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朝会

一品侯爵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朝会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天启四年,正月初七。(历史上,元旦大朝时间定了很多,有正月初一的,十二月初一的,但是作者觉得大年初一上朝真的太不人道了,自作主张给百官放了几天假。。。),百官升朝,各国使者随同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天启皇帝早在子夜就已经起床,起床之后先要享用一个苹果,意味着“岁岁平安”。然后来到养心殿东暖阁,行开笔仪,给祖宗牌位行礼。

待到天启完成一应礼仪之后,皇帝銮驾便于奉天殿前等待,厚重的宫门渐渐打开,宫廷乐队奏中和韶乐,鸿胪寺官员摆下法驾卤簿,甚至还有驯养好的大象分列两旁。

“元旦大朝,百官及属国使者,觐见陛下,恩布四海,咸使闻之。”经过专门训练的司礼监宦官们一句传着一句的将话从奉天殿传到宫门外。

大明在京及进京述职的文武官员,勋贵大臣都按照品级列队,文武分列两队,武官以英国公张维贤为首,文官以首辅大臣叶向高为首,各级官员近三千余人,排成两条长龙一般的队伍,缓缓步入宫城奉天殿前的广场上,阳光从奉天殿的烫金琉璃瓦上越过,洒在奉天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至正平纯的中和韶乐给现场增加了一股庄严巍峨之气。穿着全套明光铠,手拿精铁长枪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也全部于宫城前广场上列队。

待到文武百官于广场前列队严整之后,魏忠贤站在天启的身边,高声道:“新年大朝,参见陛下!”

“参见陛下。”“参见陛下!”宦官们把魏忠贤的话一个一个地传递出去,功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广播。

“呼啦啦”一下子满场官员兵士都纷纷跪下,包括来自各属国的使臣,所有的宦官,宫女。除了皇帝和皇后两人以外,没有其他人可以站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这个道理!

“呼!”这边司礼监的宦官们齐声高喊,百官和锦衣卫的禁军将士就齐声喝道:“万岁!”

“再呼!”“万岁!”

“山呼!”“万万岁!”

天启看着眼前的景象,要说不激动是假的,但是一直以来,天启都知道,这些跪在地上的人,这些三呼万岁的文武大臣们,其实从来都没有看得起自己过。但是现在,总算不一样了,无论是真的有变化,还是天启自我感觉良好,第一次,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还算合格的皇帝。

“平身。”天启也高声道。

司礼监的宦官们继续道:“皇上有旨,平身!”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官员们纷纷拍了拍衣服,纷纷慢慢的站了起来,却又听见台上宦官们高呼:“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其实这句话就是过个场面,满场文武好几千人,连彼此说话都听不见,根本不可能奏报议事,所以看着满场官员寂静无声之后,司礼监的宦官们就准备宣布退朝了。

退朝之后,所有四品以下官员,就可以回家吃早饭了。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进宫,皇帝将会赐宴请大家吃早饭。

就在这时,突然从文官队列中想起一个极其突兀的声音,因为站的位置比较靠前,那人的声音还是传到了天启的耳朵里。

“陛下!臣有本奏!”这个突然出现的声音一下子打破了全场的寂静,只见一个穿着蓝袍的低品级官员,在人群中越众而出,在周围同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惊讶眼神中,撒开腿飞奔到奉天殿的玉阶之下,对着天启扬声道:“微臣兵科给事中傅木魁,要向陛下参一人!”

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不仅是文武百官,连天启都给搞糊涂了,按照规制,谁也不会在元旦大朝会上奏本的,就算是奏本,也该是紧急的军国大事,诸如外敌入侵,属国朝贡等。你这跑到皇帝面前,说要参一个人,是什么意思?

当然也有些知道内情的官员,比如站在李沐正前方的英国公张维贤和成国公朱纯臣,当然成国公老实人,倒是一语不发的等着退朝,但看张维贤,似乎是个藏不住话的性子。他估计也是知道成国公的闷葫芦性格,压根儿就把成国公朱纯臣当空气,越过朱纯臣坏笑着对李沐道:“李柱国,锦宁,你看看,我就说有好戏看吧。”

张维贤先喊李柱国,后来又改了锦宁,显然是想和李沐拉近一下关系,李沐见英国公都主动放下姿态了,也赶紧投桃报李道:“国公爷,你是超然物外,无所谓的紧,无论傅大人参谁,这人的名声怕是要毁喽。”

