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虎啸 > 第一百零一章 东江总兵黄龙

明末虎啸 第一百零一章 东江总兵黄龙

作者:遥远之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3:46 来源:笔趣阁

次日辰时初,李啸的船队驶入金州旅顺口。

旅顺口,原名狮子口,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

随后,明朝在此处建造了坚固的旅顺城。旅顺城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南接登莱海防,西卫京津门户,东联外援朝鲜,北防崛起的的后金。实在是一处要冲咽喉之地,对明朝来说,能否守卫住旅顺,关系到朝廷的兴衰。

带着方胜、马屿及另外两名随从下得船来的李啸,望着旅顺城那高大的城楼,陷入历史的遐思。

黄龙,江西南昌人(一说辽东人),原是援辽的下级军官,锦州大战中杀敌建功,颇得督师袁崇焕赏识,迁升副总兵。崇祯三年(1630年)原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后,继任东江总兵。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7月,皇太极令镶红旗固山额真岳讬和正蓝旗主德格类共率1万后金军精锐,汇同孔有德、耿仲明的1万多人投降部队,从陆海两路合力进攻旅顺口。

总兵黄龙率全部守军奋勇击敌,经过一番血火恶战,终因“火药矢石俱尽”,后继无援,致遭败绩。在万分危急中,他料定旅顺已难固守,便派部将谭应华携带总兵官的印信跨海去山东,并在遗书中写下“生前不爱五尺躯,死后惟有三尺剑”。谭临行前,他嘱咐:途中如遇敌,就将印信投入海中。安排完毕,崇祯六年七月七日黄龙与其长子黄策亲自上阵杀敌,双双身被重创而亡。随后,部下骁将李惟鸾,**其家属,与项作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黄龙下属部将,均在血战中阵亡。城破之日,旅顺男女老幼5302人都成为后金大军的俘虏。

旅顺沧陷后,明朝为表彰黄龙等人保卫旅顺口的忠勇行为,下诏“赠龙左都督,赐祭葬,过续其兄之子,予世荫”,“建祠曰显忠,惟鸾等附记”。

随着城门开启,一声粗豪爽快的笑声传来:“哪位是李千户,黄某军务繁忙,有失迎讶,望李千户莫要见外。”

李啸一众人,看到一个身穿华丽冷锻精钢痦子甲,头戴八瓣凤翅明盔,肩披湖绸织花红艳披风,足蹬裹钢重底翘头战靴,身材高大,体型魁梧的将领,正大笑着向自已迎面走来。他身边两个人陪行,左边是个年轻英俊,一脸静肃如沉敛秋水的英武少年。而右边,则是一名一脸浓密须髯,脸皮黝黑,脸上一道狰狞刀疤的粗壮将领。

李啸心下暗忖,黄龙身边之人,左边的当是他的长子黄策,右边的则定是他的亲信部将兼家丁队长李惟鸾。

黄龙走得近来,李啸注意到,此人脸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两个黑色巨大的孔洞。自去年被叛变士兵割去鼻子后,这位东江总兵,那张粗犷沧桑的脸上那两个可怕的黑色孔洞,便成为了这个总兵的标志性外观。

“在下安东卫千户李啸,参见黄总兵。”李啸率众下跪行礼。

“免礼,免礼,各位速速起身。”黄龙虚扶众人,待李啸等人起身后,他亲热地拍拍李啸的肩膀,感叹地说道:“某家听说,李千户率不足500之数的一众壮士,渡海攻袭鞑子的黄骨岛堡,大竟全功,斩得一百多鞑子首级而归,黄某听闻,极其佩服。今日得见李千户,果然是龙行虎步,英姿凛然之将才也。“

李啸笑道:“黄总兵抬爱下官,李啸何以克当。在下微功,不敢当大人之赞也。”

黄龙摇摇头:“本将粗人,最喜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之好汉。某之话语,李千户定是当得。对了,今后若来我处,李千户可不必如此拘谨穿着官服来见,随意便好。”

黄龙亲近的话语,让李啸心头一暖,其实他一向是个不喜欢穿着官服的人,只是考虑到初次拜见,还是要礼数周全,正式点方好。

李啸忙道:“黄总兵亲近之意,末将心领。”

黄龙大笑,随后连忙向李啸介绍同来的长子黄策与家丁队长李惟鸾,双方随即互相致礼。

李啸注意到,黄策一直在观察自已,这个仅比自已小一岁的少年勇将,看着自已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羡慕。

李啸敛起笑容,沉声对黄龙说道:“黄总兵,李某来此人,有一事不得不告之大人。”

黄龙做了个手势,说道:“李千户,此处风大人多,非言谈之所,各位请随我入府而坐。”

李啸等人随黄龙入其府,众人在客厅坐下后,黄龙告声罪,与黄策李惟鸾等云厅外脱了盔甲换了便服进来。给李啸等人端上茶水之后,黄龙屏退侍人,沉声对李啸说道:“李千户却有何事相告?”

