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浙江乡试(下)

一品侯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浙江乡试(下)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30 来源:笔趣阁

这边刚一到了贡院的门口,就看到张采和张溥两人和一府学同窗聚集在一起,李沐看他们热烈的讨论着什么,自己也凑上去抱拳道:“受先,乾度,你们来的好早啊。”

这边一群人看到李沐,甫然先是一愣,然后竟然齐齐抱拳施礼道:“见过社首大人。”

李沐这礼受的莫名其妙,对着一众同学疑惑的道:“你们在喊谁呢?”

“云琪。”张溥看着李沐认真的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复社的社首了。”张溥倒是不傻,李沐身居高位,要是能让他当社首,不等于是给复社加了一层天然保护伞吗?

李沐表面上还是很矜持的推脱了一番,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复社啊!古往今来第一学生会组织,自己也会成为古往今来第一学生会主席,成为后世无数大学学生会主席们的榜样,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大学里没有完成的愿望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吧。

双方推辞几句,李沐的社首身份算是坐实了,不过客观来说,以复社现有的规模和社员来看,确实也没有人比李沐更有做社首的实力和威望了。大家都是一届生员,你让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都很难,唯有李沐不仅是生员,更是大明东南首牧父母官,自然威望不同,足以服众。

这边话说没几句,贡院的大门开始传来一阵阵的实木碰撞之声,没过多久,杭州贡院的大门就吱吱呀呀的打开了。这贡院三年才用一次,很多设施确实是年久失修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看这破破烂烂,推起来让人后槽牙都发麻的大门就可见一斑。

这边门一打开,里面就跑出两队兵丁,跟跳大神一样请出一红一黑两面大旗,考生正疑惑呢,就有参加过乡试的老生解释道,这个旗子是来请鬼的,希望各路神鬼今天有怨报怨,有德报德,助心善努力的士子金榜题名,让居心叵测的生员名落孙山。

随后,考场龙门官缓缓步出,宣读皇上的圣旨,大约是为国取士,办抡才大典,希望各位考出实力,考出水平云云,都略过不提。

接着,龙门官又说,浙江各府,按序搜检,并且重申考场纪律,决不允许私自夹带进入考场,抓到作弊者,带枷三日,开革学籍,永不叙用。

科举考试,在大明,是成为一名高级官员几乎唯一的途径,除非你能像李沐这样未卜先知,在战场上百战百胜,否则跨过乡试,会试,殿试三大关,进士及第,是脱离普通民众阶层,走向统治阶级的不二法门。

正因为如此,乡试的成绩,就意味着财富,地位,美女,所有世俗间所能得到的一切,自然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好名次。

就连著名书画家唐伯虎,也因为牵连到科场舞弊的案件中被罚永不叙用,虽然唐伯虎是冤枉的,也确实表达了大明朝廷对于科场舞弊已经达到了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态度。

第一个搜检的自然是杭州府的考生,不过乡试的座次是排好的,先进去也不能占什么好位置,进门之后,就有贴在墙上的座次表可以查看,坐错了位置,一样按舞弊论处。

这年头,考场搜检是极其没有人性的,几乎要把人脱个精光为止,因为据说曾经有人甚至把小抄夹在谷道中带进考场过。所以在很多戏文中,比如像《女驸马》这样的经典剧目,冯素贞进了考场考了个状元,女扮男装还娶了公主的故事,也就是戏里听听就好,真要是放在现实中,这搜检第一关就过不去,连考场都进不了,又怎么能够做状元郎呢?其他的随身物品,尤其是考生携带的考箱考篮更是被翻来覆去的检查,点心都要被掰开,笔筒要被浸水,砚台也要仔细翻找。

负责搜检的,一般都是附近州府的兵丁,为了防止本地人之间互相串通,杭州府的兵是不能查杭州境内的考场的。

倒不是说这些外地兵和考生多大仇了,而是抄到了一个作弊的考生就奖励二两银子,这可让那些搜检的士兵们下了狠手,恨不得把人都掰成两半查一查更好。

这样的搜检,肯定不会快的了的,有经验的老生甚至带了小马扎来,往贡院的大门前一座,一边默背着经书,一边等待前面的搜检结束。

李沐是杭州府生员,按顺序第一个进场搜检,所以这边李沐刚站了不到一会儿,就听见龙门官高喊道:“杭州府,李沐!”

