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二十三、应有的排面

大宋不怂 二十三、应有的排面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太行山好汉们分出一部分人手,乔装打扮成百姓之后,散乱地分布在六部桥两头,负责掩护李申之,也负责带动烘托气氛。

在他们有意的遮掩下,李申之悄悄地撤了出来,留下狂欢的百姓。

等百姓们的情绪宣泄过后,皇城里的禁军才出来清场,发泄了一通的百姓们累了,也就顺势散了。

当人群散去之后,一个叫黄庭的年青书生走上了六部桥,将那把杀猪刀捡了起来,脱下自己的长袍,仔细地把作案工具裹了好几层,拿带子紧紧扎住,也不怕刀刃上残留的血迹污了衣服。

多年以后,当黄家后人把这把杀猪刀上缴朝廷的时候,被誉为历史价值最高的文物,它代表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一个足以媲美祖龙,甚至媲美黄帝的时代,就此开启了。

黄庭望向了都亭驿,脸上浮现出了骄傲的笑容。

而此时的李申之,已经坐在了都亭驿中,邢具瞻的房间里。

李申之从靴子里取出匕首,吓得邢具瞻噗通一声又跪在了地上。

“邢爷这是干什么?”李申之失笑一声,伸手拉住邢具瞻的胳膊,说道:“快起来吧,我是嫌这把刀硌脚踝。在靴子里藏了一天,也没派上用场。要说起来,那把杀猪刀用着是真顺手,刀刃就像自己会往肉里钻似的,砍脑袋那叫一个畅快。”

汉人喜欢叫“某兄”,金人喜欢叫“某爷”,李申之一声“邢爷”,也是为了拉近二人的距离。

邢具瞻感觉脑袋有点晕,情绪的剧烈波动让他有些吃不消。重新起来坐下,邢具瞻问道:“不知李爷光临寒舍,有何指教?”李申之怒斩国贼的伟岸光环还未散去,隐隐透露出一股上位者的气势,让邢具瞻感到颇为压抑。

李申之说道:“邢爷是个明白人,那咱也明人不说暗话。实不相瞒,我是皇帝的人。”

“皇帝?”邢具瞻有些疑惑。宋人不是喜欢称呼“官家”的吗?这个皇帝莫非是大金皇帝?想到这里,邢具瞻的目光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申之捕捉到了邢具瞻眼神中的变化,点头道:“正是,大金皇帝,完颜亶。”

“莫非……”邢具瞻指着李申之,恍然大悟道:“哦……我明白了!”

李申之说道:“邢爷是个聪明人。陛下与大将军完颜亮是什么样的心思,你久在金国中枢,心里应该清楚。完颜宗弼日后会落得个什么下场,想必你心里也有点数。到底该怎么选,不用我多劝吧?”

完颜宗弼杀了那许多大臣才上的位,仇家遍布大金国。只不过他现在是金**方资历最老,打仗军功最多之人,表面上牢牢地掌控着军权。想要他倒台,并不是一时半会能成功的事儿。完颜亶身为皇帝,也只敢钝刀子割肉,慢慢来。

若是想要强行扳倒完颜宗弼,反倒会刺激他反戈一击,到最后连连皇位都没了。

但是只要完颜宗弼显露出一点颓势,他的那些正在隐忍的仇人们,不介意在金兀术的身上补几脚。

邢具瞻说道:“下官只是受到都元帅胁迫,并非要帮助那完颜宗弼对抗皇帝,还请李爷日后在大将军和陛下面前多给下官美言几句。”

都说形式比人强,面对此情此景,邢具瞻心甘情愿地以“下官”自居,而李申之也端起架子,仿佛一切都合情合理。

李申之这段时间以来所有高光时刻,邢具瞻可以说是尽收眼底,全都是第一目击者。

在开封舌战群雄,在路上大杀四方,回到临安竟然手刃丞相。将这些种种结合起来,再复盘一下和议条款的演变过程,邢具瞻对李申之的身份和说法深信不疑。

李申之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片刻之后官家便会召你入宫。话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了吧?”

邢具瞻有些不确定,一副下官向上峰请示的语气,问道:“那,和议条款一切如旧?”

