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77【买地.卖地】

大明女伯爵 077【买地.卖地】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9:18 来源:笔趣阁

舒代宗在见了王大龙的第二日,就得到了通知,说有一块地正合他的要求,而且地主急于卖地,价格还有的商量。

他一听自然很高兴,给席婶说了一声,然后揣着银票就去了牙行。

骑鹤街上,报馆与牙行也就街对过,还未到门口,远远见王大龙就在那里等候,微笑招手,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待舒代宗走至大门,他又拉住他好一番问候,舒代宗也笑着回礼,然后王大龙又对他耳语一番,他听了不住点头,心里有了数,两人这才携手登上踏跺进了大门。

此间厢房依然是三开间,一正屋两梢间,梢间以落地花罩与正屋相隔。进门一入眼便是一副须弥座屏风,转过屏风来到室内,正前是一黄花梨缠枝纹四方桌,左右各有一张黄花梨六方扶手椅,其上下首又摆了八张官帽椅,每边四张相向而放。四方桌后依墙,又置了一张长条翘头案,上面供着关二爷,还摆了瓶花,以及香炉。

舒代宗又左右瞧瞧,两边梢间里又摆了五六张八仙桌,想是平时谈买卖时坐的地方。西梢间里有一人独坐,王大龙努努嘴,舒代宗明了这就是卖家。

三人简短寒暄之后落座,舒代宗不动声色的观察这人,只见眉头深锁,似有无限懊恼。怎么不懊恼,要他是卖家他也懊恼,昨儿的地价还十一两一亩,没想到睡一觉起来又跌了一两,只恨没有早早卖掉。要照这样下去,岂不是出不了七月间,地价就跌成了白菜价?

其实他自打回到这里,凭着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敏感,已经察觉出一丝不同。同样是接到了政令的南方其他州府,地价还是依然坚挺,也没有像**这样,很快就开始下跌的。

要说原因,也可以往那经济开发区上面想,但也许不是,姑娘在他走之前不也叮嘱过,要时刻留意这里的变化,如今这一丝不同算不算某种征兆,或者变化的开端?

舒代宗脑海里不断翻腾着各种消息、传闻、谣言,如同揉乱了的一团线,他想尽力解开这团乱糟糟的线,但总得要先找到线头啊。

很快,王大龙开始交代买卖的具体事宜,然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契约文本交于两人阅览,看有无错漏。

两人都检查一遍,只见上面书写道:**李尚义,今将承父本家叔侄兄弟众存基地壹俻,坐落于卜家岗中段,系经理卑……字号。东至弟尚文字号地,西至驿路岔口,南至……北至……计地一顷……尽行立契,情愿卖与**西陈舒代宗,基屋地骨并周围出路,该已分清,并无存留。当日凭中得受,时值价白文银一千两正,银契当日两相交足乞。契后再不立领……一切不明等事,尽是卖人支当,不及受人之事。税银同户,听自分割共解,即无异说。恐后无凭,卖契为照。

舒代宗寻思,这就是一个卖族田的,一次出手就一顷,想必家里还留有不少地。他们怕不是也在闹分家?

买卖双方在中人王大龙的作证下,很快在契约上签字画押,一并又签了杜绝找赎契约,当中约定卖家一卖百休,断肠洗绝,永不许异言找赎等。

签完所有契约,舒代宗即付了银票,而后买卖告成,只是这份白契还需拿到衙门去换成红契,如此才算真正完成一桩土地买卖,而王大龙熟门熟路自然由他牙行代劳。

舒代宗办完手续,心里着实高兴,想到自己的梦想终于在人到中年之际得以实现,不胜唏嘘。

早先自家也是小康之家,手中也有几亩薄田,结果还被别人算计了去,还差点被判流放。那时与席婶才有第一个孩子,失了地,日子差点就过不下去……如今也就十年上下的光景吧,真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舒代宗很想朝天大吼一声:我舒代宗又回来拉!

而且卜家岗离西陈很近,往后跟姑娘她们好做邻居……舒代宗美滋滋的想着以后‘退休’的生活,不禁笑出了声,还好是在马车里,没人看见。

舒代宗买了地终于实现了心愿,只是**的地价还是持续在跌,而且很快就破了十两。

与其说十两,不如说是众人心里一个坎,就算**再穷、土地再硗瘠,也没说几两银子就能买一亩地的。据说一百年前的价就是几两银子一亩地,如今反而一退退回了一百年前!

王大龙的牙行里开始热闹起来,三开间屋子随时人都满当当的,只是大多数都是卖家,买家却寥寥无几。即便有人想买,也是那种挑三拣四的主,挑来选去到末了还不买,说等着再跌一跌再考虑?我爹你个秋!这话让在场的人心里都哇凉哇凉的,还跌?跌到何时是个头?

