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一百零一、赤地千里

大宋不怂 一百零一、赤地千里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当了解了宋代光明正大的吃空饷制度制度之后,才能明白韩世忠是多么的牛逼,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就连岳飞都佩服韩世忠。

如果说岳家军拉出去打仗,在战场上五万岳家军对阵十万金军,岳家军那是实打实的五万训练有素,斗志高昂的岳家军在打仗。

就算按照古代喜欢夸大的“号称”多少万军队,那也得是两万岳家军加上三万民夫,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带一点水分。

可要是五万韩家军出战,真实的情况会变成:一万训练有素、斗志昂扬的韩家军,外加一万老兵油子,再加五千老弱病残,最后再加上两万五千幽灵战士。

即便如此,韩世忠依然能南征百战,常胜不败,屡立战功,可见其实力之强。

韩世忠带兵的秘诀只有八个字:身先士卒、善罚分明。

回头再看身边的禁军,“人不够”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号称一千禁军,至少有五百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兵”,有两百人是跟着混日子的老弱病残,还有两百偷奸耍滑的老兵油子。

正儿八经地有个士兵样子,具有一战之力的,不过一百来人。

要细说起来,这五百士兵能在三天时间里,跟着一路急行军跑到泗州,已经是超常发挥了。要不是大宗正给的赏赐到位,他们现在顶多能走到建康(江苏省南京市)。

李申之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纠结吃空饷的事。大宋烂到了骨子里,还真不是随便说说。

任何想要改变这个朝代的人,当知道了大宋里里外外这许多弊病之外,都会生出强烈的无力感。

比之这个,还有更让他揪心的事情。

一路之上惨烈的见闻,让李申之的心情愈加沉重。

赤地千里。

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芜着,这片本该是粮仓一般的良田,却长满了杂草。

在李申之的印象中,坐着火车路过这片土地的时候,农田挨着农田,村庄连着村庄,没有一寸荒芜的土地。

反观现在,车队连续走上百里,竟然看不到一个人。

此时此刻,李申之才真正对什么叫“乱世”,有了一个真切的理解。

难怪当初金人会大方地将汴京归还给南宋。就这样一片荒地,对金人确实没有半点用处。

该掠夺的财物,他们早已掠夺了好几遍,人也杀光了,房子也烧没了,荒芜的土地更是没办法放牧,炎热的气候也让金人深感不适,这片土地在他们的眼中还不如几只羊来得实在。

这时,梁兴忽然警惕道:“小心,有人!”

在自己的国土上,遇到人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在这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地方,忽然有人出没,不由得让人提高警惕。

赵不凡顺着梁兴的指示朝远处看去,待瞧清楚了,说道:“放心吧,是官府的人。”

赵士褭说道:“想必是泗州官府的人前来迎接咱们了吧。”

李申之感觉不对劲,说道:“咱们一路北上从未停歇,遇到州县都是绕道通过,也从未与各地官府打过交道,为何偏偏泗州官府前来迎接?”

赵士褭也感觉到了不对劲:“你是说……”

李申之将梁兴喊了过来:“你久经战阵,可有何看法?”

梁兴说道:“看对面的阵型,不像是要干仗,咱们派出一名斥候上前问话便是。”

赵士褭当即给禁军传令,一个三人小组各骑一马,朝着对面来人驰去。

不一会,三人斥候小组与对方碰面,对面来人停了下来。一番交涉后,三人小组折返回来。

并没有异样。

原来对面是魏良臣的使团,特来跟大宗正汇合。

见是一场误会,赵士褭大手一挥,两军兵合一处。

魏良臣官居吏部侍郎,相当于吏部的常务副部长,虽是高官,但比起大宗正赵士褭到底低了一些。

“下官魏良臣见过大宗正。”魏良臣恭敬地行礼。

在赵士褭出行之前,他是出使金国的使者。当赵士褭担任使者之后,他的使者身份便相应地被取消,自动成了谈判副使。

赵士褭说道:“此次出使能得魏侍郎相助,必定能够旗开得胜。”

随后,赵士褭将随行人员一一引见,尤其重点介绍了李申之。

魏良臣也听到了些临安的风声,知道李申之的一系列作为颇为不凡,是以他这个副部级的高官对李申之这个勉强算作处级的干部并没有丝毫怠慢。

“李公子出身名门,少年英才,日后必能位列宰执,大放异彩。”魏良臣拍马屁不要钱,光拣好听的话来夸。

赵士褭说道:“此去汴京还有三五天的路程,到了汴京该如何跟与金人谈判,你们俩路上好好合计合计。”

赵士褭的话说得轻巧,隐隐之中透露出一则重要的信息,李申之才是他们第二使团的主要话事人。魏良臣于是更加不敢轻视李申之,对李申之一副“不耻下问”的态度:

“不知李公子有何高见?”

李申之此刻心急如焚,没心思说些弯弯绕的客套话,话头单刀直入,问道:“敢问魏侍郎,此次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魏良臣被问得一愣,因为这不该是李申之这个级别的人能够知道的机密。他困惑地看向了赵士褭,想要征询赵士褭的意见。

赵士褭直接点头:“此次出使李申之可以全权代表本使,便宜行事。”

魏良臣心中的困惑更甚,他不知道李申之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竟然让大宗正对之如此信任。

不解归不解,谈判上的事他也不敢含糊,当下解释道:“议和条款经过官家首肯,大宋对大金称臣,每年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条款内容都是魏良臣在谈,早已如数家珍一般烂熟于胸。

这些原本早就都说好了,是双方经历了好几轮讨论后,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魏良臣此次出使,其实是商量具体的割地与岁贡交割细节去了,至于和议的条款,并没有多少改动的余地了。

李申之听了一遍,除了两条隐藏条款(不许罢免秦桧丞相地位,杀岳飞还二圣),其余条款跟历史上完全一致。

这根本就是被人拿捏得死死的,按着底线达成了和议条款。

除了屈辱,还是屈辱。

李申之说道:“下官觉得这和议的条款有些不妥,想与魏侍郎探讨一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