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宁远来客

一品侯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宁远来客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袁崇焕回到自己的书房内,把手中的奏报放到桌子上,回头看一眼外面已经渐渐毫无声音的黑暗,暗道这一天的繁杂事务总算是结束了,也该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好好休息一下了。却不妨门外又传来自己管家的声音:“大人,府门外有一个神秘的穿着斗篷的人,投了张拜帖给我们府上,也没有写官职,也没有写哪家府上的名头,除了名字什么也没有。”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都等明天再说,逐走就是。”袁崇焕不耐烦的道。

“大人,那人说,如果你知道他拜帖上的名字后,就一定会召见他的。”管家试探的道。

“哦?拜帖上所写何人?”袁崇焕问道。

“说是叫。。。范。。。范文程。”

夜深人静之时,夜幕下的辽东第一坚城静静的躺在夜色之中,厚重的城墙散发出古朴而危险的气息。这是孙承宗花费四年时间,倾注大明倾国之力打造的坚固城池,北段和西段的内城城墙甚至比南京城都要高!在历史上,这座城市依靠强大而完备的防御体系,孤城浴血守住了大明在关外唯一的堡垒。

而现在,宁远城内已经连灯火都难寻了,整座城市已然慢慢的进入了睡梦之中。当视线穿过高耸巍峨的宁远城墙,落在辽东巡抚府上的书房里时,却发现这里的烛火依旧没有熄灭,昭示着这件屋子的主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直到此时竟然依旧难以入眠。

“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啊。”昏暗的烛光下,袁崇焕穿着一袭便服,目光冷冽而警惕的看着面前的中年男子,房屋周围所有的卫士都被撤走了,就连袁崇焕最信任的管家也不让靠近。袁崇焕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眼前的男子,好像是要努力把他的模样记住一般,沉默半晌而已一语未发。

眼前此人一副标准的大明富商装扮,上身一件暗红色铜钱大袄,下面一件绑腿的羊绒长裤,一双高帮锃亮的马靴上还沾着泥土,显示他明显经过了很长时间骑马飞奔的路程。在这秋天瑟冷瑟冷的日子里,一身商人装扮的他,硬是拿着一支折扇扬起又落下,也不知道是真的体热难耐,还是非要硬充场面。

也许在这个时代,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认识范文程。但若是再过四十年,全天下不认识此人的必将凤毛麟角。范文程,字宪斗,辽东沈阳人士,他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写下《岳阳楼记》,以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的范文正公(范仲淹),按理说家学渊源,范文程应该去努力考个功名才是,但是这位却似乎没有想继承范仲淹气节的想法。仅仅在读书考了个秀才之后,范文程就罢学不试转而寻求其他的方法出人头地。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攻下抚顺,而抚顺距离沈阳,不过一百五十里的距离,所以当时还在沈阳的范文程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心思。在思忖良久之后,这位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就拉着兄弟范文寀,两个人毛遂自荐,跑到努尔哈赤的帐下做了谋士。

范文程机敏聪慧,常有奇谋,比起其兄范文寀更受努尔哈赤的倚重,逐渐成为大金,以及后来满清的主要谋臣之一,成为清代重要的开国元勋,文官之首。一直活到了康熙五年,享高龄七十而逝,康熙皇帝亲笔写下“元辅高风”四个字以示恩宠。

听听,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元辅”在大明是对首辅的尊称,也就是说,这位范先生,在大清最后是做到了宰相的,故而这位先生说好听点,那叫久在敌营,说难听点,就叫资深汉奸。

范文程在建奴的阵营里深受努尔哈赤的信任,对于熟悉辽事的高官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袁崇焕在这里看见他也是极其的意外。毕竟现在建奴大军南下在即,对于某些像满桂这样的级别不够的将官们多少还算是个秘密,但是身为巡抚的袁崇焕还是很清楚的。建奴厉兵秣马许久,这一次动员的兵力据说高达八万以上,现在他们最大的威胁李沐又不在辽东,想必这一次肯定是想要捞一票大的了,这个时候让范文程过来是要和大明谈判吗?要谈还不早就谈了?哪有在辛辛苦苦集结完诸军,眼看着就要发动大战之前再谈的?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明,我这是跟你玩的缓兵之计呢,建奴就算是再傻,也不能以为大明和他一样也是傻子吧。

范文程也知道自己的境况并不乐观,宁远毕竟是大明的领地,而自己又是敌方重要的谋士,万一扯多了闲话对方不耐烦了,本着杀伤敌军势力最大化的原则直接把自己拿下了,那岂不是功亏一篑吗。故而范文程也不想和袁崇焕兜圈子,他是汉人,自然懂得什么时候该讲礼节,什么时候还是直言快语的好,直接便开门见山的道:“袁巡抚,我这次来,是要给你送一个大功劳!”

