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信仰神朝 > 第四十七章 一年(中)

信仰神朝 第四十七章 一年(中)

作者:想想未来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6:06 来源:笔趣阁

当有异心的人,眼见劫不出三王之后,就一方面继续想办法劫出三王,一方面就随便找一个皇室远亲,说他是孙善民指定的继承人,斥责孙玉清是伪皇,然后就拥护这个皇室远亲登基称帝,之后就是编练军队、讨伐伪皇孙玉清了。

皇室孙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庞大无比了,全国遍地都有皇室孙家的人,当然因为孙家的人太多了,这些皇室远亲,早就得不到皇室的封赏了,不然的话、要是把孙家的人都封赏一遍,华夏帝国恐怕立刻就要破产了。

所以像皇室的远亲,皇室早就不过问他们了,让他们自己、自生自灭了,有的混的不好的皇室远亲,甚至已经到了要饭,才能生存的的地步了,可想而知、皇室孙家人,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了。

还有的人一纸清君侧,开始讨伐起张源来,说是张源先控制了孙玉民,让孙善民把孙玉清嫁给张海,然后让孙玉清继承皇位,这样华夏帝国就成了张家的了,所以张源是国之大贼、窃国大贼。

还有天下的士子,写的让孙玉清退位的百万人血书,已经递到了孙玉清面前,这些士子在孙善民还在的时候,不是不想给孙善民上血书,只是因为百官被孙善民的狠话吓到了,怕孙善民真像他说的那样做,到时候要是牵连到自己身上,那就不是光自己出事的事情了,还要连累亲族和后代,因为这些原因,大臣们就联合起来,压制住了士子上血书的行动。

现在孙善民一死,百官心里的害怕一去,心里的对女人的轻视就冒了出来,不仅放松了对天下士子的压制,并且还暗中支持天下士子串联到一起,不然的话、遍布天下的士子怎么就联合在一起的。

出了地方造反、和士子联名上书的两件事情之后,孙玉清就把张源请了出来,让张源镇压地方的造反,自己开始清理朝政起来。

孙玉清明面上、对满朝大臣和天下士子一让再让,暗中却把皇城司的情报能力、全速运转起来,全力探查士子中领头者、和朝廷中有哪些支持士子的大臣,同时孙玉清又求助了,战神教的情报机构、暗影卫,同皇城司一样、暗查士子和大臣。

当皇城司和暗影卫联合起来后,很快就查清楚了,是哪些士子带头写的血书,还有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大臣,孙玉清知道这些情报之后,就以雷霆之势、把这些带头的士子和大臣都抓了起来。

这次被抓起来的士子,虽然都是各地的佼佼者,不过他们还没有进入官场,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所以他们对朝廷的威胁不大。

就算他们家里有一点势力,也因为他们不是家里的主事者,调动不了家里的势力反抗朝廷,当他们被抓之后,他们只能向家里求助了,不过他们家里的主事者,又不是跟他们一样、敢对抗朝廷,就这样这些士子头领一点风浪都没有掀起来,就被孙玉清平息了下来。

士子这边没有掀起风浪,朝臣这边却出了大事,因为这次孙玉清抓的官员太多了,光是六部尚书就被抓了三个,分别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六部十二个侍郎中,也被抓了五个,九州九个刺史也被抓了三个,其他的州官也被抓了二分之一,郡长也被抓了三分之一,郡官也被抓了四分之一,华夏帝国的知府也被抓了四分之一,府官被抓了三分之一,县令被抓了五分之一,县官被抓了十分之一。

谁都没有想到孙玉清敢一下子抓这么多官员,这样以来因为很多地方缺少主官,一下子华夏帝国混乱了起来,要是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华夏帝国真有可能天下大乱。

当天下的造反势力、和心怀不轨的人,正在拍手相庆的时候,孙玉清下了一道圣旨,把天下的纷乱,立即给平息了下来。

也不能说是孙玉清下一道圣旨,应该说孙玉清下很多道圣旨,不过圣旨的内容除了名字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孙玉清这道圣旨的内容就是,缺主官的地方,让主官之下的官员代理主官位置,并且在圣旨里说明了、只要在代理主官期间,能稳住当地的局面,就能把代理两个字去掉,坐上主官的位置,要是表现优秀者,朝廷也不吝啬越级提拔。

