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东海郡王得了好处,关我冯渊什么事?

“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在向外扩张。椻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触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中论述的这段,说的是资本主意。

但在资本主意诞生之前,其他阶级也同样有着资本的部分属性。椻

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逐利。

只是程度深浅有所不同罢了。

就如现在冯紫英所说的话,就是以利益为导向。

既然战争能带来利益,那为什么不为利益再去打一场战争呢?

很大程度上,这也代表了开国一脉现在的想法。

他们无法参与瓜分倭国的利益,就想再复刻一次这样的战争。

大魏有了对外扩张的动力,一直是冯一博想要看到结果。椻

但此时,他却没有轻易答应。

“说实在的,这一次的议和条款有着太多巧合,比如,若非东海郡恰巧探明了倭国的银矿,那赔款的事就无从谈起。”

冯一博摇了摇头,笑非笑的看着众人,又问道:

“总不可能,每一次战争都刚好占尽天时地利,又恰好对方有一座银矿吧?”

开国一脉只看到其中的利益,却没看到其中的凶险。

若非提前就知道倭国有一座巨大的银矿,倭国根本就不可能答应赔款。

而且,倭国当时虽然大败,却也没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椻

是冯一博用了一些手段,挑起倭国大名内斗。

让他们彼此提防,相互掣肘。

尤其又有丰田太吉之死,让倭国就群龙无首。

山浅草这个国主,又急着借势上位。

这样的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才算完成了议和前的铺垫。

可即使如此,冯一博还需要借用大魏边军,甚至高丽国的势。

议和条款的签订,实在有太多难以复制的操作了。椻

如果开国一脉期待相同的回报比例,那就注定是要失望了。

即使真的再打一场,他们付出的成本也要远高于这一次。

而得到的回报,却很难再有这样丰厚。

“没有银矿,也只是没那么大的利益,却不代表没有利益。”

很显然,北静郡王已经听出了冯一博的意思。

他是在劝告自己,战争的利益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但听出归听出,水溶却不能放弃战争的想法。椻

倭国那边的战争,随着议和条款的签订就已经彻底瓜分结束。

现在即使开国一脉想掺上一脚,东海郡和新晋勋贵都不会让步。

最多也就是从大魏这边喝点汤水罢了。

既然注定无缘瓜分这一次的利益,那不如就由开国一脉自己主导一次战争。

水溶身为开国一脉的带头人,这些日子也已经骑虎难下。

他必须带领大家赚取足够的利益,不然开国一脉可能就要分崩离析了。

外围那些势力还可以骑墙观势,也可以选择投靠新贵。椻

但四王八公这样的核心,却注定只能死撑。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冯一博听出其中逐利的**,却没有直接回应。

“这一次恰巧赶上我去了,得知里面蕴含的巨大利益,我当时想到的,就是要为咱们大魏争取一二,不能让东海郡独吞。”

他笑了笑,自顾自的描述起议和的过程。

“议和的事在当时虽然紧迫,我却也是从中再三斡旋,最终才有了这么一个折中的法子。”

三人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白冯一博怎么就诉起苦来。椻

这时,却又听冯一博道:

“说来,也就是形势所迫,不然到了嘴的肥肉,又有谁愿意让别人咬一口?”

他想说的是,自己这一次为了大魏,从东海郡嘴里夺食。

言外之意,其实是在铺垫稍后的婉拒。

可这话在北静郡王听来,却像是……

“若是这次的事真能促成,小王可以保证,一定也不会让先生白忙。”

得了!椻

水溶这是把冯一博的话当做要好处了。

他以为冯一博的意思是,东海郡分给了大魏就没给他好处。

所以此时诉苦,是说白忙一场,凭白为了大魏奔忙。

“郡驾误会我了,就如倭国这一次,冯渊可不是为了什么好处!”

冯一博啼笑皆非,忙解释了一句,又大义凛然的道:

“只要对大魏有利,对我来说就不算白忙!”

