的猖狂,几位阁老急需吆喝一下壮壮声威以使得魏忠贤投鼠忌器,能够稍微收敛一点。

李沐大致知道叶向高的难处,但是在心中还是对叶向高的做法有些不以为然。魏忠贤把持朝政,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根在圣眷,并不是因为他老魏头威望不威望,声威不声威的,舍本逐末,又怎么会有好结果。

不过李沐也不得不承认,就算他坐在叶向高的那个位置上,作为首辅大臣,看着朝廷里真正用心做事的官员一一被贬黜罢官,心中焦急之下,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叶阁老这个首辅,怕是做不久了。他这么拼命的从魏忠贤手上捞人,一开始魏忠贤敬他三朝元老,可能还让他三分。但是现在时间久了,魏忠贤羽翼已经丰满,六部九卿里到处都是他的爪牙,就算是一向以清流著称的都察院和三法司,现在也基本不得不向魏忠贤低头了。

李沐叹一口气道,自己一直不想做京官,想着法儿的往外调,就是为了不想在这趟浑水中引火烧身,但是现在看来,不仅自己没跑掉,而且为了会试,还要主动去“自投罗网”了。

“喂喂喂,沐哥儿,想什么呢?”柳如是对于李沐的称呼,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有的时候喊他李大人,有的时候尊称一声李经略,有的时候毫不客气的喊他小兄弟,又有的时候,仿佛喊隔壁邻家好朋友那样叫他沐哥儿。

“好了好了,你来就来吧,腿长在你身上,我也管不了你。”李沐思绪被打断,没好气的看了柳如是一眼:“还有啊,你可别上我船来,我家可有个小醋坛子,这我可真的惹不起。”

“啧啧啧,没想到,首牧三省,统兵数万的李大人,还怕一个小姑娘呢。”柳如是揶揄地道。

“是是是,我怕我怕行了吧。”李沐哭笑不得的承认道:“不过好说不说,这家菜不错,你这小丫头还挺有眼光的。”

“你说谁小丫头。”柳如是听了李沐的评价,颇为不满的挥舞着小拳头道。

“哈哈哈,你不要自己对号入座嘛。”李沐笑着站起身来,恬不知耻的道:“你请客。”然后带着卫士,向柳如是摆了摆手,柔声道:“路上小心,真有麻烦了,找我,我管你。”

说罢李沐施施然转过身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身后的柳如是望着李沐渐渐融入夜色中的背影,嘴角微微上翘,一双勾魂摄魄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低低的自言自语道:“你怕她吃醋,难道就不怕我吃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