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一百一十九、暴怒的赵构

大宋不怂 一百一十九、暴怒的赵构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五十支枪,一千发子弹,这样的产量在李申之眼中,的确很少。

要知道在热兵器成为战争的主流之后,枪支弹药每天的产量都是数以百万计,消耗量更是庞大得惊人。

就按现在的产量,花上一个月时间才不过能造出一千多支枪,几万发子弹不过能装备出一个连的火力。

即便如此,还是在疯狂压榨生产线,大量减少了别的设备制造的空间之后,才有了这么点的枪弹产量。

殊不知在张浚的眼中,如此神器竟然可以造得这么快,这位对自己军事能力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张相公,竟然也重燃了直捣黄龙的雄心。

工业革命的力量,让张浚重新认识了一遍李申之。

他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会是一个千年难得一见的传奇。

在日后的史书中,李申之会如商鞅一般照耀古今,而他张浚,只会成为公孙痤、亦或是景监般的路人甲。

想到此处,张浚使劲地拍了拍李申之的肩膀:“你好好干,老夫就算是粉身碎骨也要给你撑腰。”

李申之感动得眼圈一红,朝张浚一抱拳:“下官铭感五内!”

张浚所谓的撑腰,指的是顶住朝廷的压力。

李申之虽然连续两次打了胜仗,但是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却一点都不乐观。

完颜宗弼直接把三圣从山东接到了开封城内,说要给三圣接风洗尘,让三圣好好休息一番之后,再送回南宋境内。

言外之意很明显,金人要开始政治讹诈了。

赵构的尿性大伙都知道,一定会选择苟合,不惜一切代价地接回三圣,与金人重新达成和议。

为了达到这样卑鄙的目的,李申之或许真的会步岳飞的后尘。

张浚愿意为了李申之抵抗这样的压力,必定会不停地违抗上命,其代价可想而知。即便是挡得了一时,等到局势稳定之后赵官家一定会拉清单清算,那时张浚面临的下场恐怕只有一个:死。

而李申之在这一刻,也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绝对不会让张浚受半分委屈。

只不过他心中的计划还不能对张浚说出来,现在时机未到。

张浚给李申之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便即刻离开了工坊城,回到了应天府衙之中,他需要给朝廷上书。

赵不凡重新摸了摸那根火枪,摇了摇头放下,觉得自己不是打仗这块料,说道:“兄弟放心,后勤的事情全包在哥哥身上,保证不给你出一点差错。”

李申之刚刚平静一些的心情,再度激动起来。

赵不凡原本就是一个极有勇气,极有决断之人。只不过当年立下了救主的不世功勋之后,慢慢变得开始享受生活。

当人困顿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清闲地享受生活。可是当享受的日子久了,却又心心念念地想要做点事。

赵不凡现在刚好就转到了想做事的频道上。

有这样一位得力助手愿意给帮他独当一面,李申之高兴之余也非常地感激,因为赵不凡这样做,同样也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虽然赵不凡顶着的压力未必有张浚那么大,却也绝不是如他表现得那般轻松。

赵不凡走了,赵瑗来到了李申之的身边。

眼前的一幕对赵瑗的冲击很大,但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他没有张浚那般的威望和能力,无法为应天府遮风挡雨。他也不像赵不凡那样可以放下身段,干一些杂七杂八地活儿。

赵不凡口中的后勤工作说得简单,殊不知当初李申之跟他要金汁的时候,这位赵家哥哥亲自提着木桶去百姓家中挨家挨户地收金汁。

赵瑗很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应天府中来,可他又背着一个皇子的名声,无法忤逆赵构的意思。

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从此刻开始脱离应天府,回到临安府,回到赵构身边,当一个乖乖仔,静静地当自己的帝国继承人。

可一旦那样做了,赵瑗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在民族和国家最危难的时刻,选择了退却。

自古忠孝难两全,谁能想到在皇家子弟身上,竟然也会出现忠孝两难的境地。

思虑良久,赵瑗终于做出了决断:“申之,你就把工坊城交给我吧,只要有我一口气在,保证工坊城正常运转。”

李申之的表现很出乎赵瑗的意料。

与他想象中的为难不同,李申之非常高兴地搂住赵瑗的肩膀:“太好了!有你在,再没人能够卡住工坊的脖子了!”

