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婚(下)

一品侯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婚(下)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30 来源:笔趣阁

且不说李沐的出现引起了多大的轰动,现在的李沐总算是来到了朝鲜驻大明国宾馆的门口,此时的朝鲜国宾馆也是仔细装点了一番,红绸满眼,彩帛飞扬。李妍儿身为朝鲜人,父母早逝,加上兄长李倧又不在身畔,便只好由刚刚释放出狱的老师杨涟代为高堂。

李沐直入正堂,对着已经安坐堂上的杨涟跪下行礼。杨涟看着自己此生唯一的学生正值大喜日子,一身喜服的李沐意气风发,也是颇为感慨的道:“没想到老夫还能看到你大婚的这一天。”杨涟当初死谏魏忠贤,那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没想到李沐这么争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大明唯一能和魏忠贤分庭抗礼的重臣。

“老师春秋鼎盛,还有的是福气可享呢。”李沐知道杨涟因为在诏狱内饱受折磨,业已失聪,但是依旧恭敬的道。

“好了,你也不用多说,我也听不到你说什么。”杨涟示意周围贺客把新郎官扶起来,然后神色肃然的道:“明露郡主性格温良,柔弱文静,你这小子可要好好疼惜她,切不可‘恃宠而骄’啊。”

连杨涟这一直以来都很是严肃的谏臣都开起了李沐的玩笑,可见老人家现在的心情真是非常之好。

李沐唯唯诺诺的应了,转而来到李妍儿的梳妆阁前,不过,李大公子自然是毫无意外的被别人拦住了。不过唯一意外的是,拦门的小丫头,居然是一直以来贴心无比的李沐的小侍女,伊宁。

向来对李沐百依百顺的伊宁今天很难得的在李沐面前坚持了一下原则,没有被李沐几个装着百两银票的大红包和公子许下的众多羞人的承诺直接砸晕过去,而是非常坚持的要李沐写下几首催妆诗词来。

李大公子文采有限,这个状元头衔还是因为对了天启皇帝的胃口,并且承蒙其他同年抬举才捡来的,要说这临场发挥,七步成诗确非李沐所长。

但是李沐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这种要求,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抄啊。前任珠玑在前,为什么不能加以利用呢?

李沐很是装模作样的拿捏了一下,很装很高级的道:“好好好,那我先赋词一首《诉衷情》吧,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为唐代温庭筠所创,后用为词牌名,当然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所做,秉持了温词一脉,描写了思念之人春日无聊的情状,着墨不多,看似清淡,实则蕴藉有致。

伊宁的汉语水平虽然已经大为长进,但是明显还不足以达到欣赏诗词的地步,只好抬头望向朝鲜国宾馆的青色木阁,木阁里传来一句朝鲜语,李沐肯定是听不懂的。

“郡主说公子这样可不行,哪有一首催妆便足够的道理。”伊宁是朝鲜人,自然对于理解母语毫无压力,小丫头接到命令之后,再次穿着一身紫红色的汉装,张开小手拦住了李沐的去路。

我的天,这是要逼着小爷放大招了啊。李沐心中暗暗下了狠心,便开始大声念道:“那就再赋一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李大公子的词反正是抄别人的,根本就不加思索,何况昨天晚上准备的那么辛苦,早就料到李妍儿这小妮子要来这一招。但是在在场的其他人看来,尤其是像孔胤植这样的饱学之士,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沐从《长相思》念到《好事近》,从《忆江南》叙至《采桑子》,一会儿是“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幽静,一会儿又有“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的伤感,转而又是“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的深情款款,李沐一连连述十首催妆,词牌不同,意味不同,背景不同,气质亦不同。李妍儿是什么反应尚不可知,但是孔胤植确实是在一边听得如痴如醉,看着李沐的目光也满是崇拜,这小子要是个走旱道的兔爷儿,估计现场就能向李沐求婚了吧。