普通人做投资,最擅长的是追涨杀跌技,而且能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那些成天在王家牙行里的卖家们,似乎都等不及跌,自己反倒先主动杀跌,王大龙饶是脾气好,也被纠缠到烦死了。

不过他还是一一记下这些卖家的报价,然后对每个人都安抚道:只要一有买家立马通知来签约。

然后过去很多天,还是没有买家前来,似乎**的地,哪怕是上等田都成了无人问津的抛荒地。这种情形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地价依然在跌,舒代宗的十两一亩,也不过几天时间,又跌了二三两去。

王大龙很快将先前的白契换成了红契交个他,等于这一百亩地就完完全全归了舒家,席婶还一开始还蛮高兴,只是过不了两天,又发现成了七两,就开始肉痛那些银子了,多给了三百两啊!再添一座两进的宅子都够了。

舒代宗却并不惋惜,还笑着劝她道:“娘子不用后悔,咱们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买不到最低价,也卖不到最高价,满足吧。”

席婶也知这个道理,只是心头想不过而已,她悻悻道:“早晓得你再等两天也好啊,省下那钱都够给大闺女添成嫁妆了。”

“嘿嘿,娘子,你要知足常乐。大闺女那嘛,等我得了年终花红再添给她就是。”

席婶脸色稍霁,没有再埋怨。其实他两口子如今都不缺钱,只是以前过得实在太苦了,总也忘不掉那些吃糠咽菜的日子,所以对钱就特别看重。

她如今是邬阑的得力帮手,掌管了海底捞所有的事务,为人处事越发老练。其实买地这事,不光舒代宗觉出异样,她也瞧出这其中定有蹊跷,地价从来就没这样跌过,而且绵绵无绝期,饶是他两口子是买地而不是卖地的,恐怕一家子人早就慌了。

“你说过去吧,手上有地心里不慌,可如今倒好,手上越有地的心里就越慌,都反过来了。昨天店里还听客人说起城东的甄家,甄老爷咱海底捞的老主顾了,这些日子闹分家,都闹到衙门去了。他族里一个早逝族兄的孩子,以前他母子受尽欺负,如今理直气壮的要分家。不过,要我说也该,谁叫以前老欺负人孤儿寡母的?那孩子有功名在身,正好也符合分家的条件,分了家得了地,自己带着老母亲出去单过正好。”

“那不叫符合分家条件,朝廷可没让人分家。”

“怎么没让人分家?限制了族田,又规定了优免,难道不是逼着人分家?”

“哈,你要这么说……好像也没错。”舒代宗没料到自家娘子也看得透。

他一个新闻人,知道的自然比别人更多,京城那里的变化他早就收到了消息,虽说还没想明白其中因果联系,但有一点似乎……难不成是陛下?就想让地价跌下来?

正如席婶说的,如今手上还有大片土地的,反而心里越来越慌,因为地价还在跌……

王大龙的牙行天天都挤满了人,他不胜其扰,所以干脆将每日土地报价都写成大字报贴在木板上,放到门外,让人一目了然,也免得是个人都来问他,他也应付不过来。

而正当人们都快绝望的时候,居然买家出现了。于是王大龙又找人一个个通知先前登记过得卖家来牙行,办理相关手续。

这不啻为天大的‘好消息’,虽然听起来挺讽刺,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如今地主们心里的想法是:反正都跌成狗了,那就趁早割肉,好尽量挽回损失。

像救世主一样的买家,就在这种近似荒唐的局面下进入人们的视线,而且很快知道了这位买家的来头:西北人,姓贾,想来南方养老,办了归户文书入籍的,而且为人豪爽……就是看起来像‘人傻钱多’那样。

既然买家为人‘豪爽’,自然买卖也很顺利,契约拟好,看一遍无误,签字画押,银契两讫,都还没来得及到衙门换成红契,紧接着又是买地,签订契约,签字画押,银契两讫……

人们都惊讶于这位豪客贾老爷出手如此大方,都在恨不得快点卖出手上囤积的土地,他倒好,反而大肆收购,难不成真是人傻钱多到连朝廷的政令都不知道?现如今再囤地可不怎么明智。

哦~对了,他是西北来的,西北跟政令扯不上关系,难怪……不过应该没人会傻到提醒他,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已经出了手的卖家,拿到卖地契约仔细瞧一遍,却都发现一个问题,这人居然没在契约中立有‘绝卖’等字样?

连规矩都不知道?还是说西北不像南方,本就没有绝卖一说?

要是后者尚可理解,要是前者……那真的就是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