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108【跑马场开张营业】

大明女伯爵 108【跑马场开张营业】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典当行一般的规矩就是,典和当不同,动产归当,利息是九出十三归,半年化的利息可达44%以上。而不动产,诸如土地房产等归典。

典的规矩是没有时间限制,俗话说‘一典千年’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可以随时赎回,赎回价一般是典价翻倍,以及典期内土地孳息归典权人所有。

只是这个典价就有的说道了,并非全按照土地基准地价来打折,有时也可以很低很低……

徐向农与张舅子重新商定了典价,这个价只有他二人清楚,但基本不会太高,以便日后徐家可以低价赎回。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徐向农往返仪真和无锡数次,最终将这批土地和房产典了出去。

当铺想的是以后做长久生意,虽说现在徐家看着有些倒霉,但以后谁说的准?就算徐家现在倒霉了,但保不准他日东山再起,所以,当铺还是留了一些后路,况且再怎么说这笔买卖当铺都是稳赚不亏。

徐向农带着一只箱子离开了仪真回无锡徐家。

此时的徐家一片擗踊哀麻,徐老夫人算是客死他乡,在病故第二日便进行了小殓。按民间习惯,殓前有‘浴尸’一道程序,若是亲子能饮下浴尸水,那么死者就无入地狱之苦。徐向学自然是亲子,至于他有没饮那杯浴尸水,就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了。

棺椁还未入殡,这些日子上门吊唁的客人大多是与徐家关系匪浅,要么姻亲,要么好友门生,官场上往来的倒是来的不多。吊礼也按俗礼来,非照依古礼,就是将苫次设于幕后,孝子则在幕内面南,吊客则面北拜,然后徐向学作为主人再出幕拜谢。

其实此次徐家丧礼办的甚是低调,一般丧家一有丧事便会请客征礼,奠赙之物大都是大盘、蜜楼、绫锦、幡幢、人物、楼阁、像生、飞走、铭旌之类。更有甚者还有散孝帛孝布之仪,名为给他人送孝帛等‘凶物’,让别人替己亲挂孝,实则为钓取赙仪之计。徐家则没有这么做,收的奠赙也是平常之物。

徐家老二徐向农带着箱子,赶在出殡前回到了家。他一身素青服,从侧门进了徐宅,而后径直去了徐向学的书房。

书房里,徐向学已经脱了孝衣穿上深衣,头戴一顶苏巾,静静坐在那里,仿佛已等了许久。

徐向农进了书房,两人并未交流,他只叫长随把一只箱子放在地上,半晌才轻吁一口气:“总算办妥了。”

徐向学的目光看着这只箱子,良久才开口道:“辛苦了,二弟。”

一炷香后,徐向农从书房退了出来,转身又将书房门轻轻掩上……一直在他视线里的那只箱子,也随着那道房门的关闭而慢慢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从此,他就再未见到那只装满了一叠叠当票的箱子。

这只盛满了‘巨额财富’的箱子,仿佛也从世上消失了一般……

————

徐家手里的土地房产大都典了出去,像徐家这样手中有大量土地的士绅之家,也有很多选择了典当,当然他们与徐家的选择刚好相反。

毕竟钱帛动人心……所以钱业公所的业务简直如日中天,蒸蒸日上。

日子就这样如水一般流过,转眼就进入了十一月……

京城的十一月,天气已相当寒冷,百官上朝都要带上暖耳。

而宫里,宫眷、内臣都会换上有生阳补子的蟒衣,司礼监也开始刷印九九消寒图,一般采用瞽词俚语之类,什么‘一九初寒才是冬’……这种非词臣应制而作,也非御制,所以只在宫里流传。

天气寒冷,在口味上就会以辛辣为主,十月会吃迎霜麻辣兔,到了十一月,每日清晨一碗辣汤下去,从里暖到外,还可以再饮点浑酒来御寒。饮食上多肉类,比如糟腌猪蹄就是邬阑的最爱。还有羊肉包,扁食混沌等。

宫里造的预算清单已经呈给皇帝御览了,只是到今还未给光禄寺任何反馈,究竟是多了?还是不多?每次邬阑御前想问来着,都被永明帝以其他话题岔开……她估计皇帝多半受到了来自后宫的某些‘压力’。

反正她也不着急,徐兖也不着急,又轮不到他两操心费用问题。

好在还有一事,可以抵消寒冷带来一些影响……那就是跑马场终于修缮完工。

完工了自然就要准备一场赛事来暖暖场地,邬晟扬这些日子来正是为这事忙碌着,而且古珏写的一本《马经》也趁此机会印刷出版了,甫一面市就销量奇好,不出三日便全城售罄。《马经》其实类似攻略,像捶丸有《丸经》,投壶有《壶经》,连嫖都有《嫖经》,都是这一类的书。

永明帝也听说了,只是连他都没买着,又把邬阑叫到跟前,旁敲侧击的说了半天……

邬阑有些哭笑不得,这皇帝也是!直说不就好了,非得拐弯抹角,饶是她反应快一下就听懂了,要是那起子笨拙的,还不得揣摩半天?

