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34【准备月考】

大明女伯爵 034【准备月考】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邬阑一直惦记着厨子一事,见眼前这位现成的老师,心想不如先问问他的意思?

“呃……老师,学生有一问题想请教请教。”

曾懋林一听蛮惊讶,居然还有问题请教?于是连忙道:“但说无妨。”

邬阑斟酌着该怎么问,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直接说好了:“就是您也知道,馔堂膳夫的厨艺不那么理想,学生就想着该怎么提高广大师生的就餐质量呢?于是乎想到一个主意……就想请光禄寺的资深大厨莅临我校馔堂,以交流指导厨艺。”

她说的倒是委婉,不过有些委婉过了,曾懋林听了半天才听懂,然后就忍不住笑了,感情是嫌弃这里的饭食不好吃……虽然那是真的。

他略想了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怕一旦指出膳夫厨艺不精,会被鞭笞?”

邬阑只得点点头,这不你们一再强调的吗?

“勿论饮食美恶确实是学规,若是……交流厨艺……倒也没什么不妥……就是也没有先例……”

邬阑见他说得吞吞吐吐,心想你就说成与不成好了。

“老师,明明膳夫厨艺低劣,但为何学校还要让他继续留在馔堂?”

“呃……”这个问题倒是把曾懋林为难住了,想了想道:“这么说吧,近年监中的厨役、膳夫均是就近佥派徭役,想来也可能是什么人滥竽充数。”

邬阑对光禄寺佥选厨役颇为熟悉,也知道这其中水有多深,遂道:“本来厨役就有优免,每月还有月俸可拿,这样的好事……如若不是裙带关系,而是本地无籍之徒投充,或者冒名者,那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若是佥派来自大兴当地,那就要找大兴县令问问。”

曾懋林见她一副不会善罢甘休的样子,心想这也好,至少换一个也比现在这个强,饭食也确实太难吃。

“我倒有个主意,或许尊师能够答应下来……”

“哦?说来听听呢,”邬阑就猜到他有主意。

“学规自然不能违反,但你若是先以赠书的名义捐赠一些经史类书籍给北监,想必尊师定是非常乐意接受。”

邬阑一听莫名其妙,不禁问道:“不是说厨子问题吗?怎么就扯到赠书了?”

“哎,”曾懋林叹了一声:“说来说去还不是钱的问题,户部每岁拨给北监银两堪堪敉平每岁开支,实无多余银钱再来刊印书籍,往年若是户部尚有羡余银,也可以动支部分用于刊刻,近年户部连多余的银两都没有,哪还有给北监刊印书籍的钱?”

“原来缺钱……”邬阑这才有些明白,为啥馔堂的伙食连米都舍不得多用,而用玉米来代替,因为玉米价贱还没人吃。

“而且近年因为生员绢纳入学而导致学风败坏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户部和礼部,户部倒是支持,但礼部却坚决反对,说太学已不胜其滥。事实上今年捐纳入学生员人数与以往相比,已经少了很多。”

呃……邬阑一听好不尴尬!她自己不就是捐钱入学的吗,而且还是不学无术那种……

曾懋林继续道:“如今北监刻印的书版大都来自南监,或者四方移集而来,很多已年久朽蠹,残缺又多,况且搜补不宜,想再刻印是难上加难。所以,如今北监除了十三经和二十一史外,已罕见他书。”

“那……具体需要一些什么书籍?”

曾懋林想了想,道:“诸如制书一类,《钦定四书文》、《制义丛话》等,还有各类《会元别集》。”

邬阑心想,捐书助学也是善事一桩,倒也没啥问题,只是……怎么感觉怪怪的?

“老师,您怎会提出赠书一说?”

曾懋林笑了笑,从容应道:“一举两得,各有各的满意,岂不最好?何况刘瑾也是我的多年好友。”

“哦……原来如此!”邬阑这才恍然,这家伙原来知道她和刘瑾是合作关系,所以才这么笃定。

“好吧,不得不说这主意不错……不过,老师您这叫慷他人之慨吧?”

怎么这些人脑子都这么好使?

曾懋林笑笑,也不反驳她的不满之言,只是等她发过牢骚之后,才又转了话题。

“邬阑,膳夫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轮到我来问你,后日就是月考之日,你……可有准备?”

能有什么准备?准备交白卷差不多。

“月考考什么?”

“这月考四书义。”

“……什么是四书义?”邬阑问得有些不好意思。

曾懋林看着她,其实也不知说什么,这个学生简直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都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来教。

“《四书章句集注》读过吗?”

邬阑抿着嘴,表示拒绝回答。

“作八股的格式知道吗?”

邬阑又摇摇头,表示闻所未闻。

“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哎!”曾懋林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在‘鸡同鸭讲’,挺傻的。

“算了不说了……”

此刻他只觉得无比忧愁,甚至比邬阑自己都要愁,左思右想一番,最后决定道:“你……要不称病不来吧,就考试那天。”

邬阑看这一脸‘苦大仇深’的老师,问道:“这样好吗?我……”其实也可以试试嘛,大不了交白卷。

曾懋林突然有些生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算了,随你!”

