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四、父爱如山

大宋不怂 四、父爱如山

作者:七桃散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59:48 来源:笔趣阁

却说邵隆与邵继春争执不下,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感动得在场众人忍俊不禁。

邵继春打小就怕他父亲,今天敢跟邵隆顶针,着实鼓起了不小的勇气。

邵隆高高举起的手,最终缓缓放下。

邵隆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许多的物是人非。儿子的表现在他的眼中,有更多的意味。

知子莫若父,邵继春的胆子他是知道的,自己的孩子向来孝顺,也很听话,断不会为了一般的事情跟他顶牛。

今日如此的表现,分明是一副不怕死的样子。

这是真的不怕死,愿意把命交给他所守护的人。

难不成那李申之真的有什么出奇之处,值得他家孩子以命相随?

邵继春闭着眼睛等了一会,不见巴掌打下来,睁开眼睛之后看到了发愣的邵隆。

邵继春心中稍定,说道:“好叫父亲知道,俺们这次来河南府是要在这里建一座工坊城,咱们以后有的是生意可做,断不会让川陕的吴帅吃亏。”

邵隆其实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犹豫,但是他需要足够的理由回去与吴璘交代,便问道:“什么生意?”

邵继春说道:“河南府虽地处交通要道,却资源贫瘠。想要造工坊城,说不得需要从关中、河东进口煤炭和铁矿。工坊城的盛况父亲虽然没见过,想必多少也听说过。到时候等工坊城运转开,即能让川陕卖矿赚钱,工坊城产出的货物还能优先供给川陕,资助川陕军伐金灭夏,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邵隆眯着眼睛想了想,问道:“那为何不将工坊城直接建在京兆府,非在河南府多此一举?”

京兆府有资源,有市场,直接把厂子建在京兆府,还能省却往来运输的麻烦。为何偏偏要在河南府建厂,把京兆府的资源买过去,然后加工成产品再卖给京兆府,如果这不是多此一举的话,其中一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话是替吴璘问的。

邵继春说道:“这事儿申之小相公早就想到了。等工坊城建成之时,哦不,河南府的工坊城筹建之时,京兆府就可以派人来当学徒,派多少都行。等这些学徒把工坊城中的本事都学到手,回到京兆府之后岂不是想建多少工坊城就建多少工坊城?”

工业发展是一个升级的过程,所有想要具备独立自主工业体系的国家,都必须从最开始的基础工业开始打基础。虽然最初始的工业建设都属于高功耗高污染,却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之上一步一步地升级之后,便需要将最初的高功耗高污染的初级工业转移出去。

华夏之所以能在后工业化时代成为唯一完成工业化成就的国家,正是承接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的工业转移。

英国是工业的鼻祖,他有三个徒弟,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法国,一个是德国,其中法国还是德国的半个老师。苏联的工业化先学习了美国,然后又整合了欧陆的许多成就,最后自成体系。

自华夏之后,几十年的时间之内,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

现如今国际上普遍对东南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其乐观程度甚至要超过印度,正是因为他们预测东南亚将会承袭来自华夏的工业转移,尤其是越南。而事实上这正在慢慢地发生。

吴璘的川陕军,便是李申之设计好的工业转移的下家,一个比临安和燕京更合适的地方。

邵隆听了之后,沉思了良久。

不得不说应天府方面给出的条件非常地优厚。若是换个别人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邵隆心里必定会打上七分的怀疑。

但开条件的人是李申之,这是一个说话算数出了名的人,更是一个出手大方到让人不好意思的人,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非常符合李申之的人设。

既然李申之给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邵隆觉得足够给吴璘交代,内心里其实已经答应了下来。

但是作为邵继春的父亲,架子还是要拿捏一下。

“既然吾儿有大志,为父便成全你这一次,希望你们能够说话算话。”邵隆说罢,从知府的位置上站起身来,一巴掌拍在邵继春的后脑勺上,往前一勾,邵继春不由自主地从凳子上站起来往前走了两步,来到了知府的座位前。