今天大朝会,百官勋贵,属国使臣齐聚一堂,这要谁在这被参一下,明天肯定全大明都得认识他了。

“你要参谁?”天启其实心中极为不满,什么样的领导都不喜欢这种不按规矩办事的人,在这种场合参别人,明显是对皇帝的一种绑架,知道他不可能不予过问。但是你敢威胁皇帝,也要有被皇帝弄死的心理准备,不管参的是谁,傅木魁是不可能善终了。

“微臣参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参他在直隶屯田之时,擅修河工,导致山东大饥,白莲四起,老百姓民不聊生,恨之入骨!”傅木魁一副哭天抢地,悲天悯人的样子,还真让很多不知内情的官员有些怀疑起来,难道山东之乱,真的是因为擅修河工引起的?

“胡说八道!”对于傅木魁这个品级的参劾,大佬们自然是不会出面的,于是,另一位蓝袍官员出言呵斥道:“微臣乃吏科给事中魏大中,傅大人所劾之事,简直颠倒黑白,不知所云!左大人在京城屯田,上奏三因十四议,将水稻引入山东,直隶,黄河以北才第一次可以自产稻米而足。今年山东之乱,源于山东全境大旱,三年而无缓解,左大人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傅木魁用身家前程做赌注,岂能如此善罢甘休,依旧不依不饶的,哭天抢地的表示左光斗是国家蛀虫,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

好好的大朝会,搞得一塌糊涂,天启心中不喜,但是还是耐着性子问道:“首揆有何意见?”

叶向高心中冷笑,知道这里不是争个高低的时候,只是淡淡的道:“陛下圣心独裁即可。”意思就是我没意见,你看着办。

“内相呢?”天启又转而问魏忠贤。

“现在傅大人参劾左佥都御史左大人,这事情谁对谁错,都不好说,先都停了职,等调查吧。”魏忠贤看上去古井无波的道。(明代都察院,为监察百官的机构,号称言不获罪,就是说什么都不会被定罪。全院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人,左右副都御史各一人,左右佥都御史各两人。左光斗是左佥都御史,正四品,杨涟是左副都御史,正三品。)

停职调查,其实也是处理这一类参劾的标准程序,无论怎么样,有人参你,错没错不说,还是要表达一个态度的。停职回家,工资照领,就当放个假休息几天了吧。

这个事情在大明实在是太常见了,只不过左光斗是在元旦大朝上被参的,看起来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其实要是换屹立三朝而不倒的叶阁老早就看得云淡风轻,叶阁老在江湖漂到今天,被参了至少也有几百次了。每次有了弹劾奏章,叶阁老还挺高兴的,又可以放假了,年纪大了,老上班对身体不好。

李沐看着眼前的活喜剧,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一丝不安,联想起前几天看到的行色匆匆的魏忠贤,总觉得傅木魁的这个参劾肯定是有后续目标的,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目标到底是谁。

左光斗最大的政绩,是出京屯田,这个事儿也没有别人参与,想牵连同党实在是有些牵强。但如果不是对准屯田的事情,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大朝会结束之后,按例请四品以上官员入宫用膳,不少高官被奉天殿前的那一幕搞得心不在焉的,吃喝的兴致都比以往少了很多,气氛不甚热烈的情况下,大家也都没有多再交流。

倒是这英国公真是个话痨,从一进门开始,就坐在李沐的身边叨叨个没完没了的,大多是好奇李沐在战场上干得那些提气的事儿,李大公子看对方世袭公爵,多少也给了点面子。耐着性子,选了些精彩的说了,没想到听众越来越多,衍圣公孔胤植,成国公朱纯臣,怀远侯孙延龄,以及一大帮子勋贵武将,都跑来听李沐说书。好好的百官新年宴会,搞得和百家讲坛一样。

外面人声嘈杂,觥筹交错,而在奉天殿正大光明的御座之后,魏忠贤却和自己的外甥傅应星站在一起,两人嘀嘀咕咕一阵,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一顿早饭,硬是吃到了下午,从皇城中走出来的李沐真是后悔的不行。想想上朝这事儿,确实是痛苦,早上四五点起床,中午才堪堪结束,换了李沐去做皇帝,估计也不太愿意每天都上朝去见那帮大臣。

原本,谁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傅木魁,一本小小的奏折,到底会在天启年间的朝堂上,留下怎样的痕迹。但是,却正是这一本奏折,搅动了原本就已经剑拔弩张的阉党和东林之间的大决战,只是现在,谁也没有意识到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