其他不是主官的位置也一样,都让下一级的官员代理上一级官位,只要能稳住当地的局面,都可以把代理两个字、去掉,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往上代理。

这样以来、下层的官员位置就空缺了出来,这些官位孙玉清又让预备官员去代理,也是跟正式官员一样的条件,只要能稳住当地的局面,就可以把代理两个字去掉,成为正式的官员。

华夏帝国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华夏帝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预备官员,所以孙玉清下了这道圣旨后,没过多长时间,华夏帝国的官员就都补齐了。

华夏帝国的官场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了,到了现在、华夏帝国官场的规矩,已经变成了、就算你科考中了状元,你要是没有关系的话,照样当不了官,只能当一个预备官员,一辈子也补不了缺。

你的关系强就可以做一地的主官,你的关系弱、就只能做一地的辅官,你要是没有关系的话,你只能做预备官员了,不过在皇城还好一点,因为皇帝可以不遵守官场的规矩,可以直接提拔一个官员,也可以直接任命一个官员,也可以说皇帝是现在华夏官场,唯一的变数了。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不变则死,现在的华夏帝国官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不然早晚会亡国。

其实孙善民已经在改变华夏官场了,一个就是孙善民一直在提拔,有关系的有能力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李清光了,李清光就是一个没有关系的人,孙善民把他一步一步提拔到了右相的位置,还是三十多岁的宰相,要知道在僵化的华夏官场,要想当上宰相,起码也得熬到六十岁之上。

这样的官场规矩是畸形的,虽然都是科考出来的官员,都有一定的能力,不过这样会埋没更多有能力的人,这次孙玉清就是以、皇城司和暗影卫的情报之力,查出来的有能力的官员或者预备官员,让他们优选代替的空缺官员位置。

有了这次孙玉清实实在在的、抓了一大批官员的例子,其他没有暗地里支持士子闹事的官员,或者说是、还没来的及支持士子闹事的官员,一下子老实了下来,开始认认真真的治理自己的治下了,同时也不敢违逆一点孙玉清的旨意,在加上这些新上来的代理官员,急于表现、好早日把头上代理那两个字拿掉,就拼命的治理治下的治安,就这样全华夏帝国的官员一起努力下,没到两个月、华夏帝国就比以前还安定了。

张源接过平定天下动乱的任务之后,就直接常驻在禁军的驻地了,张源就是这样、不管敌人是强大、还是弱小,张源都会全力以赴的去对付他们。

张源一到禁军驻地,就开始调派多股禁军准备去镇压叛乱,不过还没等禁军到叛乱的地方,多股叛军就被地方军给消灭了。

这次叛军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世家,他们传承的最久,他们有的传承,甚至比华夏帝国的历史还长。

传承久远、又强大的他们,在漫长的时间中,积累了庞大的土地,他们也是在孙善民改革中、损失最大的一群人,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是最守旧的,所以他们忍过了孙善民的改革,却忍不过孙玉清登基称帝,一等到孙善民去世、他们就迫不及待的造反了。

每当到皇朝末年的时候,实力积累够了的世家,就会起来争龙,实力不够的世家就会找一个潜龙投靠,而实力够了、又不想争龙的,就会中立、因为他们有这个实力,就是潜龙升为真龙后,也不会对他们发难的,这些有实力争龙、而又不争龙的,是因为他们都是坚信一句话,那就是没有万年的王朝、只有万年的世家。

皇朝末年、世家起兵的时候,因为平常养的家丁兵,在加上种自己家地的无数佃农,世家随便就能拉出一支大军,所以到最后争龙的胜利者,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

这次世家串联起来,就是想提前硬演化出,一场皇朝末年的场景,多股世家一起争龙,不过这一次真龙还没有死,他们要先屠龙,然后他们在争龙。

不过这一次世家失算了,因为孙善民的改革,佃农得到了很大的利益,这些利益还是从世家身上得到的,佃农当然不愿意跟着世家起兵,去推翻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了,然后让世家继续压榨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