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二十六、要过年了(4K)

大宋不怂 二十六、要过年了(4K)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48 来源:笔趣阁

是夜,探望李申之的学子们抓住难得的休沐机会,拉着李申之喝了个烂醉如泥,顺便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只不过这些远大的抱负,在已经有了政治实操的李申之眼中,多少显得有些幼稚。

第二天大朝会的消息传了出来,王次翁不出意料地主动辞职,还算是保留了一丝体面。

韩世忠和岳飞却没有半点消息,看来起复无望。韩世忠继续赋闲,岳飞前途未卜。

他们分析的几个前任相公,张浚、朱胜非、赵鼎同样也没有被起复,反倒是最不被看好的赵士褭,进了宰执团,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成为大宋立国近二百年以来,第一个以宗室的身份担任宰相的人,抢了赵汝愚的小成就。

论功劳,赵士褭一点都不必赵汝愚差。从龙之功,赵士褭也有,还多了个促成和议,由他出任枢密副使进入宰相团,至少宰相团里面没人反对。他们都知道李申之是赵士褭的人,万一惹恼了那个大魔王,恐怕自己性命不保。

不止如此,还可能死了都白死,朝廷连个葬礼都不给办。据说秦桧现在还没进棺材呢。

赵士褭担任宰相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李申之早有预感。

然而朝堂之外,却发生了一件让李申之吐血的事情。

有人骂李申之是奸贼。

骂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张浚,张浚。

当李申之获悉张浚的奏章的时候,内心冤得苦水都快吐出来了。张浚可是自己的偶像啊,他还想着与张浚联手中兴大宋呢,怎么忽然就成了偶像的敌人,被扣了个汉奸的大帽子。

“要不印点传单澄清一下?张浚的威望太大,他的一句话对你的名声影响太大了。”张葱儿在一旁给他出着主意。

李申之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吧。这帮文人,全都是喷子。”

“什么是喷子?”张葱儿不懂就问。

李申之哂笑一声:“假如一只狗对着你吼了一通,你还要叫回去吗?”

“那也不能仍由他在那里肆意污蔑吧。”

李申之接过手巾,擦了擦脸,一宿的宿醉才算是清醒了一些:“随他去吧。老头子为大宋贡献了这么多,想发泄一下也正常。”

不是李申之有多么的大度,而是忽然间,他明白张浚为什么要喷他了。当年张浚力主经营川陕,可以说陕西的根据地是他一手所建,现在陕西地面上全是他的门生故吏。而李申之的和议条款中,为了换会应天府,直接放弃了甘肃和陕西的领土,相当于把张浚多年的辛苦拱手送人,由不得张老爷子不生气。

张浚的一通喷,让李申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与忠臣打交道更加地难。

这些所谓的忠臣们,他们有自己的执政理念,并且认为自己才是最利国利民的那个。他们固执己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抨击别人,压也压不住,辩又辩不过。你要强行压制他,他就给你搞死谏,搞挂冠撂挑子。你要是跟他辩,他一肚子圣贤文章等着喷薄而出,根本怼不过。

所以说,历来想到干大事的政治家,一定要先当一个权臣,否则什么都干不成。

想通之后,李申之觉得跟张浚的争论不会有任何结果。等到有朝一日,自己真的站在了秦桧的位置上,才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理念,到那时,就更加不用在意张浚们的意见了。

“农庄那里怎么样?有什么消息传来吗?”在出使之前,李申之在农庄布置了好几个新项目,一直没有机会验收。现在秦桧伏诛了,和议的事情也谈妥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得到了确定,这才有时间关注一下农庄的发展。

张葱儿每天都收到农庄的情报,并且汇集成册随身携带,正好给李申之汇报。

“第一窝小鸡已经孵化出来,不过效果不是很好,成功率不足二成,十之**都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张葱儿说这一条的时候,有些轻描淡写。

李申之听完,却是非常地兴奋:“太好了,竟然真的孵化出来了!”

