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四十五、我有一本秘籍

大宋不怂 四十五、我有一本秘籍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30 06:33:08 来源:笔趣阁

高世荣是个体面人,回家之后立马派人送来了赎金。

却说李申之跟着冯益去了后院,冯益的值房之中。

“冯公,情报这么快就回来了?”李申之试探着问道。

“哟?你小子怎么知道有情报回来了?”冯益神奇的脑回路,先质疑上了李申之。

李申之陪笑道:“我又不会神机妙算,哪里能知道情报回来没回来。下官只是盼着情报早点回来,早点把那劳什子柔福帝姬给一脚踢开。”

冯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下,说道:“这回让你盼着了。真的柔福帝姬果真还在五国城,不过上月刚薨。此事我已经禀报了官家,后面不用你操心了。”

说了一通,冯益又道:“那铁匠铺子你就放心的接手吧,不会有麻烦了。”

李申之有些疑惑,问道:“那这个假帝姬,会如何处置?”

假冒皇亲国戚,可是杀头的大罪,这么大的案子,总不至于罚个几千两银子就拉倒了吧?

真要这么容易就能糊弄过去,天下抢着冒充皇亲国戚的人怕是要把临安城给挤爆了。

冯益卖了个小关子,终究还是没忍住,显摆道:“官家责令大理寺审理此案,咱皇城司就不越权了。干好自己的事儿,官家自然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李申之恍然大悟,又换上一副欣喜的笑容:“那冯公这里,可是过关了?”

冯益假意愁眉苦脸:“哪有那么容易哟,被罚了一年的俸禄,这往后可要喝西北风去咯。”

但话语之中的欣喜却丝毫掩饰不住。

李申之赶紧接住话头:“冯公这说的哪里话,只要有我一口汤喝,就有冯公一口肉吃!若是日后有什么需要差遣的地方,冯公尽管吩咐。”

冯益满意地点了点头:“那还用得着我吩咐吗?隔上五七日,你还不该来看望老夫吗?”

李申之忙不迭应道:“下官多谢冯公抬举。”

就喜欢这种贪财的上司,人家想要什么就会直接说,很容易就能搞定。不需要费太多的心思去揣摩上意。

走在回去的路上,李申之心情大好。如今冯益这条大腿算是抱住了,接下来就看怎么给赵构设局,改变他的想法了。

……

刚回到茗香苑,便遇见了个老熟人,陆游。

李申之发自内心地高兴,迎了上去:“陆兄可是痊愈了?怎么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了?”

陆游对着李申之深深作揖,说道:“李兄高义,之前是陆某唐突了。”

李申之一愣,问道:“这是何意?”

陆游说道:“X利国X生X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到底是什么样的胸怀,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才能有如此豁达的情感!”(我自己先屏蔽几个字)

李申之小脸一红,说道:“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某家不过是说了几句话而已,像岳帅之辈驰骋疆场,才是大丈夫所为!”

陆游振臂一呼:“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一个‘大丈夫’所为!今日当浮一大白,不醉不归!”

“走!”李申之手臂在陆游肩膀上一搭,恍惚中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今天我请客!”

“却之不恭!”陆游一点都不客气,也搭住李申之的肩膀,朝茗香苑里走去。

不料,稍稍一用力,牵扯到肋骨隐隐作痛,李申之赶紧换了个姿势,揽住陆游胳膊,半搀扶着进了茗香苑。

“来到自家地盘,就别客气,想吃啥喝啥,随便点。”李申之很有一副主人翁的样子。

陆游家中也颇有资产,开过店,点菜张口就来:“烤鸭,春饼,羊血汤,虾鱼包儿,焙腰子,干果时蔬胡乱来一些,茶要茉莉,酒随便来点,反正你家也没好酒。”

还挺会点,全都是硬菜。这么一桌下来,怕不得十两银子。

一直以为过去的文人过得都很清苦,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人家才是标准的富二代。

反观李申之,不过是披了一张富二代的皮罢了。

李申之假装不悦道:“瞧不起谁呢,我这的好酒,你喝都没喝过。”

“哦?”陆游惊讶且憧憬道:“哪里有?还不快取出来!”