开玩笑!椻

他想要的,怕对方给不起。

“先生高义!”

北静郡王笑了笑,也跟着捧了一句,才道:

“小王自是相信先生的人品,但常言说无功不受禄,先生之功却不该空手,这岂非寒了有功之人的心?”

在北静郡王听来,冯一博的话自然属于正治正确的废话。

他这是在告诉冯一博,只要帮忙,必然让你得到该得的报酬。

“功不功的无所谓,金钱于我也如浮云。”椻

冯一博再次摆了摆手,又感慨道:

“只是没想到,明明除了我,参与的人都分到了好处,可现在一回来,大家却处处都在为难我这个唯一没有好处的!”

这话听着又像是在诉苦,可说到这里,他扫视在场三人。

见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才重重一叹,道:

“唉!你们说说,这真的是好人难做啊!”

他这话倒也算是发自肺腑。

这些日子,他一直能躲就躲,躲不了就拖。椻

一身太极功夫炉火纯青。

在外人看来,他自然是得利方。

可得利的是东海郡王,关他冯一博什么事?

北静郡王闻言,心中有些腻歪。

但还是只能继续捧着他,一脸感慨附和道:

“先生为国为民,真的是独自受了太多!”

这一次冯一博没有否认,还点了点头,才道:椻

“正因如此,我实在不想再参与这些事了,若是郡驾有意,不妨直接让人和东海郡王沟通,就别再找我做这个中人了。”

这不是废话吗?

要是能找到东海郡王,谁还来找他?

“说来,先生为国之心人尽皆知。”

北静郡王再次点点头,附和了一句,才道:

“我也是听闻,南洋有些小国表面恭顺,实则暗藏不臣之心,别的不说,就交趾接壤的几个小国,时不时就挑衅我大魏边疆。”

你不是为国为民吗?椻

现在有人对大魏不臣,你是不是该表示一下?

冯一博听了这话,心中电转。

开国一脉是盯上南洋的几个国家了?

交趾北面背靠大魏,自然不用多说。

它的西面则沧澜国接壤,南面和占婆国相邻。

说起不老实,指的应该就是占婆。

这些年里,占婆国狼子野心,时不时就挑衅一下大魏,尝试向北扩张。椻

对方的想法倒是不错,只是……

南洋在冯一博的计划之中,早就是东海郡的囊中之物了啊!

要不是为了先打倭国,冯一博早就统一南洋诸岛。

这个时候也该往半岛发展了!

本来,他也没准备轻易答应。

现在一听是南洋小国,就更不想答应了。

“我如今虽生受世袭二等爵,但却没有领兵之权,只在礼部负责海外一应事务。”椻

冯一博听了北静郡王的话,先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本职。

又笑着朝皇宫方向一拱手,才道:

“若是哪个小国不臣,郡驾不妨直接告诉我,待我回部里就拟一个条陈,请圣上发旨申饬!”

说道此处,他才微微一顿,放下虚拜的手,笑着道:

“若对方还有挑衅,我可以协同南安王府上奏,请兵部拿出一个出兵的方案来,再作打算。”

冯一博这一套说辞,严格按照朝堂流程行事。

可北静郡王却听得频频皱眉。椻

若按照这个流程走下去,八成到内阁就直接打回来了。

张松越的风格,一向是以稳健为主。

如无必要,绝不会轻启边衅。

“蕞尔小国,何必惊扰圣驾?”

北静郡王勉强一笑,又继续道:

“那边说来,正好临近东海郡,不如先生帮我转答一下,问问东海郡王有没有兴趣。”

说到这里,还解释道:椻

“又不是什么灭国之战,就是帮忙教训教训那不臣之藩,免得他们常常挑衅,对南安王府的警告不以为意。”

南安王府不敢擅启边衅,但交趾守土有责,

若是借口反击占婆,正常来说还是没问题的。

只是南安王府对南洋的威慑,主要是背靠大魏。

其本身,并没有碾压诸国的实力。

而东海郡的船队名传东海,早就让南洋诸国府忌惮不已。

这次海战,又让人看到更多的实力。椻

虽然法术的传闻有些夸张,但战绩却是实打实的。

二十万大军,上千条船。

说没就没了!

