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二百一十六章 赐婚

一品侯爵 第二百一十六章 赐婚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30 来源:笔趣阁

“陛下。”袁崇焕似乎在李妍儿的事情上,是决心要和李沐杠到底了,依旧跪在乾清宫冰冷的金砖上,又磕了一个头道:“陛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露郡主双亲早逝,长兄如父,朝鲜王殿下理应决定郡主的终身大事,而不是李大人所谓的‘终身之约’!”

“是啊陛下。”魏忠贤的话被顶了回来,等于是被李沐狠狠的扇了一巴掌,脸上火辣辣的疼,整个人都阴沉了下去,一副要吃人的眼光盯着还跪在地上的李沐,出声给袁崇焕撑腰道:“为大明边疆战事计,朝鲜乃辽东重要之臂助,袁大人身为辽东镇总制,提调辽东诸军,身负与建奴作战之责,李大人人在宣大,还是为了朝廷,割爱一下为好。”

魏忠贤此话一出,李沐心中暗骂不已,这老小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可着实是个搞斗争的老手,他把李妍儿的婚事和大明的辽东战局化为一谈,李沐也不能说自己不能为了朝廷放弃心爱的女人?就算这话放在天启眼里没什么,但是也足够成为把柄,被魏忠贤手下的那帮疯狗参到罢官回家为止,很可能多年积威,毁于一旦也说不准。

但是真的要为了自己的声名,让李妍儿嫁给袁崇焕这个唯利是图,恋栈权位的小人?李妍儿托熊成带给自己的信笺也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如果她不能嫁给自己,一定会自尽以酬情意。这也许在后世是很难想象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女子,尤其是像李妍儿这样从小接受严格的世家大族教育的贵族女子,司空见惯的想法。

礼教社会下的从一而终,远比后世所要求的“从一而终”严格的多。

李沐心念急转,抬头用余光瞥见了一身华丽宫装,坐在一边的软墩上美得不可方物的皇后张嫣,不由得计上心来,对着袁崇焕开口道:“却不知袁大人在早有妻室的情况下,为了迎娶郡主和朝鲜支持,休掉发妻,大人可有惜之?”

“大丈夫建功立业,为国不惜此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何况一妇人尔?”袁崇焕几乎不加思考的道。

听闻袁崇焕第三次说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想起李沐那个赌约的张嫣心中更是厌恶了,只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原本淡淡的微笑也收了起来,换了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看着袁崇焕。

“袁大人,那毕竟是你相伴二十年的发妻啊。”李沐看张嫣的脸色越来越差,主动加把火道:“真的一点都不可惜吗?”

“李大人,你还年轻,自有儿女情长,很多时候,还是要以国事为重。”袁崇焕不知道皇后对他的观感已经差到了极点,还在那里不知死活的一边渲染自己的忠心,一边贬低发妻的价值。一开始还有点分寸,后来也不知道是找到了感觉还是憋得太久,一咕噜的什么话都冒出来了,什么“妻子如衣服”“大丈夫何患无妻”,把个为人妻子的简直说成了一块随时可以弃之如敝履的裹脚布一般,留着浪费空气,养着还浪费粮食的那种。

正当袁崇焕兀自和皇帝表明自己忠于革命事业而坚决反对搞个人主义的精神时,冷不防听到忍无可忍的张嫣一声怒吼“够了!”

袁崇焕这边话没说完,一下子给张嫣这一声娇斥吓了个哆嗦,转过头看向一边,发现原本端庄美丽的皇后已经站了起来,头上精致的发钗乱晃,一双妩媚的双眸里却满是怒火,死死的盯着地上的袁崇焕,看得袁抚台心里寒意阵阵。

“袁崇焕,你狂悖!”张嫣余怒未消,指着袁崇焕又是怒道,此话一出,周围的太监宫女,包括魏忠贤在内纷纷跪下,转眼间乾清宫大殿里跪了一地的人,只有皇后一人站在中间,仿若女神天降,指着袁崇焕气得全身发抖。

不同于大明历代皇帝和皇后的关系都比较一般(除了朱元璋),天启皇帝其实和张嫣的夫妇感情很好,张嫣怀孕之后,虽然受到魏忠贤的暗算,导致腹中孩儿受损,诞下死胎,但是天启依旧给他取名朱慈燃,并且追封为怀冲太子,陵墓规制也按太子规制修筑,可见天启对于皇后还是非常宠爱的。

可以说,在整个天启年间,张嫣屡次向皇帝告发魏忠贤的不法之事,最后能在魏忠贤和客印月二人联手陷害下留得一条命,还真是多亏了天启不遗余力的保护她。

看皇后发话了,天启也就没有说什么,毕竟张嫣一直以来性格温和善良,深得天启喜爱,而且发火也不是对着他,天启也乐得作壁上观看热闹。

“微臣该死,娘娘息怒,娘娘息怒。”袁崇焕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赶紧向张嫣请罪道,不管自己错在哪,张嫣是皇后,那就是君,自己是臣子,君臣之间,没有对错可论,只有命令和服从。