工坊城中的工坊越建越多,对原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无法自给自足的程度。许多的原材料不得不从周边地区“进口”。

这样一来,他们便会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事实上已经有人开始漫天要价,对他们所急需的原材料涨价了。

而赵瑗入主工坊城之后,他天生的身份优势使得很少有人敢跟他作对,对工坊城的运转十分有利。

燧发枪的研发成功让李申之非常高兴,但身边人的变化,更是让他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赵瑗转身离开,到工坊城中四处走访,俨然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现在留下来的,都是李申之的核心团队成员。

陆游、韩平、杜陶、黄庭、范成大、李修缘。

岳银瓶带队在外训练,暂时没有回来。经过了上一次大胜,岳银瓶决定建立三支千人队在外游弋。

“申之,你还有什么要紧事要说吗?”陆游跟在李申之身边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李申之。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李申之一定是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比如杀秦桧。

李申之环视一圈,看到了众人眼中希冀的眼神,语气缓慢而坚定地说道:“我想逼赵构退位,诸位帮我想个章程。”

“嘶……”

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凉气吸过之后,转而又纷纷纳闷。

奇怪,怎么没人反对?

……

远在临安城皇宫里的赵构,还不知道他的位置已经被人给盯上了,兀自在后花园中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李申之,又是这个李申之!”

赵构抄起手边的东西猛地摔在了地上,口中恨恨地道:“朝堂上的相公们到底被李申之灌了什么**汤?处处当帮着他说话!朕不过是想稍稍叱责几句,敲打他一下都不行!”

张浚已经尾大不掉,朝廷里的相公们也跟他作对。

在朝堂上吃了瘪的赵构,把相权侵犯皇权的账也算到了李申之的头上,恨不得把身边所有跟李申之有关的东西砸得粉碎。

怎奈皇宫里的路都是李申之牌水泥铺的,他总不能把地也给翻起来。

吴瑜等赵构稍稍平静一下,端着一杯茶水走上来:“九哥消消气,那李申之虽然不听话,但好歹也是在为朝廷出力不是。”

赵构接过茶碗喝了一口,重将茶碗递还给了吴瑜,长长叹了口气。

忽然之间,他有些想念秦桧了。

……

开封府。

完颜宗弼在回去之后,立马召开了一次金国高层的军事会议。

主要参会人员有:完颜宗弼、韩常、赤盏晖、完颜亮,和宇文虚中。

汉人将领一个参加的都没有。

其实按照完颜宗弼的本意,他甚至不想让完颜亮和宇文虚中两人参加。

然而这两人明面上是辅佐开封府的工作,实际上是皇帝完颜亶派来的监视人员,不方便将这二人排斥在外。

若是只有完颜宗弼、韩常和赤盏晖三人开会的话,马上会让人联想到谋反。

好在完颜宗弼自认为做事干净,他只是想当权臣罢了,没想要篡位,因此便大大方方地邀请完颜亮和宇文虚中一同前来。

反正这两人也是皇帝的心腹,总不至于干出背叛金国的事情来。

连续两次的军事失利,虽然没有对金国造成实质性的大损伤,但却强烈地挫伤了金国的战略意图。

往常逼迫宋人投降和谈,那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军事胜利之上,然后才好向宋人政治讹诈。

可现在打了两次,虽然自己没有伤筋动骨,可宋人更是毫发无伤。

两次还都是自己狼狈撤退,明眼人都知道金国是打了败仗撤出来的。

这样的情况下,再向宋人政治讹诈,就显得底气不足了。

于是完颜宗弼的战略意图很简单,就是要漂漂亮亮地跟宋人打一仗,打出一场大胜仗出来,然后再逼赵构和谈,进而攫取更多的利益。

完颜宗弼觉得前两次失败,是因为自己太过轻敌所致。

然而轻敌之余,他又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完颜宗弼深知战前准备的重要性,这才将几员心腹大将召来,一起商谋接下来该如何打应天府。

在战场上完颜宗弼乾纲独断,不容许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但是在战前准备上,他又表现得非常民主,对众人的意见也能积极采纳。

金国当世第一良将绝非浪得虚名。

众人一通分析之后,也觉得前两次的失败是因为轻敌,只要金军做好准备,拿出架势跟宋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宋人必定不是对手。

接下来的讨论,均围绕具体的战法而展开。

韩常说道:“末将未曾到过应天府,只听说那里造了许多水泥堡垒。”

