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六十四、什么才是真正的“迎二圣”

大宋不怂 六十四、什么才是真正的“迎二圣”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48 来源:笔趣阁

或许是恨铁不成钢,李申之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骂人总喜欢用“废物”这个词。

那些自诩为天下统治者的文人们,一肚子的小聪明,遇到大事的时候却一个比一个糊涂。

李申之问道:“官家难道不知道岳帅忠良吗?官家不知道岳帅能打吗?”

赵士褭脑补道:官家太知道了,官家还曾经跟岳飞好得要穿一条裤子,可惜后来二人性格不合,又遭人挑拨离间,分手了。

赵士褭在沉默,李申之在纠结。

在李申之看来,救岳飞是必须要干的事情,可是一直到现在,李申之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岳家的人就不用说了,他们在官场的资源已经被冻结,剩下几个没脑子的只知道劫狱。

劫狱是不可能劫狱的,傻子才劫狱。

刚刚抱上的大腿,冯益冯干办,最多能帮自己在赵构面前刷一刷好感,充其量算是一个工具人。救岳飞的事指望不上他。

目标大腿之一的杨沂中,位高权重,能做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前的职位,必然是赵构心腹中的心腹,或许能改变赵构的想法。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坐到了这个位置,所以任何事都是以赵构的意志为主,丝毫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一旦让赵构觉得他不可控,岳飞就是他的下场。

原本还想走韩世忠的路线,没想到这位副枢密使这么快就被罢免,一撸到底,没了半点话语权。

思虑良久,李申之决定跟赵士褭开诚布公地聊一聊。

“想要救出岳帅,首先要知道官家为何定要杀岳飞?然后消解掉官家心中的疑虑才行。”李申之下定了决心,说道:“此事非大宗正不可为。”

李申之在思考的时候,赵士褭的大脑也在飞速运转。

经过刚才一番沉默,赵士褭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打算先听一听李申之如何说。

毕竟这小子看问题还挺准。

“说吧,你是怎么想的?”赵士褭问道。

李申之既然选择了将问题说透,便打算从头开始,将宋金关系的逻辑一步一步地捋顺。

“和议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此话大宗正可否赞同?”李申之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赵士褭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往年的澶渊之盟,东京城外的宋金和议,的确都是先战后和。”

逻辑的第一步站住了,李申之继续说道:“不论是契丹也好,还是女真也罢,他们之所以同意和议,是因为他们打不动了,此话大宗正可否赞同?”

赵士褭打开了历史回忆,说道:“澶渊之战,辽军在前期势如破竹,但到了澶渊却再难前进一步。当年的宋金和议中,金人也是强弩之末时才选择议和,等到重新积蓄了力量,才又侵犯我大宋。”

逻辑第二步站住了,李申之说道:“所以说,不论我们现在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宋金和议一定会达成。不管条件是多割让几个州,还是少割让几个州,亦或是多一些岁币,少一些岁币,和议都一定会达成。”

这个观点让赵士褭有些无法接受。

毕竟有宋一朝以来,议和就意味着割地赔款,还从未有人说过如此论断。

李申之见逻辑推进有些困难,便换了一个说法:“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就算宋金不议和,那么仗也打不起来了,此话大宗正是否赞同?”

议和就是为了停战。如果事实上达成了停战,那么议和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赵士褭点了点头,先表示赞同,转而又说道:“然而若是没有和议,金人到时候翻脸南下该如何应对?”

面对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李申之反问道:“难道有了和议,女真人就不南下了吗?”

事实上,在此次和议之前,宋金曾经达曾过两次和议,均以金人单方面撕毁条约,主动南侵而告破。

金人的反复无常,赵士褭没少见识过,李申之的反问说服了他,抬手示意李申之继续。

李申之说道:“既然割地、赔款都不是和议的必然条件,官家又为何非要杀岳飞呢?”

稍微停顿了一下,给赵士褭一丝消化的时间,李申之继续说道:“金人必然拿捏着官家的什么把柄。”

良久,赵士褭恍然大悟:“迎二圣!”

(这里的二圣,不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软蛋亡国之君,而是指宋徽宗的棺椁和赵构的生母韦太后)

李申之拍手道:“然也!”

接下来的推理,李申之与赵士褭心知肚明,却无法说出来。

宋徽宗赵佶是赵构的生父,韦太后是赵构的生母,和议的一条必要条件,就是金人放归韦太后和赵佶的棺椁。

在注重忠孝文化的儒家语境下,如果赵构不迎回自己的父母,他就是不孝之人,他的皇位就有问题。

现在用脚后跟都能猜出来,杀岳飞,是金人放归二圣的条件。

这种话,李申之可以跟李维说,赵士褭也可以跟他的儿子说。至于他们二人之间,还没有建立起那么亲密的信任关系。

金人鸡贼的地方在于,这个条款是通过秦桧暗中传递,并没有写在国书之中,让赵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良久,赵士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竟有些泪眼婆娑:“秦桧误我大宋啊!”

俄顷,又双眼通红:“张俊该杀!”

如果复盘整个宋金战争,最适合议和的时机,正是岳飞进军朱仙镇的时候。

那时的宋军气势如虹,兵锋所指无坚不摧,金军节节败退,已经做好了放弃黄河以南土地的打算。金国也害怕岳飞过了黄河继续向北。

此时的筹码,握在赵构的手中。

在这个时候提出议和,虽不说能光复北宋全境,但至少能把国境线推到黄河以北,国土范围向北整整多出了一千里!

可恨的是,张俊在战场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也不知是担心自己实力受损,还是受到了赵构与秦桧暗中的指示,竟然选择了退兵,一下子把岳飞扔在了前线,陷入重围。

再看朝堂之上,秦桧拼了命地蛊惑赵构让岳飞撤军,以显示宋国议和的“诚意”。

结果岳飞的军也撤了,人也关了。

看上去“诚意”满满,筹码却没了。

反观金国这边,手握着“二圣”这对王炸,用赵构的父母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于是乎,赵构就像被人捏住了卵子,对金人予取予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