如果能够联合东海郡,不管打哪个南洋小国,还不都是手到擒来。

说到这里,他的姿态更低几分,一脸期盼的道:

“大家都是大魏勋贵,自当守望相助,先生觉得如何?”

如何?椻

我要是想打占婆,还用带你们玩?

冯一博心中不免有些想笑,点头道:

“同为大魏一员,自当守望相助,可是……”

他先强调了不是因为勋贵,而是因为同属大魏。

但说着说着,却话锋一转,又道:

“但东海郡王答不答应,我也无法左右,不如郡驾先让南安王府试试,若是兵败,东海郡想必不会袖手旁观。”

要是败了,等将来瓜分的时候还有话语权吗?椻

这话让北静郡王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先生这话就不对了,既然同属大魏一员,自当同进同退,如何能坐视南安王府兵败?”

你还说是自己人,好意思看着南安王府失败吗?

“郡驾说的也是,可若没有把握,又为何要强行为之?”

冯一博听出对方话中带出的幽怨,失笑着摇头道:

“要我说,还是积累实力,等有把握了再打就是。”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椻

由此看来,开国一脉也真的是被逼急了。

明知实力不足,还偏要擅启战端。

“时不我待啊!”

北静郡王重重一叹,一脸凄苦的道:

“不瞒先生,这一次倭国议和的利益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大家都有些浮躁,若是不打一仗,恐人心就要散了。”

见对方堂堂一个郡王,却开始卖惨。

冯一博嘴角微微抖了一下,强忍笑意道:椻

“郡驾既然不拿我当外人,有些话我也就直说了。”

“愿闻其详。”

水溶忙坐直身体,作洗耳恭听状。

“东海郡刚打完一仗,不仅要在倭国巩固新占的地盘,势必还要养民生息。”

冯一博摆出事实,又轻轻一叹道:

“即使有我居中沟通,恐怕东海郡也派不出多少兵力,帮南安王府那边打仗了。”

巩固地盘是真,养民生息倒是不必。椻

东海郡的军队是职业军队,又不是民兵。

不过,火药、弹药在这一战之中几乎清空,确实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今日能得先生实言相告,小王已经不胜感激。”

水溶一脸感激的点点头,又道:

“这事确实也急不得,只求先生将话先带到,至于发兵的日子,可以再继续协商。”

毕竟是军功起家,平日又和武勋混在一起。

他对打仗之事多少也有所了解。椻

能消灭二十万大军,即使是以多胜少,恐怕战损也不会太少。

所以一听冯一博所言,水溶就信了八分。

“王爷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若再拒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冯一博今日的目的达到,便按照原定计划,笑着道:

“这样吧,眼下已经入冬,津门差不多也要封港了,等开春港口解封之后,我立刻就和东海郡联系。”

北静郡王得到了答复,好歹和开国一脉有了交代。

何况,海上的情况确实也是这样。椻

当下他点点头,举杯道:

“那就有劳先生,稍后必有厚报!”

冯一博也跟着举杯,应道:

“咱们也都是为了大魏,郡驾不必客气的。”

说完,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眼见谈完了正事,冯紫英立刻起身。

亲自将二人的酒又都斟满,才高声道:椻

“来来来!虽然有些晚了,但今日也算是给一博接风洗尘!”

一旁贾琏一直大气都不敢出,此时也终于松了口气,附和道:

“对对对!今日郡驾在此一起为一博接风,此当浮一大白!”

北静郡王谈完了正事,总算放下了心事。

此时闻言,也举杯笑道:

“小王虽不胜酒力,今日却也想不自量力,誓同先生一醉方休!”

众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频频举杯。椻

“饮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