“陛下,臣明日就将书呈上,外代马场出的第一期《马报》也一并呈给您。”

“哦?《马报》又是什么?”

“就是提供一些赛马有关的消息,比如马匹状态,赛事场次安排,骑师的介绍,参赛马的往日成绩,赔率,以及一些马评人提供的参考意见等等。”

“朕的马参赛也会提供这些消息?”

“是啊,为了公平起见都会提供,但会隐藏这匹马的真实来源,也就是买马下注的人他们并不会知道这是陛下您的御马。”

“哦……”

“陛下,您还可以派遣骑术最好的人充当骑师,只要符合骑师的身体条件就可以,就像郑国公的孙子常礼,这次他会亲自出赛。”

“那倒有意思了,朕记得常家这位世孙,老国公从小就在调教,骑术了得。”

“臣还奇怪呢,有小一年都没见着他,结果昨日才听说他居然跑去青海马场呆了大半年,最近才回京,而且带回来好些好马,据说还有一匹汗血马。”

“哼~,汗血马不足为奇,御马监就有好几匹,上回你提的那个纯血马,朕倒是有意……”

邬阑闻言嘿嘿一笑,突然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道:“陛下,告诉您一个小道消息,这次参赛马当中就有一匹,是特意从**马场运过来的,据说马主就来自南京耶稣会的会士。”

永明帝一听瞳孔一缩,急问道:“当真?赛绩如何?”

“听说还没赛过几场,才从欧罗巴运过来的,而且马主也打算将此马就放在京城这边,不打算运回去了。”

永明帝身体微微后仰,靠在了龙椅上,脸上一副深沉的表情,似在琢磨什么。

“既如此,朕的马也不会输!”

邬阑又笑眯眯的道:“当然!陛下的马肯定不会输,而且臣已经下了注!”

“哼~算你有眼光。”

邬阑瞅着皇帝那挂不住老往上扬的嘴角,心下偷笑,不好意思,其实我还是看好那匹英纯马……

进了十一月,春节的脚步就仿佛越来越近。

到了冬至节,这天的民间颇为热闹,而且南北习俗还不同。冬至节俗称‘亚岁’,与年节相同,吴中的冬至最盛,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家中要舂粢糕,弄扁食用来祭祀祖先,而家中女性则要为尊长献上鞋袜,此为古人的‘履长’之义。

当然这天也是京城赛马场开张营业的大日子。

皇帝还特意停了今日早朝,美其名曰让百官好生过个节。

从早晨起,东河沿一带和崇文门西河沿就开始热闹起来,这是通往东便门外的主要一条路。外七门的东西便门相比其它门显得特别矮小简陋,尤其东便门,城门北开且呈方形,往日都是小商贩出城的主要门户。但它同时还是从通州运河而来的人、货进出京城的门户。

今日则从正阳门起,到东便门这一路都被行人马车,贩夫走卒堵得严严实实,寸步难行。如此糟糕的交通状况,令兵马司不得不提前提早出动来维持交通。

一旦出了东便门又是另一幅景象,河流如带,垂柳梳扬。正所谓红船白帆绿烟丝,好句扬州杜牧之;何事大通桥上望,风光一样动情思。

邬阑的马车好容易出了东便门,她这一路来眉头就没松开过,从正阳门内的棋盘街开始直到出东便门到大通桥,比平时花了一倍还多的时间。这条路要是按照现代道路的标准衡量,就是典型的脏乱差。

“看来不得不想法整治一下了……”邬阑心中念道。

但要怎么整治,她心中只有一个答案:修路。只是钱又怎么来?

她正冥思苦想着,马车已行至赛马场……她只得先下了车,而后步行进入马场。

这马场相比**的马场,人气可是旺多了,她很快找到邬家在马场里的专座。

邬阑只看到邬家女眷以及庶子在此,侯爷爹和邬晟扬都不在场,但她知道两人此时肯定在别处忙碌,所以也不以为意。

邬老夫人今日竟也来了,平日里倒是难得见到,只是邬阑对这位祖母一直不冷不热,即见了面,淡淡打声招呼便了事。

其实侯爷也隔的不远,邬阑一转头就能看到,就在皇帝所在的大包厢里。

而且包厢里的人还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