“在你袁崇焕的眼里,为人妻子,是不是一无所用,抛弃妻子也是大义所为?!难道一个连自己妻子都保护不了而狠心抛弃,毫无可惜歉疚之意的人,还能指望你保护我大明的百姓,指望你在关键的时刻,不抛下战友和城池,维护朝廷的权威和体面?!袁崇焕,管中窥豹虽不全面,但是从你的狂悖之语,本宫真是觉得,朝鲜国现在也是自甘堕落,居然找你做盟友,谁知道你在战场上,会不会抛弃他们呢?”张嫣已然怒极,话说的也是很重了,袁崇焕跪在地上,也是从头冷到了脚,好死不死的,忘了张嫣本身就是为人妻子,皇后不也是皇上的发妻吗?自己这样贬低妻子,连带着等于把皇后也给一起骂了。。。

袁崇焕想到这里,才知道自己一时嘴快惹了多大的麻烦,无论什么时候,对皇后不敬都是无法洗脱的罪名,要是再谈娶明露郡主的事情,那就等于坐实了对皇后的大不敬之罪,这个罪名可是要杀头的!

袁崇焕悄悄瞄了李沐一眼,却见李沐也正好看向他,这个从无数战阵中走出来的年轻人,毫不畏惧的看着自己,眼神里满是杀气,一副“你死定了”的样子,让袁崇焕赶紧避开了李沐的目光。

都是他!一定是他!袁崇焕在心里呐喊着吼道。李沐从一开始就在这儿等着自己,皇后就是他的杀手锏,自己身为臣子,必须恪守臣道,是不可能和皇后唱反调的。只要皇后支持他,别说明露郡主,自己还能不能留住辽东经略这个官都很难说。

魏忠贤再怎么权势滔天,毕竟也是皇家的奴仆,在这种公开场合,当着两位封疆重臣的面,自然也不可能反对皇后的意见。

“好了好了,袁爱卿,皇后,这事儿就这么算了,袁爱卿也是无心之言嘛。”天启对于袁崇焕还是颇为欣赏的,自然不想看着他被上纲上线,直接参到下岗,于是他看场面有点僵住了,不得不主动打圆场道:“袁爱卿,你今天所说之言,确实有失偏颇了,你既已有发妻,还是要好好和她过日子的,祖训教导朕,从来都没有和亲换来的和平和盟友,所以你和朝鲜郡主的事情就算了吧。”大明吸取前朝唐宋的教训,认为和亲和赔款不可能换来国家的稳定和平安。所以大明从立国起就采取了极其强硬的对外政策,有什么问题都是打了再说。

虽然和亲和谈判不能换来和平,但是矫枉过正也并不可取,很多其实能用谈判解决的事情,战争的成本就高的多了。比如嘉靖年间,同蒙古瓦剌部的俺答汗达成了互市协议,换来两国边境和平四十年,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蒙古女英雄三娘子钟金,也受到了蒙明两国百姓的共同尊敬。

天启皇帝身为大明的君主,也是不相信和亲这一套,这也就是看着是朝鲜嫁公主给大明,咱们是占便宜的一方,否则朝廷绝没有应允的道理。

“皇上,方才是臣妾失礼了。”张嫣平息了一下怒火,转身跪下对天启请罪道:“请陛下降罪。”

“皇后言重了。”天启对张嫣温声道:“你是一时激愤,袁爱卿也是无心失言,你二人都无甚大的错处,朕自无意怪罪你。”

“皇上,臣妾虽为国母,按理不该插手大明的军国政事,但是今天臣妾也要为李大人鸣个冤了。”张嫣站起身来,坐回锦墩上,声音清灵的道:“李大人从天启元年驻守辽东开始,天启元年,击建奴,攻沈阳,杀敌逾万,随后东进朝鲜,帮助朝鲜平定叛乱。再至山东,守登州城,又杀敌数千。天启二年,赴锦州任经略,一战锦州,二战广宁,杀敌五万余人,京师传捷,呼为战神。天启三年,平白莲教于山东,杀敌五万,天启四年,又战红毛人于澎湖,杀敌逾万,击沉战船数百艘!今年又于宣府两次大败察哈尔部,杀敌两万余,再于锦西堡大败建奴,杀敌一万余,生擒奴酋努尔哈赤。”

听着张嫣一点点的叙述着李沐的功劳,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天启和魏忠贤都沉默了,不知不觉间,李沐南征北战,杀伤敌军二三十万人,从南到北,大明边防各镇,几乎都留下了李沐浴血奋战的身影。

李沐在辽东杀敌一万,生擒奴酋,朝廷一句低调处理,低下的官员虽然觉得莫名其妙,但是想想也就算了,这要是放在以前,如此大的功劳,根本想低调都低调不了。李沐带来的胜利太多,奇迹太多,让很多人都忘了这个国家和朝廷,原本是如何风雨飘摇的样子,而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位治世之能臣匡扶社稷,居然还有人怀疑他的忠诚?