“水泥”两个字从韩常的口中说出,一点都不违和,因为由临安府的禁军接手水泥生意之后,这玩意已经远销到了金国开封府。

赤盏晖应道:“那些水泥堡垒不足挂齿,倒是应天府的防备颇有章法,一时之间难以强攻。”

攻城战自古以来便不容易。只要城防得当,一座小城甚至可以将十倍二十倍于己的敌人活活拖死。当守城的是一员明将时,攻城便成了下下策。

韩常说道:“依末将来看,应天府城虽难一时攻下,但这些小城才是心腹大患。不知都元帅是否还记得,宋人原些对夏作战之时,便是不停地修建这种堡垒,步步蚕食党项人的领地。若不是宋人自己内部不团结,此时的党项人恐怕早已无立锥之地了。”

韩常这话倒是说得不假。从范仲淹开始的蚕食党项的战略,若不是遇到金国崛起这样的黑天鹅大事件,北宋倒真有可能把西夏给灭掉。

完颜宗弼说道:“你是说,先拔掉这些水泥堡垒?”

韩常说道:“据末将得到的情报,每个堡垒之内都有一万余人。咱们攻破几个堡垒,掳掠上宋人几万人回来,应天府的宋军必然不能坐视。而宋军一旦离开了应天府与咱们野战,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完颜宗弼觉得韩常的建议很对,但是回想起了自己与宋人交锋的种种情景,又似乎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这种不对劲的感觉曾经救过他好几次命,说不清楚,却很灵验。

只是以往这种不对劲的感觉出现的时候,都是自己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那时候很容易下决断。而这一次,他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危险,也找不到拒绝韩常的理由。

赤盏晖想了想,也说道:“都元帅,俺觉得韩将军的战法可行。如果应天府的宋军龟缩着不出来,那咱们就不停地拔他们的堡垒,最后留下应天府一座孤城。虽然依然未必能攻下应天府城,但这样的战果也足够了。倘若那宋军憋不住出站,那正好一举灭光他们。”

韩常和赤盏晖是金兀术的左膀右臂,他们二人全都同意这种战法,更让完颜宗弼无法拒绝。

礼貌性地看向了完颜亮和宇文虚中,完颜宗弼象征性地征求了这二人的意见,并没有得到任何反对。

宇文虚中只是不软不硬地说道:“都元帅用兵也得有个限度,若是执意这般穷兵黩武,恐怕陛下会不高兴。”

作为金国反战的二号人物,这是一句很符合宇文虚中人设的话。

完颜宗弼鼻子里“哼”了一声,宣布散会,即刻开始战备。为了一举拿下应天府,他甚至将关中的金军悄悄抽调了一些来。

之前的两次撤退,完颜宗弼并不是怕了宋人。

就像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拦路的恶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绕过去,而不是跟恶狗硬刚。

不是打不过恶狗,实在是不想受伤,甚至于连鞋子都不想弄脏。

但若是这支疯狗不依不饶,成功惹怒了过路人,那么路人不介意帮它终结生命。

完颜宗弼就是这样的路人,把应天府当成了拦路的恶狗。

现在他准备好了护臂,拿好了打狗棒,要给拦路狗致命一击。

……

应天府当然不是恶狗,他是人类的文明之光。

就在应天府的工坊城里面,一间宽大敞亮的房间却透露着阴森森的气息,人们路过之时全都绕得老远。

“听说这间房子能吃人。”

“你别瞎说,咱们要相信科学,哪有房子能吃人的。”

“别不信,你想想看,这间房子从来只见过抬进去死人,什么时候见过抬出来死人的?只进不出,那些抬进去的人不是被吃了还能怎地?”

“嘶……”那人刚想反驳,却忽然发现果真是这么一回事。

“说不定他们是在里面研究科学哩。这里面可是只有申之大官人和小活佛进去过,他们难不成还能进去干坏事不成?”

大家觉得喊李知县太见外,便都默契地喊成了申之大官人。小活佛自然就是宣扬佛法,为乡民们提供精神慰藉的小和尚,李修缘。

“哦~~”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你懂的”。

这种事怎么能叫坏事,那叫文人风流。

“快看,快看,门开了。”

众人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望向了门口,想要看看是不是有死人被抬出来。

“阿弥陀佛……”李修缘念了一声佛号从里面走了出来,满脸欣喜之色。

只不过在百姓眼中,小和尚的笑容更显得瘆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