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一百一十六、佛心动了

大宋不怂 一百一十六、佛心动了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弃万里江山于不顾,只想偏安于江南,还要什么脸面?

弃祖坟于不顾,只想着自己过上安定的小日子,还要什么脸面?

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宋金战争的大局,临阵收回大军,导致大胜的局面转眼成了大败,还要什么脸面?

当然了,这些话李申之没有说,只是在心中默默念叨了一遍,他的眼神就足以让赵瑗脸红了。

赵瑗抖了抖嘴唇,想要说些什么,最终什么都没说。

真的没脸说。

李申之继续咄咄逼人地说道:“朝廷的脸面是我李申之丢的吗?我李申之何德何能,就算趴在地上喊金人爸爸,能丢多大的脸?比称臣还丢脸吗?!”

此言一出,对在场的众人宛如五雷轰顶。

“称臣”,是赵构对金人的态度,为君子所不齿,却没人敢说出口去指责。有敢指责的人,要么死了,要么被发配到了天涯海角。

李申之敢这么说,就是公然鄙视当今皇帝赵构的懦弱,就是公然指责当今圣上(岳飞的死罪里也有这么一条,叫“指斥乘舆”。字面意思是指着皇帝的座驾说三道四,引申为公开指责皇帝。然此罪不当死刑,充其量贬官外放)。

赵瑗沉重地呼吸了几声,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驳。

赞同是没办法赞同的,想要反驳却又无从反驳,只觉得李申之的话字字如针、句句如刀,深深地刺向了自己的心口。

李申之继续说道:“脸面已经没了,我追点利怎么了?我追点利怎么了?你们就没有逐利的时候吗?现在说我逐利,吃肉的时候可倒知道挑肥的!”

集合家国大义与市井骂街于一体,完美发挥。

赵瑗无言以对。

赵士褭出来打圆场:“都是为了咱们大宋,何必争得面红耳赤呢。后日就是完颜宗弼举办的宴席了,咱们尽早想想对策吧。”

李申之说道:“我累了,想先休息一会。”

说罢起身就走,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他是真的累了,奔波了一整天,不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是巨大的消耗,现在只想躺在床上刷一会儿……算了,好无聊。

再则,刚才赵瑗对他的一番质疑,让他很心累,不想再跟这些人多说一句话。

自己处心积虑地,难倒不是为了大宋吗?为何还要被人误会成这样?

这一瞬间,他仿佛共情到了为大宋征战沙场的将军们,为大宋万民请命的官吏们,为大宋改革变法的大臣们。

就……好无奈。

……

“小和尚,你也觉得我错了吗?”李申之知道李修缘未来会是济公之后,再也无法把他当成小孩子了。

李修缘说道:“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

“说人话。”李申之有些不耐烦听这些。

李修缘淡淡一笑:“这都是你自找的。”然后闭上了眼睛打坐。

李申之一听这个,一扫疲惫的神态,瞬间键神附体,开启了战斗模式:“那为什么没有今世因,今世果呢?”

李修缘睁开眼睛想解释,忽然陷入了逻辑陷阱里,愣在了蒲团之上。

今世因当然有今世果,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李申之绝对不会问这么没水平的问题。

那么他想问的应该是……今世因,为何不是一定会有今世果?

就像努力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可是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吗?

既然不是一定,那么因果之间的关系不就被割裂了吗?

别说什么“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狗屁说法一定糊弄不了李申之那个大杠精,反倒容易成为他反败为胜的杠点。

李修缘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倒真有一种老僧入定的感觉。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没遇到过这种杠法,一时之间回答不上来。

李申之替他解释道:“今世的事,变数太大,不容易说准。佛祖说出来的话,万一错的多了,老百姓就不信了。不如说成前世今生,反正谁也验证不了。老百姓本着善恶有报的朴素道德观,自然就信得多了。”

真的是这样吗?李修缘的佛心动了。

佛教就是这样,其发展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市场。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佛教,他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佛教。

要不然大相国寺作为佛门重地,门前怎会容纳那些杂耍的江湖艺人们和小吃摊贩们。

不仅能容纳这些小贩,寺庙甚至会在法会期间邀请小贩们前来,好聚拢人气,有助于宣传佛法。

所谓庙会,是指庙门前的集会。

……

一夜无话。

……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就在鸿胪寺吃的集体灶。

赵瑗见到李申之的时候,主动地打起了招呼,化解昨日的矛盾。

李申之的情绪也稍稍稳定了一些,回以和善的微笑。这家伙十有**会成为下一任皇帝,自己的日子还长,关系还是不要搞得太僵的好。

再说,大宋再烂,也只是烂在皇室,跟这个时代的百姓无关。

身为一个华夏人,自己的祖先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己需要拯救的,是这片土地上那万千与自己先祖一样的百姓。