李申之点头道:“还按开封谈妥的条款来。另外,我欲取秦桧而代之,所以和议之事,你一定要再牵到我身上。”

……

皇宫之中,听闻宫外生变,吴瑜赶紧跑到了赵构的身边。他们二人虽然没有子嗣,但是相濡以沫多年,感情很深。就像一对绝境之中相互扶持着走出来的伙伴,相互之间亲情更胜爱情。

吴瑜容貌平平,却有一副外柔内刚的气质,她端坐在赵构身后,将赵构的脑袋揽入怀中,伸出葱葱玉指,沿着赵构的发际线从上往下缓缓揉捏,停留在太阳穴揉按片刻,再顺着耳后一路揉到脖颈,赵构的呼吸渐渐松弛下来。

不多时,门外的小黄门进来报信:“陛下,相公们到了。”

方才冯益和杨沂中退下的时候,赵构立马通知了几个相公们进宫议事。

议的什么事,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人,下达任何捉拿李申之的命令。

禁军在观望,临安府在观望,甚至赵构也在观望,仿佛李申之杀了丞相秦桧,真的是为民除害一样。

等到相公们到齐,赵构也休息够了,在吴瑜的手背上轻轻拍了拍,示意按摩可以停下了。

吴瑜双手托住赵构的脑袋,轻轻扶起,说道:“妾虽不过问政事,但那秦桧着实可恨,妾觉得他死得该。”

赵构微微一笑:“朕知道。”

帝国宰相被刺杀,处级干部的凶手就在临安城中,而且就大摇大摆地坐在官方机构都亭驿里面。怎么处置这个处级干部,竟然需要皇帝和宰相团一起开一个会,几千年以来的历史中恐怕也是独一份了。

赵构坐在上首,左手第一位空缺,那原本是秦桧的位置。两边依次往下,坐者张俊,王次翁,范同,何铸。

赵构说道:“外面的事,你们听说了吧?”

张俊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王次翁和范同面色微红,对视一眼,也尴尬地点了点头。何铸一脸兴奋之色,答道:“略有耳闻。”

此时,赵构还不知道王次翁和范同二人也是亲历者。

赵构说道:“该怎么办,诸位相公们拿个办法吧。”

张俊继续不动声色。王次翁与范同蠕动了下嘴巴,没有说话。

何铸说道:“禀官家,臣听说在六部桥上,李申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手刃秦桧,实乃大快人心。原本宋金和议已经达成,偏那秦桧百般梗阻,差点坏事。臣以为暂且将李申之捉拿归案,等朝堂商议之后,是定罪还是褒奖,再行定夺不迟。”

当秦桧没死的时候,何铸或许还顾及几分师生情分,哪怕知道秦桧在作恶,终究还是要被情面修正几分,潜意识里对秦桧的作恶稍微美化一些,那些作恶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现在秦桧一死,挡在何铸面前的迷雾彻底破除,是非忠奸变得清晰可见,他才终于彻底看清了秦桧的嘴脸。

何铸表达了两个意思,其一:秦桧该死;其二:李申之该怎么处置,要先走司法程序。

何铸有这样的想法,与他大理寺的职务息息相关。在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眼中,秦桧再混蛋,他的身份也是大宋的丞相。就这么被人杀掉,那是对大宋法律体系的挑战,对朝廷权威的亵渎。哪怕他代表着正义,也要付出代价,否则必然纵容天下人私仇泛滥,百姓纷纷效仿,就成了鼓励侠以武犯禁。

张俊沉默多时,等何铸说完,看官家没有说话的意思,便说道:“臣以为,李申之为民除害,为国除奸,正是官家该大力褒奖的对象。若是担心李申之畏罪潜逃,亦或是继续行凶,不如将那李申之直接召入皇宫里来,待官家定夺。”

张俊在这里耍了一个小滑头。他等到何铸说完之后,观察了一下赵构的态度,这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要保李申之。

赵构听完他们两个的话,又转头看了看王次翁和范同,见他们二人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心中多少也有些理解。

