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121【资本北上】

大明女伯爵 121【资本北上】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9:18 来源:笔趣阁

一进腊月,就意味着一年快到头了。

宫里在年末都会很忙碌,包括皇帝在内。像冬至日就有祀天,以前是正月里的大祀,后来改成冬至祀天,夏至祀地,祈谷礼在正月里上辛日举行。但如今却又都改了回去,所以正月的天地祀也是一年中极为重要的祭祀,其次是祈谷礼。

正月第一天还有大朝会,因正月一日谓之‘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正旦大朝会就是百官朝贺皇帝,命妇朝贺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及百官朝贺东宫。

参与者除了文武百官,还有亲王、外夷贡使,朝贺之后还有大宴,以宴来款待参与朝贺的人。

正月里还有上元鳌山灯会,这是从永乐朝就定下的。元宵节百官会放假十日,与民间放灯十日皆从此制,十五这日,皇帝赐文武群臣宴,然后赴午门观鳌山三日。

腊月初八这天,因是常朝,所以百官上朝之后,很快便结束了,然后永明帝赐下腊八粥。虽是一碗简单的腊八粥,但也是充满了仪式感,先期数日,就要将红枣敲破泡汤,直至初八早晨,加上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一起熬粥。粥熬好,先供于佛圣之前,而后户牖、园树、井、灶也一并供上,然后才是吃粥。

早朝结束,永明帝没有再招臣子继续议事,遂回了乾清宫。不久,就有内官监的掌印来禀,请办正月十五的灯节烟火。

灯会承办者一般都是内官监和钟鼓司,像鳌山灯用到的奇花、火炮、巧线、盒子、烟火、火人、火马等,都是内官监供应。向陛下请办,其实就是向他申请筹办经费,经费足,灯会才会璀璨夺目。

一提起钱,永明帝自然就想到了宫里谁在管他的钱袋子,“伴伴,去叫刘炳和邬阑过来,”他吩咐道。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郑伴伴应下,立马遣人去寻两人过来。

很快,邬阑拿着帐本就来了乾清宫,随后刘炳也到了。

御马监章掌管了三宫宫庄之外的整个皇庄,皇店,以及草场,每年为宫里创收近三十万两白银。除了这笔收入,各地的镇守中官也多为御马监宦官出任,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采办土仪贡品,过手的钱钞银两及作为支付手段的盐引更是无法估算。

刘炳知道陛下找他所谓何事,今年可谓是大赚的一年,光从收入上来看,就比去年有大幅增收。所以此时的他心情格外好,甚至可以想象当陛下知道今年收入那个具体数字之后,会龙颜大悦。

刘炳心情不错,看邬阑也觉得比以往顺眼多了,当然他也清楚,今年收入能增加,有赖于邬阑牵头的那几个大项很快有了收入。

“刘炳,你那里今年收成如何?”永明帝直接开问。

要说年底自然也是各衙门最忙碌的时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算总账。后宫、内官同样不例外,像邬阑还掌管了东裕库,同样要年终扎帐。

刘炳早几日就核算好了御马监今年的收入,心中有了谱,此时他便从容不迫的回道:“回陛下,今年较去年有大幅增收,共有这么几项收入增加明显,待臣为陛下说明。”

“好啊,你都大致说一说,朕想听具体一点的。”

“是,首先就是草场税田的子粒银,此一项因为一直沿用每亩征银3分的惯例,收成每年出入不大,不过臣要说的是,今年的征收工作,比以往各年都顺利得多,而且所欠逋赋也征缴了不少回来。”

“哦,这是什么原因?”

“臣遣人去打听过,大概就是今年开始,草场佃户与赛马场大都有了合作,地里只要有收成,基本都被赛马场收购,而且是当场银货两讫,概不赊欠。所以今年佃户的日子比较好过,基本都有盈余。他们不仅今年好过,听说赛马场还预定了明年的收成……想来越往后会越好吧。”

永明帝欣然一笑:“如此甚好,佃户有盈余也是他们该得的,只是朕要提醒你,不可趁机随意调高子粒银,懂了吗?”

