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兵临京师(上)

一品侯爵 第三百七十五章 兵临京师(上)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4:42:27 来源:笔趣阁

八月十四日,崇祯皇帝啼笑皆非的下旨,平辽郡王李沐,阴谋造反,罪在不赦,即刻褫夺爵位,兵权,押赴京城受审。传旨的天使还没出四九城的城门,就听见城头传来告警之声,外九门和内九门全部封闭,好似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情。

原来,在八月十四日这一天,随着辽东总兵官熊成抵达,带来了辽镇李沐嫡系的四万锦州军,李沐率军十二万余众兵临京师城下,随后陕西的秦军和山西的晋兵也相继出动,准备沿京城西南方向拦截勤王兵马。

当然了,准备是这么准备的,其实哪还有什么勤王兵马可言,河南巡抚杨鹤及其镇抚大营是李沐组建的,战力是什么水平杨鹤自己心里有数,湖北四川各省的官军如今都被安邦彦拖住,一步也动弹不得。

崇祯皇帝的圣旨,如今连北京城都出不了了。乾清宫的东暖阁内,刚刚二十五岁的崇祯皇帝,苍老的让人不敢置信,仅仅数年的时间,头发就白了一半,整个人形销骨立,瘦的好似麻杆,全然没有一丝大明朝君父的观感。

东暖阁内冷冷清清的,眼看着盛夏的天,殿内的温度却仿佛维持在冰点,司礼监掌印大珰曹化淳和秉笔大珰王承恩一左一右的站在崇祯两边,眼帘低垂着,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怎么了,有什么话就说吧。”崇祯见王承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耐烦的扬扬手道:“朕这两天,什么坏消息都听过了,你还能说出什么更坏的来么?”

“回禀皇上,老奴方才按照皇上口谕召集几位阁老,元辅大人和次辅大人均称抱病休养,东阁大学士钱谦益钱大人请了长假,闭门谢客。只有文震孟文阁老,张至发张阁老两位大人已在殿门外等候。”王承恩有些忐忑的道。

“这样啊。”出乎王承恩意料之外的是,按照崇祯皇帝一贯来的性格,这个时候肯定是要大发雷霆,拿下这些臣子问罪的。但是今天的皇帝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居然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句:“那就让文震孟和张至发进来吧。”

崇祯皇帝下了旨,王承恩也只好出去传话,不多时,文震孟和张至发两位大学士就前后脚来到崇祯帝的跟前。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

“好了好了,这些都是废话,情势紧急,先起来吧。”崇祯皇帝以前特别享受被人山呼万岁的快感,但是最近不知是怎么了,只要别人跪在地上称万岁,崇祯总觉得对方的话语里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讽刺意味,故而主动打断道:“看到你们,朕就知道,如今京师里的人心,怕是已经五去其三了吧。”

“皇上洪福齐天,天佑我大明,一定会过去的。”文震孟不知道怎么回答崇祯这句话,只好用些套词搪塞道。

其实相比起周延儒和温体仁的得宠,文震孟和张至发在内阁里都是被边缘化的,平常周延儒和温体仁根本就不会把权力分给这两位。如今眼看在东林一系愚蠢的指导下,大明朝连社稷江山都快守不住了。周延儒和温体仁干脆都称病躲在家来,把这两个平日里不起眼的阁老推出来当挡箭牌。

“京中城防之军,还有多少可用?”崇祯皇帝顿了一下,转而问起具体的条陈来。

结果皇帝不问还好,一问就把文,张二人问住了。这两位大学士平时在内阁里就是个人皮图章,什么机要文件都接触不到,现在匆忙赶鸭子上架,哪里能知道京中城防的具体信息?

“这。。。皇上,以微臣所知。。。京营尚有精锐十万。。。”文震孟犹犹豫豫的答道。

“十万?”崇祯不禁被手下的大臣气得笑出声来:“本来京营的实力就早不如开国多矣,这回又在保定折了五万,你告诉我京营还有十万?好啊,要是没有那十万人,我就把你文爱卿家里老小都拉上城楼去守城填上缺额!”

“皇上饶命啊,皇上饶命啊!”听到要自己去守城,文震孟吓得赶紧求饶道,这李沐是什么人,从天启元年从军征讨建奴至今,十五年过去了,何曾听到他李大公子在战场上有过败绩?让自己一介书生去和这样的杀神对垒不是去送死还能是什么?

其实文震孟(他是传说中所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曾孙)本来也不是那胆小如鼠的人,魏忠贤当政的时候,当时官拜侍郎的文震孟还随同清流进谏在奉天殿前被打了几十下廷杖。随后干脆就辞官回乡闲居,在书法上颇有造诣。

比起文震孟,张至发张阁老似乎打定了主意一言不发,光看着文震孟跪在地上磕头,自己一动也没有动。

张至发自己不说话,皇帝却不打算放过他,崇祯皇帝见堂堂内阁大学士到了危急时刻居然只知装聋作哑,顿时怒从心头起,挥手抄起曹化淳拿在手中的拂尘,重重的对着张至发扔了过去,终于毫不客气的怒吼道:“你们齐党不是天天说东林不堪用,浙党不堪用,这回轮到你出头的时候?都哑巴了?!”

“微臣绝不敢结党营私,蒙蔽圣听,陛下明鉴啊!”朝中党争虽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在皇上的面前当然打死也不能承认,张至发别的本事没有,政治智慧还是靠谱的,否则也不可能走到内阁大学士这样的领导岗位上来。

“东林,楚党,浙党,齐党,都说自己是忠直之臣,可以挽国家于倾颓,救万民于水火,众正盈朝,正道大行,朕信了你们,把国家托付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报答朕的?乱臣贼子兵临京师城下,一个个要么尸位素餐,对城防兵力一无所知,要么就是装聋作哑,干脆默然以对,甚至直接称病躲避,连朕的面都不敢见!”崇祯发了一通邪火,又冷冷的对王承恩道:“大伴,你是东厂提督,去把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个给我提过来,我倒要看看,朕的元辅和次辅都病成了什么样子,居然连入宫议事都起不来了!”

“老奴遵旨。”王承恩眼中寒光一闪,应声下去了。

当晚,大明内阁首辅大臣周延儒,次辅大臣温体仁相继因病暴毙于家中,崇祯皇帝下旨,进周延儒为太子太师,进温体仁为太子少师,上示哀荣,以尽帝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