“嘿……”李申之笑道:“还没酿出来呢。”

岳银瓶与金儿也手挽着手进来,银瓶刚好听到这一段,嗔道:“就会吹牛!”目光却不自主地多看了李申之一眼。

李修缘依然一副小老头儿模样,先是转了一圈欣赏书画,然后找了个舒服的地方坐下。

相处一段时间,他也摸清楚了李申之的脾气。这就是个没规矩的人,跟他在一起越随意越好。

笑闹了一阵,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不一会,茶博士张葱儿领着两个丫鬟来了:“少东家见谅,方才正在招呼贵客,这才来迟。”

李申之说道:“这位是陆游陆公子,越州举人,亲自点了你的茉莉花茶,好好展示吧。”

张博士这次没有全部自己动手,身边的两个丫鬟代劳了前面的步骤。

斗上一天的茶也挺累的,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成天斗茶,怕不是要练出麒麟臂。

从丫鬟手中接过建盏,张博士微笑着,优雅而从容地施展了无影手。

“好!”陆游拍手叫好: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黄金碾是说石磨盘,绿尘说的是茶沫子。紫玉瓯心说的是建盏,雪涛便是茶汤里的白沫沫。

“好诗!陆兄好诗才!”李申之自觉地当起了捧哏。

要说爱国诗,言志诗,述情诗,他肚子里有很多。写茶的诗却没背过几首,便不露丑了,夸夸别人便好。

陆游笑道:“此非陆某所作,乃是范文正公的诗。”

范文正公,便是范仲淹,死后谥号“文正”,在有宋一朝几乎是文臣最高的称号了。

张博士嫣然一笑,说道:“那陆公子再尝一尝,是不是‘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

陆游是个老茶客,从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一步一步一丝不苟,宛若欣赏一个刚出浴的绝世美人一般,最后陶醉地深吸一口气:“真是‘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呐!果真是好茶!茶好,手艺也好!”

说话间,李申之的茶也泡好了。

李申之假模假样地欣赏了一下白沫沫,闻了闻气味,还是熟悉的茉莉花味道,然后轻轻啜了一口。

“噗……”

只觉得入口杂腻,虽有茉莉花香,但是难掩茶叶苦涩的味道。

张博士一下羞红了脸,一把抢过李申之的茶杯,也不忌讳是否被人用过,放到唇边轻轻啜了一口,眉头皱紧,又渐渐舒展:“咦?没错啊?”

这下轮到李申之混乱了:“就是这个味道?”

张博士一脸懵的点了点头:“就是这个味道。昨日的茶也是这般味道。”

陆游也跟着附和道:“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好茶,寻常人调不出这等滋味。”

岳银瓶跟着笑道:“没见过世面,不会喝就不要喝,暴殄天物。”

“啊!”李申之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

问题还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

上次喝斗茶,是因为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知道唐宋时期喝茶的奇葩风气,心理预期放得很低,所以觉得那茶还不错。

这次却不同,因为茉莉花茶的名号太大,提前代入了自己记忆中的茉莉花茶味道,一喝之下相差甚大,这才觉得难以忍受。

众人都觉得是李申之不懂茶,张葱儿妙目连连,看着李申之,只有她知道,天下没有比自家少东家更懂茶的人了。

喝了一口清水,漱了漱口,李申之说道:“若是其他茶,便还罢了。唯有这茉莉花茶,我有一套泡法,你愿意学吗?”

张葱儿欣喜道:“自然愿意。”然后重新腾出手,将工具收拾整齐:“需要怎么泡,公子且说。”

身为临安城数得着名号的茶博士,张葱儿调茶制茶的手艺样样精通。哪怕是没学过的手法,只要看上一眼就能学会。

茶,原本是难喝的。

之所以成为百姓日常必备物之一,是因为其两大功效:一为去腻解乏,二为清洁肠道。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人们的主要疾病几乎全是肠胃疾病,所谓病从口入。

在化学制作的廉价药品没有普及之前,每日饮茶,便是最廉价的预防和治疗肠胃疾病的方案。

去腻解乏,更常见于游牧民族。他们每日里吃肉喝奶,若是没有茶,恐怕年纪轻轻地血管就早早堵死,人均寿命超不过四十岁。

正因为茶难喝,所以有钱人一直在努力改善其口感,让茶变得更好喝。

加奶加糖是最常见的手段,高级一些的加一些香料辅佐。

到了宋时发明了花香入茶,茉莉花茶一时之间风靡天下。不过此时的茉莉茶与后来的还不一样,苦涩味更多。

这种差距,与茶叶加工工艺有关。

李申之说道:“取两个小壶,一个大壶来,再把这些石磨盘、小碾子全都撤掉,不用这些。”

竟然不用这些?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了起来,就连老和尚李修缘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看了过来。

“把茶沫子拿走,我只要干叶子。再给我找一个小碗,一个小碟子,一人一个建盏便可。”李申之一句句地吩咐,丫鬟一样样地准备。

不一会,东西齐备。

“先烫茶具。”李申之吩咐道。

开水常备,很快便烫好了茶具。因为斗茶也需要先烫建盏,不然白沫沫起不来。

“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冲泡法!”

虽然用眼前的茶叶和茶具冲泡有不小的难度,但李申之坚信自己学过的那么多无用的知识,终究都会派上用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