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夜崩塌(下)

一品侯爵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夜崩塌(下)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因为是冬天,到了卯时方才天亮,士子们在冰冷的寒冬里站了大半个时辰,不少人都冻得直哆嗦。但是每个人仿佛都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魔力一般,纵然天寒地冻,却无人退缩一步。

卯时三刻,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大明门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紫禁城前的高官们按照品级排好了队伍入宫城面圣,看着那些生居庙堂之高的官员们消失在城门之内,以做官为毕生野望的儒生们,竟然纷纷露出了鄙夷的神情。

在高官之后,儒生们也缓缓的开始列队,长安街上的百姓都纷纷出来看热闹,这些平日里清贵无比的书生士子,今天到底是着了什么魔,这大冷天的,不嫌冻得慌吗?

他们要参魏忠贤!不知是谁和百姓们吼了一嗓子,一下子,满京城都炸了锅。魏忠贤自以为自己是个人物,编《三朝要典》,保持朝政大权,但是在老百姓中的形象早就臭不可闻。如今一听说这是要参魏忠贤,立马就有无数的老百姓箪食壶浆以犒劳之,什么糕点油茶,各色北京城的小吃热食,源源不断的送到儒生们的手里,让他们深有感触。

老百姓的感情是单纯的,国家固然大,民生固然复杂,但正义绝不可欺,权势滔天如魏阉亦不能尔!

随着天一点点的亮了,更多从山东,河北,陕西,山西,河南赶来的士子聚集起来,看上去怕不是有八万人,而皇城之内,收到奏报的崇祯皇帝自然也出言相询,可满场高官皆是阉党众人,唯有张子续,韩爌数人据理力争,奈何寡不敌众,声势还是差了些。

这边阉党眼看就要扳回局势,却忽然从皇城之外传来隆隆的鼓声。

“咚咚咚”的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是。。。登闻鼓,有人敲了登闻鼓!”鼓声一响,就有官员叫了出来,顾秉谦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那官员又赶紧缩回了脑袋。

大明开国之时,太祖皇帝朱元璋在皇城外设登闻鼓,有“大冤及机密重情”者,即可击鼓;有关官员必须“击即引奏”。皇帝听闻鼓声,就必须亲自审理案件。

当然,这样扯淡的制度,对统治阶级是极为不利的,后来登闻鼓逐渐废止,只因祖制大于天,无法彻底毁弃,朝廷随后派了数十兵士,重重把守这座大鼓,就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有点什么事情就要找皇帝,那皇帝岂不是要烦死?

当然,敲登闻鼓,非同小可,景宗在时,文胜为民请命,“击登闻鼓以进,遂自尽于鼓下”;到了正德朝,许天赐弹劾刘瑾,“夜具登闻鼓状”,之后亦自尽。可见这是一柄强大的诛仙神剑,奈何常常伤人又伤己。

当然,这一回好就好在,皇帝的态度和以往全然不同,登闻鼓响后,顾秉谦第一个开口道:“陛下,有乱民竟然敢擅闯登闻鼓院,这是不敬先帝祖训,请陛下遵照以往之成例,将此人拿下问罪!”

“首揆,人肯定不会放走的。”崇祯轻轻笑道:“但是祖制规定,只要登闻鼓鸣,皇帝必须亲自面见击鼓之人,朕是大明的天子,不能和太祖爷定下的规矩过不去不是。”随后还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魏忠贤道:“魏相以为如何?”

“陛下圣心独裁,岂有老奴置喙的地方。”魏忠贤知道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干脆就把皮球踢了回去。

崇祯皇帝见没人反对,便带着大批銮驾登上了大明门的城楼,一眼望去,场下竟然有数万白衣士子,他们身上刺眼的墨迹,仿佛在形容这个已经墨迹般般,处处漏风的庞大帝国,看得崇祯心中蔚然一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八万士子齐齐跪伏于地,你还真别说,当人站在正义的一方之时,浩然之气仿佛油然而生,扑面而来,阉党众人仅是听着这局吾皇万岁,就有不少被吓得面无人色。