“臣明白……再说皇庄一项,同样因惯例是每亩征银三分,所以此一项出入也不大,每年子粒银十万有余。而皇店除京师九门,及张家湾、宣府、大同等处收十万两,还增加了两京赛马场,此一项就收入近三十万两。”

“多少?”永明帝乍闻,有些没反应过来。

“陛下,此一项收入近三十万两,”刘炳重复一道,顺便再补充一句:“也就是以往草场、皇庄、皇店收入之总和。”

“嘶……朕记得赛马不是明年三月才正式开始吗?”

“是,但目前这笔收入来自南京马场,要是京城赛马一开,呵呵……还得再来个三十万两吧,臣估计。”

永明帝有些不敢相信,又转问邬阑:“邬阑,赛马场真的收入这么高?”

邬阑很淡定的回道:“陛下,您是两边马场的大股东,南京的马场每季度分红一次,一年四次,累计下来也就是这个数,再说也不光您分了红,凡是入了股的都分到了。如今南京那边已基本走上正轨,越往后分红越多,陛下您往后真的会数钱数到手抽筋。”

永明帝佯装生气道:“胡说,什么手抽筋!”他再怎么佯装,还是止不住嘴角往上翘。

邬阑又道:“但陛下,您也别开心太早,因为您距离百万富翁还差的远呢,所以以后还得努力赚钱。”

这话表面看十分放肆,但却戳中了皇帝的心思:“呵呵,好啊!朕以后就等着……那啥?手抽筋。”

皇帝难得调侃,刘炳自然也跟着一起笑,但眼神里却藏不住诧异,他朝邬阑乜了一眼,很快又垂下眼皮,仿佛在掩饰自己的心思。

“那好,邬阑你再说说你那边的。”

“是,陛下,”邬阑早就等着了。

“因为臣是头一年接手东裕库,若是只有与以往比较才能得出臣努力一年的成果,那么就不得不说,臣胜之不武。”

“嚯,口气挺大啊,”永明帝才听她讲头一句就笑了。

“臣不打诳语,臣刚接手帐本时,都是去前年的账,今年呢……说实话,收入不错,当然是跟未接手前相比。就拿现银收入来做比较,去年结存为三万两有余,到今年上月为止,结存现银为三十八万两,零头就不说了。”

“多少?三十八,万两?”永明帝又一次愣住,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数字比之刚才刘炳报的数字还让人吃惊。

“也就是说,现银收入整整翻了十倍多。”

刘炳也吃惊不小,眼中满满的怀疑,但听邬阑继续道:“其时按理说也达不到这个数的。”

“那为何又是三十八万两?”皇帝追问道。

“因为**地价飞涨的时候,臣那时就替陛下做了点小投资,光投资一项的盈利,就有近二十万两银子。所以,臣为什么说胜之不武也就在这,这种机会不可持续,一般都是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你是说……南京搞土地拍卖的时候?”刘炳忍不住插了一句。

“是啊,”邬阑依旧淡定道:“陛下,还记得臣说过,在**所发生的事,它本质就是一场游戏,就像击鼓传花,只要不是最后一个,就是稳赢。这场游戏中,有人赢钱,自然就有人输钱,一般来说,输钱的是绝大多数。”

“阑司珍,那你怎么就能赢那么多钱?”

“这么说吧,一是要有眼光和判断,二是要懂得见好就收。因为你不是那个游戏的操纵者,一般人看涨跌以为都是水到渠成,其实不然,那都是大资本在背后操纵的,资本背后就是人。所以,作为财力有限的个人,想要参与这种游戏,见好就收至关重要。”

“谁是幕后操纵者?”

