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侯爵 > 第三百章 燎原之势

一品侯爵 第三百章 燎原之势

作者:南云二十一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30 来源:笔趣阁

孔胤植身为衍圣公,私下里是李家的参谋总长,地位崇高,但是这回神色慌乱的不像样子,仿佛遇见了什么天塌地陷的大事儿,说话都打着磕巴。

“陕西这两年,实在是太难了。”李沐不由得感叹一句道,现在的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和现代中国的陕西省辖境不同,不仅包括了陕西全境,还包括现代的宁夏,甘肃全境,青海和蒙古的一部分,地域广阔,却又民生疾苦,大部地区较为贫瘠。

而如此贫瘠的土地,却要供养九边防线上防务极重的几个大边镇,镇兵额员近五十万之众,朝廷财政困难,军饷很多时候依赖地方捐输,时间久了更是雪上加霜。

陕西大旱三年,身为唐国公府,七镇总制的李家并不是没有钱粮赈灾,一是陕西饥民甚重,赈灾是个无底洞,故而李沐也出于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一直没有大力赈济,任由陕北一带情势恶化,也不知道是存了什么心思。

“陕西镇兵,唯有三万西安府下辖的大理寺寺兵受过编练,是大理寺寺丞卢象升卢大人亲自训练的内卫军,配发精锐的天启二式火枪,由北云兵为教习操练,曹文诏所率之延安府兵,庆阳府兵,虽有四万之众,但皆为旧军,我还是担心,反贼势大,已成燎原,怕是不掉寺兵镇不住啊。”孔胤植忧心忡忡的道。

现在的北云兵,由于战事渐少,已经开始分散到各地充作教习,包括宣府的晋兵,太原镇兵,陕西的大理寺寺兵,甘肃的陇右军,都由北云军出人充任教官。组建新军之后,原本当地的旧式军队被慢慢解散,这其中暴动反抗不少,但都被李沐以绝对铁血的手段镇压了。

“你不是怕曹文诏的旧军镇不住,是怕延安,庆阳两府的府兵倒戈吧。”李沐沉声说道。在历史上,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等人最初起兵后,很快就被曹文诏率兵击退,在崇祯元年,一直未成大势。但是由于李沐在地方上实行铁腕改革,大量吃空额享清福的旧军官被砸了饭碗,这时候有东风可借,如何会放过这个大闹一场的机会,最不济,也要逼着李沐的总制府放弃编练新军,把好处还给他们这些世袭的兵油子们!

“是,云琪,有些事情,我不说,你也是知道的,这些反贼,虽说大部分是乡野村夫,但也有些边军将领的精锐家丁,战力不容小觑,之前一直在澄城销声匿迹的王二,也带着人投奔到他们那里,现在庆阳和延安两府已经遍地烽火,府城危急,恐怕也在旦夕之间。”孔胤植点头答道。

“这是有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呢!”李沐忽然站起身来,将手中的茶碗重重的摔在地上:“这些国贼囊虫,为一己之私真是胆大包天!胆大包天!”李沐为了让陕西的老百姓有口饭吃,自从历任总制的两年来,大力推广土豆种植,西安,咸阳等地的老百姓渐渐脱离了饥荒的死亡线,局势也已经安定了不少。

但是在陕北一带,新作物的推广遭遇了巨大的阻碍,甚至有些已经种下去的秧苗,莫名其妙的被人偷偷刨出毁弃,地方政府也是阴奉阳违,李沐虽然手握重兵,但行政命令总不能都拿刀架在地方官的脖子上去做,导致陕西南北呈现极大的不同,陕南已经渐渐有衣食保障,陕北还是一片赤地千里。

“朝中有人给给这些国贼撑腰啊,而且在陕甘之地,论其根基,我确是不如他们多矣。”李沐语气激烈,似乎是气得不轻,自从地位越来越高,李大人也开始注重些体统,很少发这么大的脾气。李沐口中的“国贼”,正是上一次被狠狠坑了一笔的晋商集团,虽然丢了不少家产,但是范家肯定不会轻易彻底屈服,毕竟晋商在晋陕一带经营上百年,根深蒂固,无数晋商子弟出任地方官员,已是一个同气连枝的利益共同体,不是拿走几千万两白银就可以摧毁的。

孔胤植看着门外的侍女进来,小心翼翼的把地上的碎片打扫干净,见李沐似乎平静了不少,才轻轻开口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办?曹文诏若是剿贼失败,朝廷说不定要追究你的责任。”

“曹文诏没有若是,他肯定会失败。”李沐摇摇头,无奈的叹道:“对于这些人来说,国家平靖,百姓安康从不是其行为处事的目标,只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才是最高要求。”

“云琪,你既知道,那我们要不要出寺兵去帮一下曹总兵?毕竟他那手上也是四万兵士啊。”孔胤植建议道。

“不用,让熊成带太原镇四万新军入陕,给我把叛军往平阳府赶,不求歼敌者众,只要叛军到了平阳,就算他熊总兵头功。”李沐冷冷的笑道。

“平阳府?”孔胤植奇怪的道:“平阳是陕西腹地,一直以来未遭兵灾连累,何必把叛军往平阳赶?”

“因为平阳乃咽喉之地,却又人口稀少,难以常驻,平阳之北是太原,东面是彰德,西面是西安,唯有南下。。。”李沐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接着缓缓的,很是沉重的道:“南下是河南,到了河南,便有河南巡抚担负剿杀之责,与我无关了。”

“云琪,这。。。”孔胤植虽然为李沐参赞机务,是怀有发扬家族,保后人平安的私心,但是本质上还是个纯良的诚诚君子,祸水东引,虽然把李沐从被问责的风险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些反贼如蝗虫过境,雁过拔毛,又怎么放任他们去祸害河南的老百姓?

“放心吧,就算他们窜到河南,以朝廷现有的实力,对付这些刁民还是易如反掌。”崇祯元年,是大明体制崩坏的开始,但是帝国暮年,虽国势衰微,也不是几万反贼可以撼动的。大明朝到了后期局势越发崩坏,很多都是由于崇祯皇帝和东林党人自己作死作出来的:“另外,命杭州银号,可以收紧银根,少贷杭元给东南大族,催还欠款,清算资产,但同时资助再投资,对于土地交易,严加把控,东南那些人要是还不合作,别怪我让他一条船都出不了港!”

“诺。”孔胤植抱拳应下,嘿嘿笑道:“这下东林党算是被拿住了七寸。”随着朝中官员和晋商联合建立,意图和李沐抗衡的泰丰银号崩溃殆尽,统一大明南北商用票券的杭州银号,实际上已和后世央行功能有些相似,加上张采任工部侍郎,把杨之易安排进虞衡清吏司,大明朝廷的铸币权现在实际被李沐控制。杭元已经建立起通用货币地位,成为李沐约束东南大商地主们的有力筹码。

东林党人,除了少数真的有忧国忧民之心的直臣之外,大部分不过是南北大商地主的代言人,对于这些人,强制手段是无能为力,毕竟他们在地方上树大根深,实力不俗,只有用领先于对方理念数百年的经济战发起攻击。

这个时候的大明帝国,虽有初级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但是依旧免不了进行土地兼并和参与科考的怪圈,似乎存钱购买土地和掌握权力,是深藏在大明基因中的DNA片段一般。

要从观念上和资本上,都让这些大地主,深感切肤之痛才行。李沐如是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