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朱明天下

一品侯爵 第三百四十八章 朱明天下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三月初四,新任九边总制李沐抵达辽东高台堡,为安定辽东军民士气,第一件事情就是追究袁崇焕败军之责,下令将袁崇焕斩于阵前,传首九边。

消息传到京师,朝廷自然是大为光火。袁崇焕有没有罪责不论,但是蓟辽总督为从一品的大员,朝廷还没有给出处理意见的时候,李沐居然擅作主张把人杀了?如此猖狂行径,置朝廷尊严于何处?置皇上权威于何处?

乾清宫东暖阁内,崇祯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阴沉脸色,面前坐着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位大学士也是小心万分,大气都不敢乱喘。

要说内阁里几位大学士,除了温体仁,周延儒,李沐三人外,还有首辅韩爌,次辅来宗道,文华殿大学士张子续。按理来说,这三位都是劳苦功高,威望卓著的老臣,皇帝更应该亲之信之,但是崇祯皇帝疑心病极重。越是如同韩阁老,来阁老这样威望极高的肱骨之臣,皇帝反而要疏远三分,反而对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个半路出家的大学士信任有加。

可悲的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履历不丰,入阁为相很有几分赶鸭子上架的意味,真正遇见什么突发事件基本废人两位,导致天启年间处处叮当乱响,满耳机杼声的东暖阁这两年时常和坟场一般,充斥着阴冷凝重的空气。

日子久了,两位大学士也都习惯了崇祯的性格,这位皇上其实并不是真的需要别人的建议,而是想要有臣子能够猜出他的心意,提到明面上来,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有个背锅的就可以了。

看着皇帝阴晴不定的脸色,温体仁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对于李沐,崇祯是嫉恨到了十分,这个别说温体仁,朝野上下应该无人不知。但是国家战事频任,还真少了他诚国公不成。看看三省总督杨鹤,云贵总督朱燮元,哪一个真的能顶的起大梁来?现在云贵战事也不乐观,若是桂林失守,怕是还免不了指望李沐去平安邦彦的乱子。

现在崇祯皇帝就仿佛是吃了苍蝇一般恶心,一方面对李沐极为忌惮,恨不得直接下旨把他杀了了事,一方面辽东建奴刚刚拿下宁远,西南局势又越发败坏,真若是把李沐拿下,谁去指挥那十几万边军精锐?若是再用人不淑以致萨尔浒之败,又有谁能承担这样的罪责呢?

温体仁一双眼睛滴溜溜的在周延儒和皇帝身上打转,周延儒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似乎打定了主意只要皇上不问他就绝不开口。

“温爱卿。”崇祯见两位近臣都不说话,还是忍不住抢先开口道:“现如今,事已至此,李沐到底该不该重罚,你以为如何?”

听到崇祯问这个问题,温体仁全身一抖,冷汗立刻就浸透了官袍。按照皇上的意思,李沐不仅要罚,而且最好能重重的罚,就算是不直接斩立决,至少也是个革职查办的下场。但是若是要求重罚,辽东边军怎么办?建奴主力怎么办?难道让温体仁去辽东指挥边军作战吗?

若是万一辽镇作战不力,提出重惩李沐的温体仁就是第一个会被拿来开刀的那一个!

见温体仁支支吾吾的窘迫样子,周延儒不免暗暗好笑,很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温体仁见周延儒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死局,自己又如何能轻易解开。

温体仁想不到什么两全之法,只好硬着头皮道:“皇上,这个。。。微臣以为,诚国公虽擅杀大将,但如今前线危急,此一次实乃权宜之计。。。当然,也不可不罚,亦不可重罚。。。”

崇祯明显不是很满意温体仁的答案,有些嫌恶的撇了撇嘴道:“雨露雷霆均处于主上,若是因为他诚国公地位崇高就轻轻放过,后人岂不是要说朕是赏罚不明的昏君?”

“微臣惶恐,微臣不敢。”温体仁赶忙请罪道。

见温体仁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崇祯心中暗暗摇头,又转而问周延儒道:“周爱卿可有良策?”

“皇上,微臣有一下下策。”周延儒站起身,有些犹豫的道:“此策实在凶险,但或能暂缓当下之局势。”

“哦?”崇祯眉头一扬,伸手虚抬道:“周爱卿尽可说来,朕恕你无罪。”

“为今之计,只有一策,朝廷遣使,向东虏求和。。。锦州诸城,均可暂归东虏,只要对方归还宁远即可。”周延儒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缓缓的道:“甚至,我们可以承认东虏所立之清国为我大明属国,给予他们封号和封土。。。只要他们愿意退兵,给我大明关宁军以喘息之机。”

“周延儒!你好大的胆子,你这是。。。你这是在卖国啊!”温体仁听到周延儒的建议,惊得脱口而出,指着周延儒吼道:“我大明朝自立国以来,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议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对东虏割地赔款,换短暂安宁,无异于与虎谋皮,自寻死路啊!”

“皇上,我大明南北诸镇,大有干梁之才,只是短时间内恐难以协调诸军,不得不仰仗诚国公在军中的极高威望。但若是假以时日,诸如陕甘总督孙传庭,陕西巡抚曹允桢,都是难得一见的干才,数年之后定能执掌大局,以为柱国之臣。只要建奴大军退兵,皇上便可以毫无顾忌的拿下李沐,再派遣心腹之臣,把西北军牢牢握在手中,彼时再集中大军,挥师辽东,一战可定天下。”周延儒反正说都说了,干脆也就不顾及那么多,竹筒倒豆子般的道:“皇上,祖训虽有不议和的条款,但如今情势危急,就算是太祖爷在世,他肯定也会支持您这么做的。诚国公平定河南之乱,封赏的圣旨至今未发,已经让不少人有了非议,现在放眼大明,西北三省都是他的部署,东南六省和舰队也是李家的军队,山东巡抚是他的老师,镇守四川和河南的白杆兵是他生生死死的兄弟,要是再让他握紧了辽镇,锦镇,大明朝的权柄,十之**已在李氏手中,皇上!这不是要考虑祖训的时候了!这是要考虑朱明天下,社稷宗庙姓甚名谁的时候了!”

崇祯默默地听完周延儒的狂悖之言,脸色忽明忽暗,阴晴不定。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李沐在战场上百战百胜,也是为了整个帝国政治生命的延续。若是李沐的存在本身就威胁到了朱明天下的存续,那么崇祯自是万万难以容忍的。

在崇祯的心中,大明首先要是朱家的,然后才能谈及御敌于国门之外,若是李沐真的举起大旗造反,朱明王朝轰然倒塌之后,就算是海内平靖,寰宇清和,对于他朱由校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天平就这么一点点的倾斜了,良久之后,崇祯皇帝才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很有些虚弱的对周延儒道:“周爱卿,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谈吧,希望你能快点有个结果。另外,与建奴议和之事,乃我朝绝密,任何有敢泄密者,杀无赦!”

“微臣遵旨。”周延儒恭声答道。

“退下吧,朕乏了。”崇祯苦笑一声,对着两位重臣挥挥手,随后从卷帙浩繁的奏章中拿起一本,一边打开奏折一边无奈的喃喃道:“愿天佑大明,莫要再让朕失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