这个招,对付李妍儿这样文艺气息浓重的小才女自然是手到擒来,李沐念完十首催妆,那青木闺阁的门便“吱呀”一声打开了。李妍儿穿着一件黑底金丝裙,一件金凤玉带,这是命服套装,没有什么可改变的,但是姑娘明显还是有心打扮了很久,腰间垂着两支金缕玉环,脚下踩着一双红色绣鞋,正是一个娇艳无边的新娘子。

“新娘子出来啦!”这时候,现场的气氛也高昂起来,婚礼这东西,几百年了都是这样,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孔胤植,到了这时候也成了起哄的高手,兀自在那口花花的道:“新娘子可别走着走着撞到别人怀里,这么漂亮的姑娘,那我们可不客气喽。”

“哈哈,是啊,熊总兵还没娶亲呢。”英国公张维贤也在起哄道:“李郡公还不赶紧表示一下?!”

李沐也被这些人热烈的气氛感染,心下一激动,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上前去,一把就把李妍儿整个人横抱在了怀里,高喊一句:“谁TM也不能抢老子的女人!”

“好!。。。。。。”众人开始疯狂的欢呼起来,简直像是要把整个青木阁都震倒一般。

和一般迎亲队伍不一样,大队人马接到了李妍儿之后,又转道向秦良玉所在的鸿胪寺辖之四方馆内,去迎接今天的第二关考验。

四方馆和朝鲜国宾馆的职能差不多,主要是用于给国内少数民族土司和诸藩外国使者觐见所驻,所以四方馆内人物倒是天南地北的各处都有,李沐甚至还在其中看到了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前面的程序依旧是一样的,李沐入正厅拜见了秦良玉之后,这位巾帼女将和杨涟的风格却又完全不同,秦将军移步若菡闺阁之前,取一支劲弓在手,对李沐道:“杨大人在朝鲜馆中,想必是考教了新郎官的文采,那老身就在此代新妇考教一下新郎官的武艺!”

“来啊!谁怕了!”“就是!”大婚期间,平日里讲究的礼数也都不那么重要了,秦良玉这边一发话,李沐身后众人纷纷叫嚣起来,气氛一下子被推向了顶点。

秦良玉取来箭袋,将每一支箭枝的末尾都绑上了一根绳子,转身对李沐道:“前面这堵墙后无人,你大可放心射箭,这每一支箭后都有一根绳子,必须用绳子在枪上扎出一个喜字,方能放你过关!”

“哇!”这个要求一出,满场皆惊,且不说这个喜字笔画复杂极其难写,而且要用羽箭为笔生生的在墙上扎出字来,那自然是难上加难。

李沐虽然用枪还算精准,但是射艺明显就不过关了,瞄了一眼秦良玉那看他笑话的表情,李沐不由得眼睛一转,很是认真的道:“那我就来试试吧。”

李沐弯弓搭箭,对准前方木墙瞄准许久,手中一松一支羽箭极速飞出,擦着秦良玉的身体飞过,稳稳的扎在了木墙上,箭枝力道极大,即使已经入木三分,依旧还在微微的颤动着。

秦良玉久经沙场,这都是小场面,自然毫不变色,李沐随后拿起羽箭,又是连发五箭,虽然每箭都飞向了木墙,但是却依旧没有画出喜字的样子来。

看到这里,秦良玉不由得笑道:“云琪,你这可不算啊,好歹写出一个别的什么字,只要我认得,都算你过关如何?”秦良玉觉得大喜的日子,也不想把场面搞得太尴尬,不由得主动降低要求道。

谁知李大公子搭上第七支箭,大喝一声:“阿嬷,对不住了!”羽箭飞驰而出,秦良玉顿觉自己四周的几条绳子开始飞速的向她靠拢过来,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被七八条绳子死死的缠住,动弹不得了。

原来这小子是拿绑在羽箭后的绳子打了个结!怪不得好几箭都贴着卿良玉飞了过去,虽然秦老将军是不当回事儿,但是还是把其他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秦良玉一辈子战阵厮杀,没想到在这个小阴沟里翻了船,只好苦笑一声,叹一句“兵不厌诈”罢了。

