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书生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殿上争论

书生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六十二章 殿上争论

作者:柠檬213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6:06 来源:笔趣阁

随着下面这位礼部郎中突然提起了沈桥这个名字,原本嘈杂的大殿,突然像是不约而同一般的安静了下来。

无数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大殿中的那位大臣。

这件事情,朝中有不少大臣都很清楚。

也有不少大臣上奏过。

然而,今日主动站出来的竟然确实一名礼部郎中。

这位礼部郎中平日里属于非常低调的存在,加上礼部在朝中平日里本就存在感不多。

虽然日常上朝,但是与这位礼部郎中却并不熟悉。

只知道这是一位平日里不苟言笑,非常清高的大臣。

平日里他只是安好自己的本分,朝中的其他事务几乎从不插手。

但是今天,怎么会是他主动提起这件事情来?

人群中,司徒云天脸色平静。

他目光看了一眼殿上那位面无表情的陛下,心中逐渐有了猜测。

“此事,朕早已知晓!”

等到这位礼部郎中说完后,赵皇终于缓缓开口。

他的目光在大殿中扫视了一圈:“这位名叫沈桥的人,想必各位爱卿都很清楚他的身份来历吧?”

大殿中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

沈桥的身份,他们当然清楚。

“去年,我赵国遭遇了十年难遇的伤寒,无数子民感染伤寒,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不到一个月,我赵国境内,竟然有数万子民死于伤寒,感染者更是数不尽数。这个数目,让人触目惊心!”

赵皇的语气很沉重,也很严肃。

大殿中,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对于一位统治者来说,民心乃是最重要的。

而民心这玩意又特别的不稳定,一点出了什么差错,便很容易引起哗变。

自古以来,所有统治者最害怕担心的就是不可掌控的因素。

例如天灾,例如**。

去年那场伤寒,短短一个月便死了上万的百姓,不知道导致了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在这个还没有有效措施的年代,一旦这样的伤寒爆发,便极有可能是一场非常巨大的灾难。

去年的时候,光是起义就爆发了好几场。

那已经被镇压下去的天龙教,又隐隐有了复苏的迹象。

伤寒瘟疫爆发,百姓没有了活路,自然很容易就在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下造反。

这是任何一位统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赵皇最忌惮的。

而沈桥的出现却是化解了这么一场危机。

他仅仅只是提出了预防伤寒之法那看似非常普通和寻常的方法,却真的能将伤寒预防大大减少伤寒的感染。

这一小小的建议和举动却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同时挽救的,还有赵国的危机。

“江南李总督上奏提到了这个沈桥所提出的预防伤寒之法,建议朕推广至全国。短短半个月伤寒感染大大减少。这困扰了我赵国多年来的瘟疫迎刃而解……”

“这位名为沈桥的年轻人,想必各位都不会太陌生。没错,他便是前段时间刚入京,如今是太子身边的老师。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赵皇目光一扫而过众人之脸:“他是朕昔日的老师远在江南苏州的陈老先生的门生。”

在场哗然。

在场的大臣中,有一部分人早已经知晓了这件事情。所以赵皇开口时,他们脸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然而,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这件事情。

毕竟从沈桥入宫开始,沈桥就从来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赵皇也从来没有公开过沈桥的身份也没有给沈桥封过任何的官职。

沈桥的出现,不过皇宫中多了一张陌生面孔。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此时当赵皇将这个消息公开之后大殿中哗然。

“什么?那沈桥竟然乃是陈老先生的门生?!”

“原来如此,怪不得他诗才如此之高原来他乃是陈老先生的门生这就难怪了……”

“没记错的话那诗仙姑苏牧也是陈老先生的弟子吧?嘶……陈老先生隐退多年,没想到他竟然还为我赵国培养出了两位如此才华横溢的弟子,实在是令人佩服。”

“既然是陈老先生的门生,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陈老先生乃是陛下的老师,陛下雄才大略,陈老先生的其他门生,如此优秀也并不稀奇……”

“……”

在场大臣议论纷纷,整个大殿仿佛是炸开了锅一般。

在场的大臣皆是朝中重要的人员,对于他们来说,沈桥是谁并不重要。

沈桥诗才极高,名气极高,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才罢了。

沈桥提出了预防伤寒之法,他们的确会高看一眼,不过,却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如果这些单独列出来,众人都不会太放在眼里。

然而,当这二者结合起来,就能成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才华横溢,名气十足,加上他提出了预防伤寒之法,定然会受到陛下的嘉奖。

这样一位年轻且前途光明的年轻人,自然会受到他们的青睐和拉拢。

而这两者之上,再加上太子老师的身份……

再加上陛下昔日老师的门生……

也就是意味着,这个沈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跟陛下……乃是同门!!

这个消息,不得不让所有人都动容。

宛如是一个炸弹,在人群中炸开。

才华横溢,天纵奇才,立下了大功,又与陛下关系同出一源……

这么多因素和关键词汇聚在一起。

啊这……

无数大臣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炸开了一般。

这位年轻人,恐怕要逆天了!

……

赵皇的目光在大臣中一扫而过。

等到大殿安静下来之后,他又缓缓开口:“朕原本打算过段时间再一起封赏他的,不过,今天既然提起来了,那么朕就来问问各位爱卿的意见。朕欲封沈桥为太子橙儿的太师,诸位可有意见?”

这个消息一出,大殿里突然瞬间安静了下来。

无数人脸上的表情一僵。

随即,大殿仿佛炸开了锅一般。

“陛下,万万不可!”