“这样真正为国不惜此身的朝廷重臣,世袭侯爵,居然到了二十五岁还是孑然一身!”张嫣有些激动的道,李沐原本家世就很高,身为前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嫡孙,他有祖上传下来的宁远伯爵位,一般李沐这样的家庭,到了二十岁大部分也都结婚生子了,而李沐却到了二十五岁,还没有一位名正言顺的妻子。

“如此国家肱骨,陛下正应亲之信之,极力维护,而不是为了某些自以为是的沽名钓誉之徒,抛弃妻子的冷血之辈而夺人所爱!”张嫣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说的袁崇焕和魏忠贤哑口无言,袁崇焕抬头看向天启,似乎想辩解什么,冷不防看到张嫣眼里一道寒光闪过,硬是把嗓子里的话给咽了回去。

厉害啊,李沐听着张嫣的话,心里暗暗赞道,这位皇后在历史上就很有名,生的窈窕绝美不说,难得的是性格纯和,直言敢谏,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观很正。经常劝谏天启皇帝远离魏忠贤和客印月,每每把魏忠贤比作秦代权阉赵高,让魏忠贤多次起了杀心。

张嫣的话听在天启的眼里,想起李沐多年来和自己相交甚欢,尽心尽力的为国事操劳,从天启元年到现在,眼看天启六年近在眼前,转眼这么久过去了,李沐每一年几乎都是在凶险无比的战场上度过的。

天启这个人,虽然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是却一直想做一个合格的朋友,合格的丈夫,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史载魏忠贤曾经捏造了证据想诬告张嫣的父亲谋反弑君,如果这个罪名坐实,张家自然一个都跑不掉,满门夷族几乎毫无悬念。但是后来秉笔大太监王体乾悄悄和魏忠贤说:“主上凡事愦愦,独于夫妇、兄弟间不薄,一不慎,吾辈无遗类矣。”意思是皇上大事儿不关心,反而对夫妇,兄弟之间的情感颇为看中,要是一不小心,我们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魏忠贤深以为然,随后放弃了陷害张皇后的计划。

不过天启这个性格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重情重义的他确实保护了张皇后免于危难,另一方面,他也因此纵容魏忠贤坐大,为大明朝廷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而现在的天启皇帝,想起李沐这么多年不辞辛劳的四处征战,到处灭火,还要顺带为他解决经济问题,想必肯定有很多苦楚吧,不由得一下子红了眼眶,很是动情的道:“李爱卿,这些年,苦了你了,你不容易,朕都知道。”

李沐虽然心中没有什么忠君的思想包袱,但是天启这个人贵为帝王,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确实也不愧为一个知心的好兄弟了。

“皇上,微臣。。。都是因为皇上信任微臣啊。”李沐也是有些感动的道。

“爱卿已经二十五岁有余,却时至今日还未娶亲,都是为朕的江山操劳之故,实在让朕心有愧疚。”天启抬手示意李沐不要再说,转而对魏忠贤道:“大伴,着内阁和司礼监拟旨。”

“陛下,旨意何为?”魏忠贤恭声问道。

“原晋阳侯李沐,因击辽东建奴大胜,生擒奴酋努尔哈赤,功勋卓著,实乃诸臣工之典范,今钦册其为太原郡公,总制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升兵部稽功司郎中,国子监博士,詹事府官职原职留用,平章军国重事原职留用!”天启大手一挥,便是极尽荣宠:“赐黄金五十两,白银三千两,赐禁宫骑马,入参不拜,增其食邑五千户。赐婚玥然郡主爱新觉罗氏为太原郡公夫人,领正妻,封一品诰命;赐婚明露郡主李氏为太原郡公夫人,领平妻,封一品诰命,吏部造册,通晓诸国使者,咸使闻之。”

宣大总督升任七镇总制,现在的大明九边,从西边的甘肃一直到东边的河北,中间上万里的长城,都是李沐辖境,手握大明九边重镇中的七个(其实一共有十三个,但是有四个是嘉靖年间新设的,兵力比起原来的九镇差很多),现在的李沐,掌握着整个大明帝国超过一半的军队,就算是保守估计,也差不多有近三十万左右。

晋阳侯升太原郡公,也让李沐终于摸到了公爵的门槛。

天启皇帝不赏则已,一赏就是超大手笔,让迄今为止也算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李沐,一下子都有些无所适从。

“爱卿,九边防线,国家命运,朕都托付于你了,莫要让朕失望。”天启深深的看了李沐一眼,重重的叮嘱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