李啸沉默地从怀中拿出那个缴获的盒子,递给黄龙。

黄龙打开,脸色顿时大变。他凝视了那个金簪许久,随后打开那封密信仔细观看,阅毕,双目之中,泪如泉涌。

李啸脸色未尝稍变,他平静地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黄龙。

“那两名叛军使者,依旧被下官押在船中,方才上岸之际,人多眼杂,多有不便。下官等会便派人将这两个送至总兵府上。”李啸脸色沉重地缓缓说道。

黄龙放声痛哭,这个粗豪的汉子将金簪放于桌上,连连叩拜,泣不成声。

“母亲,黄龙不孝啊,致您老人家身罹惨祸。。。。。。”

“孩儿,父亲无能,不得保全你之性命啊。。。。。。”

黄龙涕泪横流,旁边的长子黄策同样哀哀痛哭,部将李惟鸾亦是泪流满面。而李啸等人,则是个个脸色沉重,无声沉默。

足有近半个时辰后,等到黄龙哭声止住,同样双眼发红的李啸缓缓言道:“逝者往矣,黄总兵万请节哀。”

黄龙依然哀哭不止,半晌方呜咽止泣,恨恨而道:“黄某身受国家重托,忠孝难两全,母亲,孩儿,黄龙在此立誓,定当全力剿灭叛军,以叛军首级告慰你们在天之灵。”

李啸站起来,向黄龙拱手道:“黄总兵,可否借一步说话。”

黄龙抹去泪水,随后安排众人稍坐,便带李啸入一密室。两人坐下后,李啸沉声说道:“黄总兵,下官唐突,想请问黄总兵对局势有何看法?”

黄龙沉吟了一下,犹是恨恨地说道:“眼下我大明官军即将对叛军海陆合围,不日定当将孔有德叛军全灭于登州。”

“倘若孔有德叛军从登州渡海脱逃了呢?”李啸冷冷地回了一句。

黄龙一怔,忙说道:“怎么可能?现在我军陆上海中皆已将其合得如同铁桶一般,孔贼如何得脱?”

“那敢问黄总兵,既合围如此严密,那孔贼派来招降黄总兵的使者,为何能如此轻易离城而去,若不是万幸被我水师所擒,总兵大人你岂不是要受此二人蒙骗?”李啸平静地说道。

黄龙脸色顿时变得灰败,一时竟不知要如何回答李啸。

“黄总兵,李某说句实心之话。眼下,我海陆大军虽以将登州之城团团包围,但是,将领们各怀异心,军士们无心作战,看似已对叛军布下天罗地网,但实际上处处是漏洞,叛军若集中兵力突围,恐难阻止。”李啸的话语,低沉而无奈。

“李千户之意,是叛军定会从登州逃脱?”黄龙呐呐而道。

“正是。那孔贼之部,皆久战精锐,如齐心合力从登州突围而去,我料朝廷大军定难于阻击。而叛军若突围而去,黄总兵,你说他们会去投谁?”

“他们。。。他们会去投鞑子?”黄龙脸上闪过一丝惊色。

“黄总兵之虑,在下亦有此忧。孔有德等人从登州脱逃后,定然会携带大批精锐部队与火器重炮,北投鞑子怀抱。如此一来,鞑子之势定当愈发壮大,而对我大明江山威胁更大啊。”李啸语气沉重,言毕长叹。

“当不至于此吧?”

“此事可能性极大,黄总兵切莫等闲视之。而且下官担心,若孔有德投鞑子后,定会拿金州之军下手。”

“李千户何出此言?”

“黄总兵,恕在下直言,金州守军兵微将寡,孤悬辽南,叛军投鞑子后,若与鞑子海陆合攻,则大明官军极难救援。界时,这金州全境,这旅顺孤城,恐难以免于沦陷。”

李啸说完,黄龙沉默无语。

密室中一阵让人窒息的寂静。

“那么,若果如此,亦是天意矣,我等守土之将,决不可弃国家土地,唯有死战报国,至死方休!”黄龙终于抬起头,一脸紧毅地缓缓说道。

“大人何必如此,以在下之意,若鞑子势大,可暂弃旅顺退守登州,保存实力再作反攻不迟,若强守此孤悬无援之地,纵死何益?”李啸苦劝。

他还想多说什么,却被黄龙举手阻止:“李千户你不要多说了,在下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的道理,辽东各将可以对鞑子望风而逃,但我黄龙决不可苟且偷生!况且,我若弃守旅顺,金州落于敌手,朝中诸位大臣又岂能容我?我意已决,若国事真到这般糟糕之地,黄龙定与城同殉,不负皇上与朝廷重托!”

李啸心下黯然,原来他以为,能凭着自已对未来局势的提前判断,让黄龙到时弃守旅顺,保存实力后再做反攻,而不必做无谓的殉死。现在看来,想说动这个极为固执的人,却是极难。

而且,黄龙说得也有一定道理,在这党争、朝争激烈的明末,已失去最大靠山袁崇焕的黄龙,若果真弃守旅顺,只怕还未来到登州,朝廷便要派人来将他下狱治罪了。

望着黄龙坚定脸孔上那两个黑色的大洞,李啸心下一阵莫名的难过。大明之亡,其中有多少缘由是因为自已人互不相容内斗不止所造成的啊。

最终,李啸长叹一口气道:“黄总兵,你既守城之意坚决,下官复能何言。只在下官甚惜总兵之长子黄策,听说黄策只有十九岁,若死于这守城之战,却是可惜之至。”

“将门之子,守土尽忠乃是本份,黄策能为国效死,也足以史册流芳。”黄龙低头说道。

“若大明不存,则史册流芳又有何益?”李啸毫不退让地紧接着说道:“黄策少年良将,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若将才未展,忹死于此地,复有何益于大明?若大人愿意,可让黄策跟随我军,日后定有大用。也可为黄家保留一点骨血。”

黄龙沉吟无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啸拱手,郑重而道:“请大人三思。”

黄龙犹是沉默。

良久,黄龙长叹了一口气,他久久地凝视了李啸一番,缓缓地点了点头。

“那某家便将策儿托附给李千户,望千户善待之,黄某在此谢过。”

“大人您放心吧,李啸定不负总兵所托。”

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