李沐赶紧走上前去,跨过贡院的大门,站在庭院影壁前,老老实实的张开双手,一副后世机场过关等待安检的样子,闭着眼睛等待着传说中的乡试搜检的到来。

结果搜检没等来,这边刚一张开手,那边满场军士呼啦啦的跪倒一片,齐声道:“参见大人。”

李沐听见周围的声音,缓缓的睁开眼睛,看见眼前地上跪了一地的兵丁,奇怪的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回大人,我们是宁波卫的兵,大人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小的们年节的时候,大人来宁波卫给我们带了过年的米面,大家都过了个好年,感谢大人的恩德,当时大人还说以后要和我们一起喝酒哩。”一个兵士跪在地上说道。

这边兵士一跪,立刻引起来了贡院内外不小的轰动,有明开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在贡院里发生这样的情况,搜检的军士死活不敢搜检的考生,李大公子也算是开国以来头一个。

“起来吧起来吧,我是来考试的,今天和普通士子无异,你们该查就查,都跪着干什么,后面许多同年等着呢。”李沐道。

“大人,小的们如何敢搜检您啊。”那些兵丁一听要搜检李沐,你推我攘的谁也不敢上前,有几个被同伴推到前面的,吓得不住地往后钻,搞得龙门官哭笑不得,只得无奈的摆手道:“算了算了,李沐不用查了。”

这话刚说完,就有几个讨巧的军士,上来殷勤的帮李沐提起来考箱,直接上前给他引路去了。

李沐苦笑一声,也没有再坚持,而是跟着前面几个兵士,往自己的号房去了。

后面等待搜检的金华,温州,台州,宁波等府的考生都惊呆了,纷纷询问这是哪位大人,杭州府的生员则一脸骄傲的告诉他们,这是咱东南的经略,在辽东打得建奴哭爹喊娘的李战神李大人!

哇,后面不少考生听闻这个消息,就卯足了劲儿暗暗下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就是死撑,也要保证这一次考出好成绩来。想象一下,要是和李沐同届中举,那就是东南经略的同年啊,大明官场上,同年那可都是铁打铜铸的盟友关系,有这样的同年,不就像被iphone砸到的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吗?

李沐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出现还起到了激励广大考生士气的作用,只是按部就班的找到了自己的号房,就准备参加考试了。

这贡院的号房果然如杨涟所说,不过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般的房子,没门没床的,号房内有两块实木板,考试的时候,一块坐人,一块横在号房的墙缝里当桌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两块一拼就成了简易木板床,也算是发挥了它全部的用途,所以很多考生就戏称,乡试考试考九天,全程就是再和两块木板作斗争。

李沐所在的地方,一看就是开国初建的老号房,破烂不堪的样子真是让人担心这样的号房会不会突然倒下来,不过对于考生来说,这房子虽然破,但是好在宽敞,还能转个身活动一下。

后来随着考生人数越来越多,原来的号房不够用了,所以朝廷和地方官府都拨款扩建,但是新建的号房越来越偷工减料,很多小号建的广不容席,站起来脑袋都能顶到屋顶的梁,整个人九天都只能窝在那么个小棺材盒子一样的地方,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当然还有一些在厕所旁边的号房,虽然这样的概率不高,但是真的轮到了也只能说真是坏事做多了遭了报应了,想像一下,在漫长的考试日程里,各处考生集中在你写卷子的隔壁便溺,不熏晕过去就不错了,何谈论政策时论,写锦绣文章云云。

过了好几个时辰,李沐都等得快睡着了,这才听见小门落锁的声音。贡院的考场每十人为一栏,每一栏都有小门,门口有军士看守,落锁之后就表示这一栏的考生已经全部到齐了,从现在开始,到第一场考试结束,除非紧急情况而不得打开。至于贡院的大门,更是严厉绝对不能在考试期间再度开放。就算是有的时候,考场里有人情绪失控,导致死了伤了,也只能用两根木杆从高墙边扔出去,反正门,是绝对不能开的。

各栏的考生都坐下了之后,看日头已经是下午了,随后李沐听到一阵极其刺耳的嘈杂声,原来是因为贡院的大门带有特殊的装置,在开门移动的时候就会发出巨大的噪声,类似于后世的报警器一样,以防止考试期间的内外交通舞弊。

不过这乡试每个人一个小号,三面都是墙,怪不得严厉禁止考生夹带,因为只要带进来了,三天考试的时间,只要不是个傻子,总还是会找到机会偷看的。

贡院都是呈正方形环绕布置的,最中间的明经楼高有四层,监考官门等上高楼,所有考舍都尽收眼底,所以,在经历了乡试之后,李沐也不得不服气。在反作弊的力度和考试体系的成熟度上,大明王朝领先了不是一星半点。

随着明经楼上钟声响彻杭州全城,大明天启三年的浙江乡试,就从现在,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