邬阑不禁纳闷,这老师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

——————

第二日,

邬阑因要‘外出办差’,所以学校请假一天。

这日,她踩着时辰来乾清宫,就是想见着永明帝,然后跟他说道说道关于国子监厨役一事。

而永明帝此时心情还算可以,也就任这个呱噪的小官打‘小报告’。

“陛下,小臣觉得呀,为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饮食不能只求‘丰洁’,还要讲营养全面均衡,当然,好吃也很重要。”

永明帝朱仲檐端坐于龙椅中,连眉毛都不抬一下。

“陛下,您想啊,学生们都在长身体的年纪,营养一定要跟上,将来才有好身体来建设咱们大明朝……”

“长身体?”永明帝终于有了表情,嘴角一勾溢出一丝嘲意:“这些人恐怕连子嗣都有了吧,还长身体?”

邬阑心想我还在长身体呢!她不管那么多,继续道:“总之,小臣愿尽一份绵力,只为提高师生们的饮食质量,勿要再成日忍受那难吃的饭食,和低劣的厨艺。”

永明帝转过头,上下打量着邬阑,忽然就明白了她的意图。心里不禁诧异起来,这丫头何时就长这么高了?

邬阑自进宫后,个头确实冒了不少,这有赖于她平日里饮食还不错,而且又勤加锻炼,所以才猛长个头。宫里的主子每日都有新鲜嬭子供应,一般太后、帝、后、嫔妃用嬭子,至于未成年儿女则吃乳饼。按照邬阑的身份地位也是可以每日吃上乳制品,蛋白质供应足,所以才会身体倍儿棒。

永明帝明白倒是明白了,略微考虑一番,说道:“这种事你还想让朕来给你解决?”

邬阑一听连忙借驴下坡:“小臣知错,不过些许小事,的确不该拿来烦陛下,那小臣就越俎代庖?”

“厨子不行,就让光禄寺换人。”

“是,小臣明白了。”

想了想又道:“陛下,小臣明日还要月考,今日能否先去温书?内库的账目等月考完了小臣再向陛下一一汇报。”

永明帝一听忍不住笑了,月考?

“哦?明日准备考什么?”永明帝还蛮有兴致的问。

“听老师说是考……什么八股?”

“哈哈,你会作?”

邬阑只得摇头,但又一想,于是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向永明帝道:“其实我们那儿也会考这个……只是不叫八股,叫议论文。”

永明帝瞅她半天,才道:“即这样,那朕也很期待看到你作的‘议论文’。”

啊!

从乾清宫出来,邬阑举目四望,一时间竟不知去哪好。想了想,还是先出宫吧,于是让小火招女轿夫抬了青幔轿来……

轿子抬到东华门就停下,邬阑下了轿,赏了女轿夫每人一个银角子就打发了她们。她便径直出了东华门,向光禄寺走去。

光禄寺在东安里门的北首,很大一片建筑群,自从邬阑兼任了银库大使,早就对光禄寺熟门熟路了。它其实跟太常寺一样,与礼部都属于上下级关系,连本寺官的俸粮都从礼部支取,而且也是礼部将光禄寺所呈报的厨役人数分派各地统选统分。

光禄寺正官有卿、少卿、寺丞,首领官有典簿、录事,属官有署正、署丞、监事,这些职官除了个别出身是吏员,举贡和监生外,大多数还是进士担任,邬阑将来选官则只有可能是从七品的署丞。

她要去找徐兖,所以进了光禄寺就直接往正官署衙跑。徐兖是寺卿,虽说是正三品的官,但也不敢小觑邬阑这个小小的司珍。况且关系都还比较融洽,邬阑也是经常在陛下面前为光禄寺说话,所以当她一提国子监厨役一事,徐兖也爽快答应下来。

搞定了厨役,邬阑又匆匆离开,出了东安里门就是玉河,跨过玉河径直出东安门,叫了一辆‘公共马车’,往棋盘街行去。

现如今京城里外特别流行这种‘公共马车’,四轮带转向的,用一匹马拉。越来越多的豪门夫人、小姐出门,反而选择这种马车多于乘轿,当然人家都是私人订制马车。主要还是因为车厢私密性好,二来也快捷便利,三是舒适,而且一次三五人都可以。

明代之北京,市容环境也就比二线城市强那么一丢丢,要是下雨,依然是粪泥溅腰腹,而久晴则风起尘扬,觌面不相识。其实大家闺秀不爱出门也是有原因的,要是一出门就是这样的环境,谁还愿意出门?

不光大家闺秀不愿出门,南方的士人对这样的市容也是颇多抱怨:燕市带面衣,骑黄马,风起尘满衢陌,归来下马,两鼻孔黑如烟突……

正是这样的环境,所以邬阑就更下决心,要先在京城修路,至少要把东便门连着马场那一带的路给修整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