又何必因为皇室里的某些烂人,搞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鸿胪寺的饭菜虽然不那么可口,但营养绝对均衡,平日里应付一口,填饱肚子肯定没问题。

甚至在有些小国的使者眼里,食堂的饭就是珍馐美味。

这时,高丽使者从门外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啊,李公子,你们竟然在这里。”

高丽使者高兴地打着招呼,把食盒放在了他们的桌子上:“我看你们昨晚睡得很晚,想得你们早起恐怕趁不上吃早饭,就去买了点羊肉包子,还热乎着呢。”

饭馆里面备的有食盒,方便食客们打包外卖。只需要付上少许定金,就能借用餐馆的食盒。若是遇到面熟的老客户,连定金都不用付。

李申之心中一阵感动,思密达果然是好兄弟,便不客气道:“谢谢了,我的兄弟思密达。”

那高丽使者终于摸清楚了这位大宋使者的根底,合着这位大宋使者的高丽话,只会说个“思密达”,而且用法还不对,纯粹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除了刚开口的“安宁哈撒哟”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信口胡诌的。

可谁让人家是上国天使呢,人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上国天使说的都是对的,是我们自己说得不标准。

“趋炎附势。”赵瑗再次表现出了自己政治上幼稚的一面。

高丽抛弃大宋转投大金门下,这是给大宋下过国书的,赵瑗知道一些内情,也知道他养父赵构想骂高丽人而骂不到的无奈。

赵瑗声音虽小,却传到了高丽使者的耳朵里,一时间让高丽使者颇为尴尬。

李申之一把搂住高丽使者的肩膀:“感谢我的高丽兄弟,以后有机会去临安,我请你吃最贵的酒楼,嫖最贵的姑娘。”

高丽使者的脸上立马堆起了笑容。

果然简单粗暴的东西最容易打动人。

曾几何时,李申之也十分鄙夷趋炎附势之人。但是看到高丽使者才突然醒悟,这又何尝不是弱小者为了生存下去的无奈之举呢。

反观自己,与其在这里抱怨人家趋炎附势,不如努力提高自己。

当自己强大之后,趋炎附势之人自然会再回来。

相比于大宋喜欢玩的各种尔虞我诈,小国寡民唯有尊重强者。这么说来,反倒是高丽人更加的实在,因为人家的信条始终未变过。

……

整个一天,开封城都十分平静,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情报。

最热闹的地方,是各家权贵们的书房。

昨天发生的事情早已传遍了开封城。

其中的重头戏,是李申之贿赂各方官员。而重头戏里的重头戏,就是宇文虚中家的那一站。

宇文虚中和完颜亮并没有对他们的谈话内容刻意保密,甚至还略微纵容手下们散播出去一点只言片语,就是想在宴会之前放出一点风声,让有野心、有想法的人能够提前谋划一番。

这开封城,并不是完颜宗弼一人说了算。

当然了,每股势力的关注点都不同。各国使者们最关注的,是宋金之间到底议和能不能成,以什么样的条件达成议和。金国权贵们关注的,是完颜宗弼的权势还能持续多久。

至于无奈投降金人的汉人们,则是盘算着到底该继续侍奉金人,还是择机南下归宋。而侍奉金人,是该想办法全家移民到中京,还是就留在开封城中。

更让人惊讶的是,宇文虚中在李申之走了以后,当着完颜亮的面把秦桧给痛骂了一遍,说要上书陛下废除与秦桧的关系,让李申之当金国在宋国的联络人。

谣言便是这样,宇文虚中不过是随意地提了一嘴而已,传导完颜宗弼耳中的时候,已经成了宇文虚中誓要除掉秦桧,必杀之而后快。

完颜宗弼并不在意这些。

他是跟着女真部落一代目战神和二代目战将们征讨过天下的人。在他之前,金人作战堪称打遍天下无敌手。

从他开始,金人逐渐打了几个大败仗,也打了几个大胜仗。虽打破了无敌金身,却也依然能够保持对宋的军事压迫,以及战略攻势。

他认为,一个部落,或者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实力。一些机关权谋都是弱者玩儿的东西。

强者之需要一路杀过去就完了。

如果杀不过去,那只能说明自己不够强,回家休整一番,等实力够强了再杀过去。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直到宴席开始的时候,依然是这般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