邬阑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陛下,操纵涨跌的,都是资本……背后的人,小人物就随波逐流好了。”

刘炳一直是耳朵竖得老高,显然在认真听邬阑说的话,当她说到赢钱只是少数人时,他垂下的一只手不禁下意识的搓了搓。

永明帝呵呵一声,虽然赚钱让人心情愉快,作为皇帝也不必太过喜形于色,此时他又想起了灯节……

“既这样,正好今日内官监来请办灯节,朕就想……”永明帝想了片刻,又道:“伴伴,去年灯节支了多少银子给内官监?”

“回爷的话,去年鳌山灯会大约花了三千两左右,太后她老人家又单独出了一千两,总共就是四千两左右。当然,后来您将这一千两还是补给了太后宫里。”

“哦……那你看今年要不要再增加?”

“诶呦,这奴婢可说不好,去年灯节也挺热闹的,除了宫里制作的灯,还有外任官员献的灯,以及江南、闽中等地献上的灯盏,所以才丰富多样,今年嘛,奴婢以为还是可以酌情加一点。”

“陛下,”邬阑又开口说道:“臣刚才给您报结存时,只报了整数,还没报零头呢,零头是八千多两有余,可以将这零头拿去办灯节啊。”

“呦,瞧阑司珍说的,八千还是零头……”郑伴伴笑着道。

“你的意思是拿出八千两来办灯节?这可比去年多出一倍来。”

邬阑点点头:“是,上元也是重要的节日,若是朝廷隆重办节,其实利大于弊,一来可以笼络民心,二来也可以拉动民间消费啊。您想啊,陛下,一般年节百姓兜里有几个钱的,他们不可能光看灯吧,肯定是买买买和吃吃吃,灯也看了,钱也花了,心里还高兴,做买卖的也挣到了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和谐了……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也不外乎如此了嘛。”

“切~,你倒是挺会找理由,”皇帝嗤笑一声。

“爷,奴婢也觉得阑司珍说的有道理诶,”郑伴伴帮衬了一句。

“嗯,这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

刘炳和邬阑两人向皇帝交代完了账目,便一同出了乾清宫。

路上,刘炳叫住邬阑,问道:“阑司珍,咱家有一问题不知能不能向你请教?”

邬阑一笑:“刘公公客气了不是?你我二人也不是头一次打交道,有啥不明白的,尽管问,在下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就先谢过阑司珍……是这样的,不知你最近有没留意,或者听说,就是保定、河间一带的土地买卖价在涨?”

邬阑一听保定河间,忽然一激灵,一下反应过来:“是雄安经济区?”

刘炳默了默,点头道:“对,就是那什么经济区,而且正是白洋淀附近。”

“地价涨了多少?”她又连忙追问一句。

“不敢说很多,跟往年相比,两三成还是有的。京畿附近的土地买卖价几十年都不会变一下,现如今涨了二三成,这就很反常。但问题是,凡是手上有地的都在惜售,你也知道京畿之地,土地大都在皇室勋戚手里……”

邬阑一听刘炳这话,立马意识到,刚才还在说资本的游戏,看来资本搞的击鼓传花马上要传到北方来了。不过想想时间也差不多,**那边如今应该有所降温,**降温是降温,但热钱肯定不会降温,还会流向下一个有钱途的地方。

“也许之前在**炒地皮的,可能如今就在京畿附近,他们开始低吸了。”

“低吸?”刘炳思索片刻,又问:“低价买地?”

“对,就是这意思。”

“但是……难不成他们能从勋戚手里拿到土地?”刘炳十分迷惑,他作为御马监首领,地位尊崇,能在京畿附近拿到的土地都有限,何况是外地的商人?

“这就不清楚了,”邬阑见他一脸认真严肃,心知他在想什么。

不过她无所谓,但他的话也提醒了她,既然资本都到了这里……还是先观察观察,看他们会怎么做,或者判断他们下一步会怎么走?

但是怎么观察呢?邬阑蹙着眉头冥思苦想……

“诶,有了!”她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一个办法。

“阑司珍,你又想到了什么?”刘炳问道。

“哦,没有没有……”邬阑摇着头打着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