“公子你酒醒了吧?人工孵化浪费了九成的鸡蛋,难倒还好吗?若是全部由母鸡来孵化,不知能多出多小小鸡呢。”张葱儿自以为很精明。

李申之觉得这个张葱儿哪里都好,聪明又温柔,就是有些太自负。事实证明,在穿越者面前玩自负,必定会被打脸。文学之李清照如此,奸贼如秦桧如此,政事如张浚如此,军事如岳飞同样如此,更何况眼前这个小小丫头。

李申之说道:“人工孵化肯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慢慢改进,成功率就会上升到八成、九成,甚至接近十成。到了那个时候,你可知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吗?”

“一只母鸡最多能孵出六七只小鸡,但是人工孵化只能摸到窍门,就能同时孵化成千上万只小鸡。到时候母鸡只管生小鸡,生多少都能孵化多少。按照二十天孵出一窝来计算,半年以后咱们能有多少小鸡?”

张葱儿掐着指头算道:“一只母鸡每天可以下一颗蛋,半年是一百八十天,也就是一只母鸡一年就能产出一百八十只小鸡。农庄里面有上百只母鸡,这半年以后……天呐,岂不是有上万只鸡?”

在张葱儿的记忆中,能同时养上百只鸡,已经是大户人家了,他还没见过一万只鸡是什么概念。

李申之却摇了摇头,说道:“你只算了那一只母鸡,还没有算它生出来的小鸡。小鸡四个月后长大,就能继续生蛋,继续孵化,你再算算能有多少?”

张葱儿又掐了掐手指,摇了摇头:“奴不会算了。”

这涉及到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李申之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会很多,很多很多。”李申之虽然会算,但是不会心算。

“啊……”张葱儿轻掩小口,“那咱们家岂不是可以靠养鸡发家了?”半年就能扩张百倍,那么一年之后岂不是能扩张一万倍?自打人类有历史以来,除了篡位,从来没有如此暴利的生意。

她原本打算好好经营茶叶和胡虏血两项生意,就足以让茗香苑在临安城立足。而她只要当好李家商业的大管家,日后身价自然水涨船高,嫁入豪门不是梦。

宋代的职业女性很多,并且有很多是高级的职业女性。歌舞伎自不必说,厨娘更是奢侈到一州知府都无力常雇的地步。更上一层的职业女性,便是如张葱儿这般的经营人才,帮助大家族当家主母打理家财,在府中地位堪称一人之下。

谁知李申之轻描淡写地搞了一个人工孵化小鸡,竟然也能做到这般恐怖的程度!让她这个李府第一经理人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看到张葱儿惊讶的模样,李申之心中暗笑:这才哪到哪,哥肚子里还有可多干货没往外掏呢。

这张葱儿好歹也是名满临安的人物,怎么老是一惊一乍的,李申之心中腹诽一句,继续问道:“球磨机怎么样了?”

张葱儿说道:“那球磨机端地厉害,石头都能磨成细粉。公子说的那个水泥砖也造出来了,效果也不错。听砖瓦匠说用来修房子没问题。但是修宫殿的话,恐怕还不堪用。”

李申之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张葱儿赶紧说道:“我知道,这水泥的配方应该还可以改进,等到改进之后,别说宫殿,就连宝塔都能修。”

李申之竖起了大拇指:“没错,就是这样的。”其实水泥的质量不仅仅是配方,还与研磨的精细度有很大关系。想要提高研磨效率和精细度,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急不得。

张葱儿没说的是,用小型球磨机制造水泥,成本高昂,比烧砖高出了好几十倍。但是她相信,李申之一定有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的都是好消息,李申之感到农庄已经走上了正轨。等到时机成熟,在那里搞一个冶炼基地,化学实验基地,养殖种植基地,机械加工基地。凭借自己一大堆的无用小知识,不出三五年,一定能震惊全世界。

但是现在,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去一趟大理寺,找岳飞。

岳飞该怎么处理,大朝会上没有给出结果,李申之需要去看望一下岳飞,听一听岳帅的想法,以谋划下一步的计划。

只要岳飞还活着,李申之觉得自己就是安全的,北伐的希望就一直都在。他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打嘴炮无敌,但是真要领兵上阵,就要拉胯了。