“哦?你要给我送功劳?”袁崇焕突然有些好笑,范文程是建奴的大谋主,这样一个狡猾奸诈的人物,上来就攘攘着给自己送功劳,怎么听着这么玄乎呢,建奴这个民族,从来就不是什么知书达理的货色,要说范文程能对他袁崇焕存着什么善意,袁巡抚那是一百个不相信。

不过话虽这么说,既然都冒着风险让他进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探听到就把人抓起来,袁崇焕还是耐着性子道:“不知范先生身在敌营这么久,还能给我送功劳?要是真有这样的好事,范先生自己岂能不独享在先?”

袁崇焕话说的也很明白,要是真有什么泼天的功劳可以去捡,范文程早就第一个扑上去了,岂会冒着生命危险来找他?

兴许早就料到袁崇焕的怀疑,范文程丝毫没有在乎袁崇焕语气中的讥讽之意,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袁崇焕,唇口启合间,一字一句的,斩钉截铁的道:“我给袁巡抚送的,是我大金之主,现在的大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项上人头,不知袁巡抚,可有兴趣否?”

范文程此言一出,简直石破天惊!把袁崇焕从头到尾惊了个外焦里嫩,从范文程进门开始,一直表现极为沉稳,颇有大明高官风度的袁崇焕竟然猛然站起身来,仿佛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人,而此时的范文程却是一脸好整以暇,带着一股很是玩味的笑容的看着袁崇焕。

直到袁崇焕反复确定了他真的是建奴第一谋士范文程后,他却突然有种被人戏耍的感觉,范文程这句话虽然对他来说是大逆不道之言,但是现在他在宁远,反正也没人知道范文程说过什么。在大明的土地上,说两句老建奴的不是倒没什么,你就是骂努尔哈赤断子绝孙也不打紧,但同时也当不得真。袁崇焕看着范文程似乎有些嬉皮笑脸的意味,颇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阴沉着脸道:“范先生莫不是专程来寻我开心的?”

要说范文程当了这么多年的汉奸,今天突然良心发现跑来投诚,袁崇焕肯定是打死都不信的,像范文程这个级别的谋士,为自身将来计,绝不可能如此轻率的改换阵营。但如果不是为了投降,他又怎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大人不必如此紧张,大汗年事已高,本有退位让贤之意,既然事已至此,我家主子当然愿意和大人做一笔双赢的买卖。”范文程笑的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线,兀自带着几分蛊惑的语气道。

袁崇焕看着范文程在烛火下忽明忽暗的脸,过了好一会儿才坐下,平复了心里的震惊之后,心里不觉得有些奇怪,他家主子不该是努尔哈赤吗?难道努尔哈赤自己想死想疯了?不可能,范文程口中的这个“主子”,肯定是另有其人。沉默良久,袁崇焕才终于缓缓开口道:“你家主子是何人?”

“哈哈,大人这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么?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又何必多此一问。”面对袁崇焕的疑问,范文程也不正面回答他,似乎有些不方便讲出来,只是很意味深长的道了一句“显而易见的事情”。

显而易见?听了这个提示,袁崇焕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在建奴的阵营中,想要老建奴努尔哈赤早点死,快点死,甚至恨不得明天就死的,除了他那一大群眼巴巴的盼望着继承大汗之位的贝勒们,也不可能再有别人了。他本来是个极聪明的人物,只是方才听到范文程的话,一时过于震惊,其实细细想来,确实非常合理。老建奴努尔哈赤至今已经六十有八,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年事已高,又被李沐这小子逼得两次大吐血,虽然侥幸捡了一条命,但是身体状况也必然是非常不理想了。范文程原是努尔哈赤的谋士,这个时候肯定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在努尔哈赤现有的贝勒爷中,选一个最有希望登顶大汗之位的人去辅佐他,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甚至荣华富贵。

“老奴酋真是养的好儿子啊。”袁崇焕语气刻薄的讽刺道。

“哈哈,彼此彼此,汉家传统嘛。”范文程听到袁崇焕的讽刺,哈哈笑着,不软不硬的回击道,这种龙子夺嫡的老套剧情,在汉家王朝的历史中也是数不胜数,确实也不是老建奴家的特产。

你这狗日的还知道自己是汉家儿郎?袁崇焕心里骂了一句,但脸上却不动声色的道:“范先生,既然大家都是聪明人,我也知道无功不受禄的道理,现在你尽可以大方的告诉我,你家主子拿出父汗的性命,倒底是想交换些什么呢?”

“很简单,一张图纸耳。”范文程伸出一个手指,很是自信的说道,仿佛觉得代价很小,袁崇焕一定会答应一般。

“何图?”袁崇焕问道。什么样的图纸,居然等同于努尔哈赤的项上人头?!