赵皇刚刚开口,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反对。

“陛下,这沈桥虽然的确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并且出自陈老先生门下,的确不同凡响。假以时日定然又是国家栋梁,定将能成为陛下的得力臣子。但是现在……他会不会太年轻了点?”

站出来的,是一位老臣,他沉声道:“此子如今太过于年轻了,据老臣了解。他今年甚至不到弱冠之龄。如此年纪,陛下若是封赏他如此官职,着实为不妥。他如此年轻,岂能担此重任?太子乃是未来的储君,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草率……”

“臣附议,臣也认为此子太年轻,无法担当此重任。”

“臣附议!”

“……”

随着一位大臣出声,其他的大臣纷纷开始出声反对。

短短时间里,已经有十几位大臣站了出来反对此事。

陛下的这个结果,让他们接受不了。

诚然,沈桥的确很优秀。

撇去一切私心,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位沈桥,无疑很优秀。

无论是他的诗才,还是他的能力,又或者是出身,皆满足了一切优秀的条件。

换成别的情况下,他们必定竭尽全力的拉拢这位年轻人。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陛下对这个沈桥的重视。

如此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太子的老师,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说是伴读书郎更贴切点。

但是,陛下说是老师……谁敢否认?

从这一点上,就足以看出陛下对他的重视。

加上他乃是陈老先生的门生,这便是赤果果的关系户了。

关系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关系户还有功绩。

有关系有功绩还有才华……

这样的年轻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他太年轻了……

年纪轻轻便能成为太子太傅,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赵国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这样的先例。

赵皇望着底下出声反对的众人,微微皱眉。

他知道此事定然会有阻力,一位不到弱冠之龄的年轻人成为了太子太傅,这在任何眼里,恐怕都会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哪怕是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优秀。

“各位爱卿,当真都觉得,沈桥无法胜任太子太傅一职?”赵皇缓缓开口。

先前那位老臣沉声道:“没错。”

“陛下,他太年轻了,若是他如此年纪便成为太子太傅,恐怕国子监的老师不会服气,大学士们也都不会服气。那沈桥虽然身有才气,不过却也只是一些风花雪月的文人之气罢了。他可懂治国之道?这些不懂,他岂不是误人子弟?”

老臣言辞凿凿道:“再着,他的确提出了预防伤寒之法,挽救了我赵国无数子民和将士。然而,他所提出的预防伤寒之法,不过是普通法子罢了,并无任何稀奇之处,算不得多高明的手段。严格意义上来说,在老臣看来,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成分居多……”

“瞎猫碰上死耗子?”

旁边传来了一个冷笑的声音。

紧接着,一道身影站了出来。

众人的目光看去,正好看见出来的身影,正好是礼部尚书大人,徐君生。

“那沈桥提出的伤寒预防之法,挽救了我赵国多少性命,在曾大人眼里,便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徐君生冷笑连连。

这位曾大人看了徐君生一眼,漠然道:“那预防伤寒之法,并无任何稀奇之处。对于在座的任何人来说,皆可以做到,没有什么稀奇的……”

“既然在座的各位都能做到,为何却没有一个人做到?既然天底下的人都能做到,为何在他之前,天底下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想到这一点?”

徐君生冷声道:“在曾大人眼里寻常的法子,然而,数百年来却从来没人想到这一点。莫非,曾大人是想说,从古至今,天底下的人都是傻子不成?”

“你……”

曾大人微微睁大眼睛,被气着了。

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能一拂袖,气道:“徐大人没必要给老臣下套,是非对错,在场的各位大臣心里都有数,至于如何决定,还得看陛下的决定。”

徐君生冷笑一声,随即看向赵皇,拱手道:“陛下,臣与曾大人有不同意见,臣以为,那沈桥完全能胜任太子太傅一职。”

“哦?”

赵皇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说来听听。”

“在座的各位同僚皆知,太子先前年幼不懂事,闹出了多少糊涂事来,太子的那些老师,时常被太子气跑。不过,自从这位沈桥来了之后,太子已经有多久没有闹事了,各位可清楚?”

随着徐君生开口,在场的不少大臣都陷入了思考当中。

好像是啊!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太子造反和大学士来找陛下哭诉了?

还有点怪不习惯了……

“而且,恐怕各位还不知道。如今的太子,已经让各位大学士赞不绝口……至于什么原因,各位事后可以去问问。”

徐君生缓缓开口:“而这一切,皆是因为陛下为太子找来了这位沈桥的年轻人作为太子的老师。不敢说这位年轻人教会了太子多少知识。不过,太子的成长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这位叫沈桥的年轻人有多优秀,恐怕已经不需要我再复述了。如此才华横溢之辈,天底下几乎没有。在才华之上,恐怕只有那诗仙姑苏牧的年轻人能相提并论。但若是论其他方面,那远是姑苏牧无法比拟的……”

“虽说我赵国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如此年轻得太子太傅。但是,除了他之外,诸位同僚想想,还有谁能担任此职位?还有谁比他更适合?”

徐君生瞥了一眼旁边的曾大人:“莫非,曾大人可以?”

“你,你别胡说!”

曾大人见徐君生将矛头对准了他,顿时连连否认:“我能力有限,哪里能教导的了太子殿下。”

“既然你不行,你凭什么觉得别人不信?”徐君生淡淡道。

“你……”

曾大人瞪眼。

这姓徐的怎么总是跟他作对?

他正要说什么,殿上的赵皇已经打断了他。

“两位爱卿不要吵了。”

赵皇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还有别的爱卿有不同的意见吗?

“臣,附议徐大人!”

就在此时,又一道身影站了出来。

赵皇目光看去。

大臣中走出来一道身影。

正是贺致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