“陛下有旨,祖制登闻,亲临御断,儒生何奏,上可呈来!”数十名宫中传声的执事太监一齐吼道。

“陛下,学生浙江海盐贡生钱嘉征,代八万四千六百五十三名举子儒生,有本上奏陛下!”钱嘉征乃吴越王钱镠第二十四世孙,祖父钱薇亦是言官,以直言敢谏出名。崇祯一直比较欣赏这种清流之臣,点点头吩咐道:“呈来。”

钱嘉征不是什么大人物,甚至连官身都不是,但他却是最危险的一环,因为钱嘉征的出现,代表着这次进谏,已经脱离了政治斗争的范畴,是大明无数士子百姓,对魏忠贤发出的怒吼。

徐应元接过锦衣卫呈上来的奏本,刚准备递给崇祯,没想到皇帝把手一抬挡了回去,嘴里咬出一个字道:“念!”

“啊?”徐应元吓了一跳,这封奏本,封面上触目惊心的写着四个大字,《劾逆珰疏》,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全是诛心之言,这要是在大庭广众下念出来,那岂不是。。。

“朕让你念,听不见吗?”崇祯冷冽的目光扫过徐应元的身体,让他心中寒气四起,赶忙打开折子,清了清嗓子念道:“浙江贡生钱嘉征,代南北儒生士子八万四千六百五十三人,劾。。。劾司礼监掌印,提调东厂魏忠贤十大罪!虎狼食人,徒手亦当搏之,举朝不言,而草莽言之,以为忠臣义士倡,虽死何憾!”徐应元念着念着,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徐应元读一句,周围众多中官便一齐跟着念一句,整条长安街都回荡着尖锐的字句,除此之外,几乎落针可闻。

“一曰并帝。群臣上疏,必归功厂臣,竟以忠贤上配先帝。二曰蔑后。罗织皇亲,几危中官。三曰弄兵。广招无籍,兴建内操。”徐应元的这封弹章,其实没有当初杨涟写的狠,杨大洪彼时弹劾魏忠贤,写了整整二十四条罪名,字字诛心,吓得魏忠贤好几年都有心理阴影,如今钱嘉征这一封虽然同样致命,但是火力似乎小了不少。

“。。。九曰建生祠,一祠之建不下五万,岂士民之乐输。十曰通关节。干儿崔呈秀,孽子崔铎,贴出之文,复登贤书。种种叛逆,罄竹难书,万剐不尽。伏乞独断于心,敕下法司,将魏忠贤明正典刑,以雪天下之愤,以彰正始之法。”徐应元念完全文,恭敬的把奏折双手奉起,默默的等着崇祯的意见。

崇祯接过奏折,轻轻放在手中端详了一会儿,似乎是在把玩什么宝物一般,转身对魏忠贤道:“辄呵问云何?”就是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魏忠贤的脸色惨白,咕咚一声就跪在了冰冷的地砖上,深深的低下了头颅,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魏忠贤此态,让阉党众人心中顿时凉了大半,九千岁这是。。。要认输了啊。

“魏相,你执掌司礼监,操劳国事,苦劳是有的,朕心里知道。”崇祯深深吸了一口正月的冷风,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将眼中的杀意隐去了,才缓缓的对魏忠贤道:“魏相这些年,辛苦了,这有些错误,也不该不顾之前的功劳,魏相为国家操劳甚多,这些年也是处处都有难,处处都朝朝廷伸手,确实是不容易,如今年纪大了,精力眼看就跟不上了,朕也不忍心再看魏相操劳下去。这样,朕亲自被下一份呈仪,就去凤阳为太祖爷守陵吧。所有规制,都按回乡论处,一应赏赐,定然是亏待不了你的。”

“皇上,不可啊,万万不可啊。”魏忠贤还没说话,首辅大臣顾秉谦倒是先开口了,看那急切的样子,似乎被免职的是他一样。

“老奴。。。谢主隆恩。”魏忠贤淡淡的回道,等于认可了崇祯的处置,让刚准备为魏忠贤据理力争的顾秉谦一时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