“天启大炮!”范文程突然语气森然,紧紧地盯着袁崇焕道。

“做梦!”听到范文程的要求,袁崇焕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根本就没有思考便一口否定。

范文程所说的天启大炮其实是一种设计极为精巧的机械,说到底应该叫做天启式火炮运载器更为贴切,这种由天启皇帝设计的精巧机器,只要将重炮置于其上,就可以通过数名士兵简单的操作转换大炮的方向,射角,校准装药量,以达到在这个时代极其先进的精确打击效果。在三年前的广宁之战中,李沐就是运用这种改良后的红夷大炮,发挥了原有火炮数倍的威力,炮炮命中关键的节点,击溃建奴十万大军,甚至用一发炮弹杀了努尔哈赤的一起起义的老兄弟,一等大臣安费扬古。

如此国之重器,正是锦州镇保持对建奴威慑力的不二法门之一,也是大明帝国先进技术的代表之一。

“袁巡抚,不要这么着急拒绝嘛。”范文程看袁崇焕激动的样子,脸上又换回了一副笑盈盈的表情,语气沉稳的说着:“你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运数十门重炮出关,总是在朝廷中有几分能量的,想必这样一份图纸,对于袁大人来说并不困难才是。”

“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袁崇焕听到此话,如遭雷击,一瞬间仿佛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几乎要失控的叫出来。

“袁大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些事情,我们想知道,总会有足够的证据的。”范文程一副我吃定你的模样,语句里虽然满是威胁之意,但是听起来却仿佛拉家常一般平淡,摆出胸有成竹的架势,好整以暇的等着袁崇焕改变他的想法。

袁崇焕要是真的清清白白,那自然是不惧他的威胁,直接招来左右把这个书生拿下就是。但是现在的袁崇焕关键是心虚啊,他自觉这个事情做的隐秘,毕竟谁也不知道大炮的具体数量,九边重镇之中,李沐的中三边,以及陕甘一带的西三边,哪一座边镇都装备有数量不低的重炮(他还不知道李沐缴获了五十多门大炮,因为在前文中写了,李沐虽有缴获,但是密而未报),可是现在无论建奴方面有没有确切的证据,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这个风险他都冒不起。出卖火炮给蒙古,这可不是停职罢官滚蛋回家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怎么样,袁大人,一口价。我们也不让你吃亏,这样吧,你交付四十门大炮,一张图纸与我家主子,我们送上大汗和一万八旗兵的人头,这些功劳,足够你把李沐给彻底比下去了!无论他李沐杀敌多少,都比不上你阵斩努尔哈赤的巨大功劳!”范文程此话一出,更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的敲在袁崇焕的心房上,终于把他坚硬的心理防线,敲开了一个裂缝。

袁崇焕的眼前,浮现出那个在奉天殿广场上一人救下百官的年轻人,自己多年的努力,竟然比不上对方数年的际遇,让袁崇焕严重心理失衡。所以他多次向崇祯进言,并且大力支持了在山东的白莲教造反,意图绞杀熊廷弼所辖之锦州军于登莱,结果李沐仅仅出场亮了个相,就把数万辽东镇士卒吓得狼狈而逃,虽然这件事几乎是绝密,也被袁崇焕引为平生耻辱。

这个人,仿佛就是挡在袁崇焕面前的一座高山,只要有他在,朝廷的眼光就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才二十五岁,就已经是总督宣大三镇,封世袭晋阳侯,领平章军国重事!如果自己不能抓住机会超越此人,就只能一辈子活在李沐的阴影之下!袁崇焕虽然不想做卖国贼,但是他却对地位有着非同一般的野望,否则怎么能对得起他成为天下表率,挽江山于既倒的雄心壮志?

袁崇焕对自己的能力极度自信,他觉得辽事未平,主要都是猪队友掣肘的原因。当初孙承宗在的时候,自己能收复疆土数百里,现在来了个高第,不听自己的意见,搞得国土沦丧,而这一切,完全都是因为对方不知兵,不懂谋略的结果。当然,也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得宠,地位还不够高,试想,如果他是辽东经略,甚至是蓟辽总督的话,该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袁崇焕想着朝廷收到自己阵斩努尔哈赤之后的震惊,想到竞争对手李沐对自己甘拜下风,五体投地的样子,想了很多很多,而这些美梦成真的机会,现在就在眼前了。

对于范文程的诚意,袁崇焕倒是不担心的,努尔哈赤老了,他的儿子们心思自然就杂了,谁也不想当一辈子的王子,过着担惊受怕,努力讨好,战战兢兢的日子。现在虽然建奴动兵南下,但是精锐尽出导致后方空虚,必然是一个夺权的绝好机会,何况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努尔哈赤肯定也没有想到,自己赖以信任,委以兵权的儿子们,竟然有一个处心积虑的想要自己的命吧!

“李沐,李沐。。。”袁崇焕低低念叨着这个一直像阴影一样徘徊在他头顶的名字,不知不觉间,心上裂缝越来越大,直到最后,终于完全崩溃了。。。

“好,这事儿,我应下了!”袁崇焕一咬牙,沉声点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