“兄弟们,给我上啊!抢人啦!”拦路的被绑住了,剩下的大老爷们自然如同虎狼之师一般扑了上去,两位正二品的总兵官更是嗷嗷叫着冲在最前面,熊成铁塔一般的身体撞过去,一下子就把门前拦路的白杆兵们撞得七零八落。

前有两位总兵官赤手开路,后有三位国公爷红包封口,几十个大红包撒出去,总算是趟平了道路,来到了若菡的厢房门口。

今天是真不容易啊,先是连念了十首催妆诗,现在又连发了七支重箭,李沐的脑力和体力都是损失惨重,不过好在胜利曙光就在眼前,一想到晚上的洞房花烛夜,李郡公就浑身带劲儿的满血复活了。

厢房的门打开了,一身命服的若菡在几位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踱步而出,不过由于头上罩着盖头,李沐看不到她的容颜,只是气质上,觉得今天的若菡和以往非常的不一样。

“新妇出门啦!”看到若菡出来了,李沐周围的好友们纷纷欢呼道。

已经把绳子解开的秦良玉也没好气的走过来,伸手轻轻戳了一下李沐的额头道:“你这小子,真是惯会耍小聪明。”

“嘻嘻,阿嬷恕罪。”李沐嘻嘻哈哈的打趣道。

“你既然过了这个关,把姑娘带回了家,我也不说什么了,既然许一世之约,就当好好待她。”秦良玉先是认真叮嘱了几句,随后却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转而哈哈笑道:“本来想说让你不要随意欺负她,不过若菡这小丫头我是知道的,光论起武艺话,十个你绑在一起,让她一个人打怕是都绰绰有余。”

“哟,云琪啊,你怎么这么弱?你这个夫纲,可危险喽。”秦良玉此话一出,太原总兵熊成就开始手舞足蹈的怪叫起来,回身对着身后的众人喊道:“打不过可以向我们求救嘛,几位国公爷不会见死不救的,是不是啊?”

“哈哈,不会不会!当然不会!”“大丈夫和婆娘打架岂有输的道理?!如此激烈重要的战斗,我英国公府定要站在云琪这边!”“云琪要是打不赢,我成国公府可以出三万京营帮你解决战斗!”“我这儿还有五千北云!”“我还有三万晋兵!”“白杆兵的兄弟们也可以捧个场啊!”一帮损友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出言起哄道。

李沐正想不理会这帮不知好歹的猪队友,谁知若菡却先开口道:“奴家既然嫁给相公,那生生世世就是相公的人了。若菡肯定会恪守妇道,相夫教子,夫为妻纲,相公所言,岂有不从之理,诸位叔叔不必担心。”

“哟,新娘子心疼了。哈哈。”若菡出言给李沐解围,自然惹得众人一阵哄笑,李沐却是心中暗爽,这姑娘,还没正式拜堂就知道维护丈夫的面子和权威,真是娶的太值了!

经过数场考验,李沐总算接到了两位郡主,他小心翼翼的把两位郡主扶上华丽的双辕马车,配上红花于胸前,表示自己已经接到新娘,然后和一众队友回到马上,四方馆放鞭炮八千响以送行,前方乐队和卫士们鸣锣开道,所有的乐手都鼓足全力吹吹打打起来。原本就已经人数不少的队伍,加上朝鲜的仪仗和秦良玉的数百白杆兵,现在更是膨胀到了一千五百余人,四方馆所在朱雀大街,又是京师里衙门聚集地,整个队伍从礼部衙门起,一直排到大理寺的门口,不少值班的官员也放下手头的工作跑来讨个利市。李大公子现在财大气粗,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结善缘的好机会,大把的红包喜糖撒出去,还真有几分“少年臣子,春风得意”的气度。

李沐稳稳的骑在白马上,高呼一声:“出发!”众人便一提缰绳,嬉笑热闹的往紫禁城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