吩咐备好马车,趁着车夫准备的间隙,李申之与童瑜温存了片刻才出门。

女人怀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只是肚子上的负担,体内激素剧烈的变化也会导致他们的情绪和心情产生巨大的变化,精神上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刻地需要安抚和照顾。

走在御街之上,李申之感觉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满大街上的商铺,不管以前经营着什么,现在全都摆满了年货。

对联、炮仗、年画自不必说,还有腊肉,油豆腐,水果酱菜,还有各种糕点。有散装的,有礼盒装的,大礼盒全都摆在店铺门外,码放得整整齐齐,各式各样的糕点还印着各自的商标,高低贵贱看上去一目了然。

这一幕场景,李申之太熟悉了。若是把糕点礼盒的颜色换成白色和蓝色,名字改成特伦舒、安慕希之类,简直与他原本生活的时代一模一样。

百姓们挑选着年货,耐心地货比三家,满脸都是幸福的神色。

和平啊,他们渴望了许久的和平,终于要降临了。

“你们听说了吗?这次能谈成和议,全靠了李申之啊。”

“李申之?哪个李申之。”

“你是从外地来的吧,李申之都不知道?昨天刚在六部桥砍了秦桧的脑袋。”

“啊?不会是李纲李相公家的小公子吧?以前好像听说他名声不太好。”

“嗨,男人么,逛个窑子算什么。再说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人家现在可出息了。”

“你把李申之也吹得太神了吧。我怎么听说张浚张相公骂他是卖国奸贼呢?”

“别人骂骂也就算了,张相公凭什么骂人家?当年他在富平大败的时候,就该一死谢天下。”

这些话听在李申之的耳朵里,还是非常地受用。

老百姓的价值观就是这么简单朴实。只要是他们认准的人,就算是放屁都是香的。对那些肆意诋毁的人,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认可了李申之,张浚却要骂李申之,那么张浚就是敌人。敌人的话,哪怕说的是对的,那也不行,咱朴素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护犊,帮亲不帮理,对人不对事。

大街上熙熙攘攘,马车走得很慢,李申之终于有闲暇闭上眼睛,复盘这两天的事情。

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么刺激,回想起来仿佛做梦一般。从六部桥杀秦桧开始,一切仿佛那么地虚幻,再到后来进了金銮殿,在首相的座位上坐了那么一小会,大概也算是人生巅峰了吧。至少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依然上翘。

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李申之也大致有了预测方向。

他之所以能在杀了秦桧之后安然无恙,完全依赖于与金国和议的谈判非他不可。

所以说,接下来他最有可能继续承担与金人谈判的任务,甚至会多次往返于宋金两国之间。

通过一次次地谈判,逐渐地积累资历和功劳,多年以后再逐渐进入宰执集团。按照宋朝论资排辈的尿性,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年吧。

在这十年之中,他可以好好地经营一下农庄,顺便发展一下海外贸易。

等到位列宰执的时候,他已经积累了许多工业化的实际操作,个人资产也能够富可敌国。真要当了宰相,未必不能试试加九锡是什么感觉。

路过李府的时候,马车没有停,继续朝着大理寺走去。

李府已经解封,但是李申之还是习惯住在茗香苑,因为那里距离皇宫很近,距离皇城司和禁军殿衙都很近,方便办事。李维派了些丫鬟佣人回到李府负责每日洒扫,他本人并没有回李府居住。李维也习惯了住在农庄,暂时没打算回去。

到了大理寺,门人见了李申之非常地客气:“李文林里面请。可是来探望岳帅吗?”

李申之摸出了一颗银丸塞到门人手中:“劳烦带路。”说是请带路,其实自己早已轻车熟路,自顾自地朝里面走去。

那门人假意拒绝了一番,将银丸装入袖子里,说道:“李公子请这厢走,岳帅不在监牢里。”

“哦?”李申之疑惑道:“岳帅去了哪里?”

难倒岳飞被悄悄释放了?按说释放岳飞的消息,应该在朝会上有所透露,他不应该不知道。

门人伸手一请,朝着另一个方向走着,说道:“岳帅在何相公那里,李公子这厢走。”

何铸单独会见岳飞,还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看来情况很乐观啊。

李申之嘴角上扬,跟着门人一同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