邵隆双手压住邵继春的肩膀,将他按在了知府的位置上,说道:“吾儿好生坐着,莫忘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别叫百年之后百姓戳着咱们老邵家的脊梁骨骂。”

邵继春郑重地点了点头:“孩儿记住了。”

一场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这样化解掉了。

看上去像是邵隆与邵继春父子俩解决了问题,其实背后还是李申之的影响力在起作用。-->>

若不是当初李申之的商州之行与邵隆结下了革命友谊,河南府的事情必然不会如此轻易地了结。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解决方案,总归是一次皆大欢喜的方案。

京兆府距离河南府有六百里地,而开封府过来只需要三百里,于情于理都是归李申之管理更加合适。

再者说,明明这个地方叫作“河南府”,却不归河南管,怎么都说不过去。

邵隆既然选择了退步,那么邵继春也不是小气的人。

放在府衙大门外的财宝,直接划出来一半给了邵隆运走,梁兴表示完全赞成,没有半点异议。

梁兴是个识大体的人,知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即便是分走了一半的财宝给邵隆的川陕军,剩下的也足够他们启动河南府的工业化。

他也没想到邵继春竟然能搜刮到这么多的财宝过来。按照他自己原本的估算,能有这三分之一便算是烧高香了。

对于梁兴来说,他只在乎能不能完成李申之与岳银瓶交办的任务。只要不影响河南府工坊城的建设,什么都好说。

而对于邵隆来说,他也没有白要这些财宝,要不然显得他有多么贪财爱物似的。

邵隆只说等他回去请示一下吴璘,将这些财宝当做京兆府煤铁的订金,双方就此建立合作关系。

邵隆毕竟只是一个知州,还无法决定京兆府的大事。但是邵隆最后还是拍着胸脯表示,哪怕是吴璘吴帅不同意与河南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邵隆也会尽他一己之力,为河南府提供充足的物资。

……

河南府摆平的时候,李申之也已经抵达了大名府。

望着往日的军事重镇如今变得荒凉破败,李申之心中不禁无限唏嘘。

当初读书的时候就发现,为何南宋时期没怎么听说过河南河北有什么名人出现?

一开始还以为是这里被金人占据,亦或是文教不兴。

直到现在才明白,这里压根就没人。

人都没有,还谈什么人才?

李申之到了大名府之后,先与金人进行了接触,表示自己想先见一见三圣,其实是想先验证一下自己掌握的秘辛是否真实。

不料金人却十分小心,说非要等到金国俘虏的贵族到了大名府之后才能让宋人见三圣。

不得不说金国的贵族当真是有骨气,一路之上忍饥挨饿,从不抱怨。只要马车还能走,他们就算胳膊断了都不哼一声,生怕宋人以此为借口停下马车休整。

一路之上竟然一刻都没有耽搁,跟李申之前后脚到达了大名府。

而这个时候,金人再次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要等宋国朝廷派出来的万俟卨到达大名府之后,才能让宋人见三圣。

恐怕是金人对李申之的行事风格有了一些了解,知道这是一个不怎么把朝廷放在眼中的主,风格太过飘逸,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这么跟李申之交易,说不得还要吃个什么大亏。

还不如等宋人派一个稍微正常些的人前来,至少能正常交流。

李申之面对金人的拖延,倒也不气恼。

他此来的目的除了三圣之外,还有大名府的地形勘测。

不论是大名府新筑城的地点,亦或是大名府工坊城的选址,都必须尽快完成。

应天府运来的物资紧跟其后,马上就会运达大名府。

现在选定了地址,等物资一到,立马开工建设,什么都不耽误。

而此时的万俟卨刚刚到达应天府,当他得知李申之已经亲自前往了大名府之后,心中大呼不好,一路快马加鞭地朝着大名府赶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