张俊比秦桧资历老,虽然秦桧后来者居上,爬到了张俊头上,但张俊在大多数时候可以不买秦桧的账。而何铸自从执掌大理寺之后,与秦桧的矛盾越来越深,尤其是岳飞下狱之后,何铸几次三番地跟秦桧顶牛,而秦桧也说过好多次,要将何铸逐出朝堂中枢。

张俊与何铸二人,他们跟秦桧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秦桧的倒台,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至于王次翁和范同,他们两个是真正的秦桧死党。秦桧的死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如丧考妣的打击,而秦桧的死如何定性,对他们来说更是一次宣判。

李申之在六部桥上公审秦桧的情景犹然历历在目,他们绝不想再有一次那样的经历。

赵构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朕已经传召了金使邢具瞻和李申之,待会怎么说,几位相公不妨在心里先想一想。”秦桧才刚死,赵构终于可以重新掌控朝堂,他很喜欢现在的状态。

前提是金人不南下。一想到金人,赵构忍不住又是一阵哆嗦。

在等待的间隙,范同心中思绪转了好几转,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官家,臣以为,这李申之需赏。”

“哦?”正在闭目养神的赵构,成功地被他勾起了好奇心,问道:“范相公何出此言?”

范同说道:“之前大宗正出使金国,带回来什么样的和议条款,大家都知道。这秦桧非要从中作梗,更改和议条款,这大家也知道。现如今秦桧虽死,但是秦桧开出的条款已经知会了金国使者,想要更改必定千难万难。想要让和议条款回归开封谈判成果,恐怕还需大宗正出马,亲自与金使谈判。若是此时处罚了大宗正最信赖的李申之,臣担心会惹恼了大宗正,不利于和谈。”

范同的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算是摸准了赵构的心思,从有利于和谈出发,经过层层绕呼,最终将结论放在了赏赐李申之上面。

赵构没有听懂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他只记住一个结论:赏赐李申之有利于和谈。

张俊也睁开半闭的眼睛,说道:“臣附议。”

何铸紧跟着说道:“臣附议。”

王次翁有些颤颤巍巍,不情愿地说道:“臣,臣附议。”

赵构很满意,这些人终于愿意顺着自己说话了,看来这个李申之杀掉秦桧,果真是大功一件。当即下令道:“来人,速派人去请大宗正入宫,朕特许一路骑马入宫,快去快回。”

召金使和李申之入宫的人已经走了有一小会,他想趁金使与李申之未到之前,先把大宗正赵士褭召进来,好提前谋划一番。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赵士褭能不能先来还未可知,但早到一会总会比较好一些。

……

进了皇宫,邢具瞻和李申之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朝着小朝会的地方走去。

李申之双手背在身后,迈着王八步,邢具瞻落后半步,点头哈腰地紧紧跟在后面,把皇宫里的侍卫宫女们看得目瞪口呆。

那个人真的是金使吗,突然就这么没有排面了吗?我大宋现在这么强了吗?是不是很快就能回开封了。听说开封城里的皇宫很大,地面铺的都是大青石,就算是下暴雨也不会有一点点泥。房间也很多,不用好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不像这里,下一次雨就有刷不完的鞋,晚上睡觉有打不完的蚊子,不仅夏天有蚊子,甚至冬天还有蚊子,而且冬天的蚊子更毒。

李申之思虑良久,觉得唯有倒背手王八步的形象才对得起自己现在的身份,对着金使说道:“这宋金两国啊,必须要和平。”

“是是是。”邢具瞻赶紧答应着,恨不能掏出一个小本本记笔记。

“这打仗,是不可取的,军事威胁也是不可取的,光想着陈兵边境搞战术讹诈,可万一有个擦枪走火呢?是不是就会引发双方之间的战争?这战争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要慎重。”

“对对对,李爷说得是。”

“你回去以后啊,要责令那什么都元帅,就是那个金兀术,好好反省反省。开封城已经是空城一座了,他还领着几十万大军待在开封城,耗费钱粮。他想干什么?拥兵自重吗?”

“好好好,下官回去一定想陛下禀明。”

“嗯。待会见了官家好好表现。”

“明白,明白!”邢具瞻心中又惊又喜,这李申之看似嚣张跋扈,可随便说得这几句话,正是可以扳倒完颜宗弼的金玉良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